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下,市場經營者不斷的增加,但是工商行政監管部門對市場經營者的監管力量嚴重的不足,這兩者之間的矛盾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得越來越突出。主要矛盾突出的表現在以下方面,干部的管理能力素質與經濟戶口管理之間的不協調與不一致,這種管理體制與經濟戶口之間的管理是非常不相適應的。針對這些在經濟戶口管理之間存在的矛盾與問題,工商的各個基層管理單位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大力實現“網格化”管理,力求能夠實現對經濟戶口管理制度上的一種創新。如何將行政區劃或者重點企業、熱點行業的地區分布情況進行了解成為目前工商部門研究重點。地理信息系統能夠依托相關數據對企業信息進行可視化展示。因此將地理信息系統與工商業務數據相結合,建立一套可視化的工商監管信息系統,能夠全面直觀的實現對工商網格化的監管,為工商部門領導提供相應的決策支持。
一、系統設計的目標、內容與方法
系統以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多媒體、網絡、數據庫技術為支撐,通過與工商監管行業中現有信息管理系統結合,借助GIS強大的空間分析與可視化的展示功能,實現對工商監管系統中數據與地圖信息的查詢與管理,并且將地圖地理位置信息與工商業務數據相結合,在地圖上展示各種專題圖,為工商行政部門提供一種可視化的展示平臺。
研究的主要內容如下:
(1)工商行政管理空間數據編碼規范,研究的內容是如何實現企業、個體地址實體包括地名、路名、樓名、門址等進行空間化、數字化和規范化。建設完備的工商管理地址編碼數據庫。
(2)在工商管理空間數據庫的建設中,數據庫中的數據包含空間數據、經濟戶口信息數據。如何實現對空間數據與非空間數據的統一存儲,如何將這些數據建立連接關系。
(3)通過將GIS與工商監管平臺相關的技術整合,實現工商監管的一體化平臺,使工商監管達到可視化的管理。
二、系統功能分析
系統的功能主要可以分成7個方面,包括地圖操作功能,數據管理、查詢定位、統計分析功能、專題圖管理、商戶查詢管理和系統管理,其中地圖操作、查詢定位、商戶查詢管理和統計分析為本系統的核心模塊;數據管理模塊、專題圖管理模塊和系統管理模塊為輔助模塊,為系統正常運行的數據支撐和安全支撐;如圖1所示。
三、系統總體架構
系統總體框架圖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主要分為運行支撐環境、工商監管數據中心、應用支撐平臺、工商監管共享平臺、綜合業務應用平臺。每一層都為上一層提供基礎的服務與支持。
總體框架由四層結構,兩大保障構成。從下而上,第一層是基礎層:該層提供系統的網絡及硬件支持,該層主要是為襄陽工商監管系統提供基礎的軟件、硬件、網絡等環節。
第二層是數據層,是整個系統的信息資源核心,為系統的各種應用提供數據支持。通過 WebGIS提供地圖服務;系統通過 MS SQL Server 2012 訪問業務數據。
第三層是平臺層,J2EE支撐著轄區地理信息系統;轄區地理信息系統為系統提供相關地圖服務及各項操作功能服務。
第四層是應用層,在平臺層的基礎上,面向襄陽工商轄區地理信息系統的需求,為支持平臺提供應用:如基本地圖操作、數據管理、查詢定位、統計分析、系統管理。
運行支撐環境主要包括該系統所需要的硬件設備、網絡設備、應用支撐軟件等。
工商監管數據中心主要是包括該系統中所需要的數據,包括業務專題數據和基礎數據,為系統提供基礎的數據服務。
應用支撐平臺包括搭建工具、運行支撐環境、界面整合工具、身份認證管理、數據配置等。
工商監管共享平臺主要包括一些門戶網站以及二次開發接口服務。
綜合業務應用平臺主要包括該系統中所需要建設的系統。
工商監管信息化主要是以“決策服務”這個觀點為主,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支持,對相關的工商監管信息進行管理,從業務層面來講,工商監管信息系統主要分為幾種,第一種是根據相關的業務系統來進行拓展,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從工商監管系統延伸而來,但是這種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規范性比較差的問題,不能直接適用于其他的系統;第二種系統是根據常見的管理系統演化而來,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操作起來很不方便,不利于操作人員。
工商監管信息系統采用Windows平臺,采用SQL Server 2012作為后臺數據庫,實現對工商監管的數據交換管理以及各種業務的管理。GIS系統在工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將極大提升工商的監管職能發揮。
(作者單位為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