在實際工作中,強化會計內部控制管理,防范業務操作風險成為企業實現資產安全、維護利益、避免損失的有效手段,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管理人員及會計負責人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一、會計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通過會計內部控制進行業務處理,使會計信息在相互制約的狀態下形成,從而有效地防止錯誤和弊端的發生,保證會計資料的準確性,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可靠會計信息。
(二)確保財產資金的安全性。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強化了對財產管理和資金使用的過程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和減少財產損壞、資金損失現象的發生,杜絕浪費、貪污、盜竊、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問題的發生。
(三)確保生產經營的有序性。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合理地對企業內部各個只能部門和人員進行分工控制、協調和制約,促使企業各部門及人員履行職責、明確目標,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高效地運行,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四)確保制度執行的徹底性。會計內部控制能夠促使企業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統一制定的財經紀律及法規,企業通過實施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以進行自我約束,增強遵守國家財經紀律和法規的自覺意識。
二、會計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表現形式
(一)風險意識不強。絕大多數會計人員直接管賬、管錢,很多案件及操作風險都要從這些部位引發,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防范意識上要警鐘常鳴,常備不懈。
(二)制度執行不力。有了制度、流程卻未能很好的執行,制度只是掛在墻上,停留在口頭上;操作流程未落實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一些會計人員違章違規現象得不到及時糾正,會計檢查發現的問題存在屢查屢犯、整改不力的現象,給當前會計工作帶來較大隱患。有的企業會計業務處理環節沒有建立有效的制衡機制,籌資、投資、營運等環節沒有體現職責權限和崗位分離要求;有的企業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和評價流于形式,責任追究制度不落實;有的企業資金活動管理不嚴,導致資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詐。
(三)防控手段不多。一些企業的會計業務仍停留在手工處理方式的落后階段,單純的采用人盯人或人管人的原始防控方式。有的企業受經營規模限制和資金投入制約,還未達到會計業務處理電算化管理要求;有的企業對雖采用了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的方式,但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行之有效的、符合實際的體系。
(四)業務素質不高。多數企業年輕員工多,受社會不良思潮影響,有的員工為了貪圖享受,利用工作之便,挪用、侵占資金;有的是員工為了追求所謂的個人目標和價值,置法紀于不顧,完全脫離了內控制度與流程的約束,違規操作,實施犯罪,給及時識別風險、有效防范案件帶來了很大難度。
三、會計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
(一)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會計控制觀念。企業管理者的觀念,對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管理者應善于接受先進的管理理念,具有創新精神,勇于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局限,深化企業財務管理改革。
(二) 規范企業治理結構。現代企業制度是符合現代化大生產要求,適應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企業制度。企業應按照《公司法》等有關規定和“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原則規范治理結構,實現企業內的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執行機構協調運行,形成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的激勵和控制機制,并通過建立科學的領導體制、決策程序和責任制度,使相互的權利得到保障、行為受到約束。規范的企業治理結構是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前提條件。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要當一名稱職的會計工作者, 不僅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境界, 而且要掌握會計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 學習會計法律、法規和制度, 善于運用經濟方法和法律手段, 解決會計工作中的各種問題。
(四)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企業應以《會計法》、《審計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為指導,以會計制度為依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訂適合企業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并組織實施,以規范其財務會計工作。在設計時,應注意內部會計控制的整體性,從只注重建章立制向整體框架的構建與認真實施轉變,從補救為主的控制向以預防為主的控制轉變,從事后審計向常規審計與定期或不定期審計結合轉變,使內部會計控制真正達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五)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企業在實施內部會計控制過程中,應加強內部檢查和外部監督。一是在企業內部建立財務審計制度,對所有相關的財務事項進行審計和稽核,并對財務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確保財務內部控制的貫徹實施。審計應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避免出現被管理者操縱的現象。二是企業應加強與稅務、審計等部門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借助注冊會計師等外部審計力量,評價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實施情況。
(六) 完善業績評價體系。業績評價是財務管理中的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效果到底如何,最終要借助業績評價的結果來反應。通過業績評價結果的反饋,我們可以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并在基礎上進行改進。
(作者單位為邯鄲市高速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