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健康和養老服務在適應時代發展中暴露的問題便也給予更多的注意。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人們生育觀念的不斷改變等,都進一步推動了老齡化的不斷加深,老年人的數量不斷增加,使得于當今社會的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的人才供給矛盾愈加突出。
一、前言
市場經濟的不斷變革和發展,推動著社會各行各業的不斷進步,部分新興行業也因為需求的增長而出現供給不足或是供給質量無法滿足要求的現狀。老齡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因為醫療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上升,人們的平均年齡也在逐漸增長,老齡化趨勢不斷加深。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作為老齡化過程中的重要伴生行業,其質量影響到整個社會發展的質量。所以,解決行業當下的人才培養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措施,是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健康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為了適應消費市場的需求,以及經濟發展的特點的要求,服務產品交豐富,服務差更新能力有所增強。但是專業人才欠缺仍然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沒有專業人才在行業發展作為牽引,市場化程度低、市場集中度低且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將會更加嚴重。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相關部門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出臺了相關政策來支撐人才的培養。但仍然需要加強進一步的產業發展規劃,以更加具體的政策,加快行業的標準制定以及服務于人才市場的培養方式,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以多層次的老齡服務產業作為發展的體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健康狀況卻因為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而面臨嚴峻的挑戰。許多高齡、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都在快速增長,成為社會發展不能擺脫的額外負擔,阻礙了經濟發展的進程。而且市場激烈的競爭,使得社會運轉頻率明顯加快,年輕人出行多,在家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便又得不到保證,所以健康服務業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社會家庭結構向著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發展,要求年輕父母既掙錢有照顧父母子女,難免出現應接不暇的問題,所以家庭的養老功能便進一步弱化了。將健康問題交托與家庭的基本責任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環境發展的要求了,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借助于家庭以外的力量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進行一定的保證,是彌補家庭適應社會發展嚴重弱化的養老功能的有效措施。所以,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是社會發展現狀的需要,有著濃厚的時代基礎和社會背景,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的必然結果和客觀要求。發展養老服務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是促進就業的重要保障。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是新興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各重要部分的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著極大的經濟價值和開發潛力。除了傳統的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外,還有老年人的食品、教育等諸多產業。老年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當下服務產業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長。因為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所以對于勞動者就業的壓力緩解有著重要的作用。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的問題是結構性短缺的問題,是從事行業發展的專業人員供不應求的發展困境。當下我國的發展措施主要有國家推出的各種有力措施,如明確指出的通過創新投融資引導方式、加大財政和土地支持政策等方式完成大力發展醫療服務,積極發展醫療機構,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迅速發展的服務行業勢必需要大量專業人才作為保障,而我國的專業人才一直是發展的短處。這樣的情況下,針對健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極度緊缺、教育水平良莠不齊的現狀,重視和加大健康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三、健康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問題
經過對行業發展的具體研究,以及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分析理解,得出具體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原則性要求
在服務業的具體發展過程中,雖然規定制定的嚴謹,但是缺乏配套的政策。如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的人才重要程度有目共睹,相關部門也表明了應該配備的人才,但是在人才的具體培養過程中,卻對技能要求規定不詳,對技能考核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很多持證上場的人員,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這對于發展過程中,實踐性較強的服務業來說,是極其嚴重的問題。而且國家在相關支持資金的供應和落實上面還存在不足,許多技術培訓學校或是組織,因為沒有充分的實踐平臺等,培養人才進入瓶頸。所謂的人才真正進入實惠服務時,也很難提供社會需要的高質量服務。且對于服務業發展中標準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服務內容及收費標準等方面的規定還存在嚴重的問題,所以,針對一些基本的原則性問題,行業發展還有待解決。
(二)實踐性監管
當下的教育結構還有待提高,健康服務業以及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前景并不被大多數學習人員所重視。大部分人員在行業選擇時,都因為服務的錯誤誘導,而避開相關的行業。導致這些新興行業的人供應不足。沒有足夠的人才作為發展的支撐,即使有再多完善的配套措施,也不利于整個行業人才的發展及質量的提高。健康服務業以及養老服務業的人才培養大都是迎合國家發展的支持政策以及相關的需要,沒有培養的真正核心和價值所在,整個發展在當下的初級階段還呈現出無序的狀態。尤其是在為了迎合當下市場培育和開發,人員培養缺乏配套的政策和相關產業的規劃指導。人員對于具體的行業服務基本處于茫然的狀態,整個人才培養的質量都有待商榷,很大程度限制了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因此,雖然服務行業發展迅速,但是人員培養并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處于相對尷尬的處境。其中的護理人員,因為行業的特點而流動性較大,是嚴重匱乏的人才類型。護理人員數量不足、分布不均、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養老服務行業的良性發展。及時上崗的人中,真正進過專業培訓的其實還只是很少輸的一撥人。整個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具體的操作細節就能體現,影響服務的質量。專業人員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且因為人員缺少,還不能安排合理的輪流值班,對于整個行業的維持運轉有著極大的考驗。
四、健康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建議
針對人才培養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相關的調查數據得知,主要的改進措施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完善教育規范
教育是專業化人才實現的重要環節,教育的質量決定了培養的專業人才的質量,人才的質量決定行業發展的質量,所以教育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做用,應該采取措施,使得教育的內容和效益更加直接有效的作用在人才培養上。可以建立以職業教育為主體,應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層次相互銜接,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的教育體系。使得數量充足,結構合理以及高質量的人才隊伍適應服務業發展中理論及時間并重的人才的需要。擴大培養的人才規模,可以優化具體的人才能力,培養各具體領域部分擅長的高技能型人才。逐年擴大招生規模,可以為健康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培養和輸送更加層次齊全的專業人才。嚴抓培養的質量。應該進一步創新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推進教程改革和教材的重新建設,加強師資力量和實踐基地的建設,使得人才擁有更多實踐的平臺,也能更好的受到理論和時間的交叉學習和運用,建成一批符合現實行業發展要求的人才,帶動健康服務業與養老服務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要求,為了防止培育過程中的相關造假行為,可以實行雙證書制度。對于基本實現事業院校教育的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后,經過專業的實習檢驗及相關的測驗后,授予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必須持有雙證的人才才能按照高專人才待遇。
(二)發揮政府主導
加強縣官行業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只有提高行業的就業要求,才能使得相關的工作人員為了是一個行業發展的要求,學習和具備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成為行業發展的專業人才。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設立專門的老年管理機構,給予人才培養的對口實踐平臺,使得人才擁有更多實際的功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政府參與效率,還能進行有效的扶持和監管,使得人才培養有更多的支持條件。使得人才培養的環節更加正規化、科學化水平。加強養老專業人才培養和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各類院校的培養,發展所需的各類知識型和中高級技能型人才,及時彌補行業發展的人才空缺。在培訓中,還可以轉化部分城鎮下崗職工、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措施有,建設一批城鄉養老服務站,實現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全覆蓋;實現專業人才的時間有更多的平臺。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根據我國的國情,學習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出臺更多有力的培養政策。外國的專業人才較為專業和專一,重要的就是在教育方式上擁有的先進經驗。
五、結論
老齡化服務業是中國老齡化產業中起步早,發展最快的行業,因為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和發展的潛力作為支撐,形成了產業集群的突出優勢和特點。也正因為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成為老齡化產業中發展的優先領域。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發展服務行業的要求亟待實現,人才作為行業發展的保障,因為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依托國家的發展作為支持,吸收經驗,更好的促進我國的人才培養。(作者單位為城陽區服務業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