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以高職院校《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課程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教學模式改革建議,旨在提供課程教學改革設計的相關建議。
隨著社會文明進程的加速和市場化經濟的日益成熟,社會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新時期的高職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提升個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探索《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對于促進高職學生掌握公共關系基本知識,熟練運用各種公關技巧,創新提升其公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項目現狀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速發展,人類社會面臨著巨變,公共關系也倍受關注。社會對專業公關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多,整個公共關系的職業化、專業化、普及化標準的實施,就要求公共關系教育和培訓必須要有更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現代高職教育中所遵循的“能力本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持續發展”的教學理念,所采用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校內仿真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組織教學形式,所實施的“基礎能力——專項能力——崗位能力——綜合能力”四段遞進的實訓教學體系,需要《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課程》建設能做出更好的配合和改善。
二、項目存在問題
(一)目前,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因生源質量、學生基礎等原因造成差異性越來越大。很多學生的認知水平不高,實踐能力不強,且部分學生的人生目標不明確、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較差,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正常開展常規教學活動及完成相應教學目標。
(二)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脫離實際需要。在教學環節中,許多教師的學習操作目標要求不明確;教學環節可操作性差;教學方式單一,只采取“以講為主”或“只做不學”等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顯得越來越乏力。
(三)學習的主要支持材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現代教學中,許多教材內容難以適應科技進步的變化,尤其是一些專業教材。把文字教材看作主要的學習資源,而造成其他學習資源的浪費。以教材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只解決了“學什么”的問題,而沒有解決“怎么學”的問題。
(四)教學考評體系不完善,考評指標單一。在學習領域課程實施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表現、操作步驟、對職業的認知情況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而單一的僅憑考試成績來決定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對判斷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全面的。
綜上所述,如果在公共關系課程教學上繼續沿用傳統的理論和實習教學各自獨立進行的方法,很難實現“能力本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持續發展”高職教育教學理念。這就需要對該課程進行相應的調整、建設,尤其是實踐部分的操作,解決“怎樣做,做什么”的問題。所以,如何以公關工作任務形式貫穿于整個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公關知識、公關技能,來提升其公關職業素質,公關活動操作水平,迫在眉睫。
三、項目改革設計
《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課程改革,是基于適應高職教學目標、服務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本需要而設計的。通過改革,將抽象的理論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既能快速上手,又能便于操作,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職業習慣,又能提高學生對公關職業工作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
基于此,將項目的改革目標設計為針對高職學生特質,以實際公關人員職業標準為依據制定教學目標,以高職學生的職業培養內容為方向進行能力構筑,針對學生的學習層次要求,設計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特色的教學方式與方法。
與此同時,根據行業需求,根據市場對工作人員提高公關意識和公關能力的職業素質要求,以公關工作過程為導向,結合實戰操作背景,進行公關工作任務設計安排,將公關理論融入到實踐體驗中,帶著“目標”學習,帶著“任務”進行操作。
具體內容如下:
(一)對公關工作內容進行分解。基于目前社會對公關人員的需求,主要是從事公眾信息傳播管理,信息咨詢、活動策劃等工作。在本課程的教改設計中,對其教學內容,即重要的公關工作過程進行模塊制定,分別是“我要了解公共關系”、“我現在是一名公關人員”、“我要掌握的公關技巧”和“我要幫組織進行形象策劃”四個方面。每個模塊有專門的公關理論知識作為鋪墊,同時,輔以相應的公關任務安排,這樣既有知識領域的職業能力分解,又有實際的公關任務操作,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轉化吸收”不再變得困難和不可實現。
(二)串接理論教學內容。根據四個模塊的設計,將公關理論知識進行分解,融入到各個模塊中去。這里設計的理念是希望學生通過學習,能夠體會到工作過程的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聯系,避免出現“學用分家”。具體體現如下:
(三)設計關聯式實訓項目。這里需要根據實際公關工作過程,將關聯的實訓內容合并,組成四大實訓主題,依次是:組建公關部;設計個人形象;設計組織形象;策劃專項活動。每個主題下分設相應的實訓項目,以項目開展教學活動、檢驗教學質量,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
在開展實訓項目之前,需要進行實訓分組,具體要求如下:
(1)實訓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個人所選擇設計的公關團隊性質不同進行組建,每個小組4-6人;
(2)在實訓項目中,小組成員不變;
(3)小組成員在不同的實訓項目中要承擔不同的角色,要進行角色輪換。
通過以上實訓,要求學生達到:具有良好的氣質形象,能講較為流利的普通話;自信心強、掌握熟練的公關知識和技巧,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具備積極的開拓精神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能獨立從事各類公關活動開展。
通過開展四大模塊理論教學、實施四大主題活動、完成六大實訓項目,我們將全新演繹《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這門理論、實踐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將通過接受任務、執行任務、完成任務、成果展示等環節體驗該課程全新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在每一次實訓考核中,團隊內部自評、團隊間互評和教師評分三個方面統一、立體展示考核的多元化和公正、全面性。這樣,不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團隊歸屬意識,也大大增強了《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課程的學生參與性和積極性,為今后該課程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奠定的堅實基礎。(作者單位為四川商務職業學院)
本文章為四川商務職業學院教改項目《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課程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