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醫院財務管理部門建設逐漸完善,醫院成本管理水平逐漸提升。成本管理是醫院管理中的重點內容,對于醫院經濟建設具有較為積極的推動作用。作業成本法是財務部門中比較典型的管理辦法之一,為了推動醫院財務改革,需要將作業成本法應用到醫院成本管理中。基于此,在本文中將對該種成本管理法進行研究。
如今,傳統的醫院成本管理制度開始暴露出缺陷,雖然核算過程比較簡單,但是卻存在著成本分攤不合理、核算結果不準確等問題,難以滿足醫院成本管理需求。作業成本法能夠為醫院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具體、準確的成本數據,能夠對成本進行合理的控制,進一步的將醫院成本核算體系完善。因此,對于醫院成本管理作業成本法的研究,在提升醫院市場競爭力方面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一、醫院成本管理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醫院成本核算方法在社會發展中逐漸展現出了弊端,迫切需求醫院在成本核算上進行改革。作業成本法的實施具有較強的必要性,首先在醫院成本管理中能夠提供出更加準確的成本信息,這是因為作業成本法能夠按照醫療服務的業務流程劃分作業,將資源動因歸集作業成本,然后按照成本動因進行分配;其次,在進行績效考核環節中更加的科學,作業成本法能夠將醫療服務流程細分為許多作業,保障的員工認清自己的職責范圍。再次,作業成本法能夠有效的優化作業流程,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能提升醫院經營效率增值上。
作業成本法在醫院成本管理中的應用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較適合具有以下財務特征的醫院體系:第一,間接成本比重大。借助作業成本法能夠提升成本信息的準確性,并且保障成本決策正確;第二,醫療服務流程相對穩固。在醫院服務流程穩固的基礎上,在作業劃分上比較清晰,比較容易形成作業成本庫,為醫院財務管理實施作業成本法提供有利條件;第三,科室繁多,項目雜。當醫院的科室比較多,并且科室項目比較紛雜的情況下,作業成本法的應用,能夠以作業為中心,更加準確的追溯到各個項目以及科室中。
二、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傳統成本法只是對成本的間接分攤,是在各個科室、醫療服務項目之間采用統一化的分配,而作業成本法則與其不同,是將間接的成本分配到各個作業中來,然后在作業動因的影響下,將單個作業成本庫分配到具體的任務中。在作業成本法中認為,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那么在醫院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在咨詢、掛號等作業應用領域上,能夠導致醫院中各項資源耗費。同時各個科室成本、醫療服務項目成本的形成,也會產生相應的作業,如咨詢、掛號等。在作業成本法中,總成本被分為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其中間接成本在資源動因的驅使下,產生主要作業和次要作業,主要作業與直接成本相互作用,產生產品成本,包含了科室的具體成本與醫療服務項目成本。
三、作業成本法在醫院成本管理中的建立
作業成本法在醫院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具體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流程,首先,在作業成本法應用環節中需要歸集醫院資源成本,然后確定作業內容、資源成本庫與資源動因。接下來作業成本法需要以作業為核心,對軌跡費用進行分離整理。
(一)歸集醫院資源成本
醫院的資源中包含了很多內容,如醫務人員、醫用材料、醫療設備等。這些資源難以直接的展現出作業成本。為了實現醫院資源成本與醫療服務之間的相互匹配,需要對資源成本庫進行科學的分配。具體的歸集醫院資源成本環節中,需要依照資源動因,按照同質性原則,進行設備的折舊、資源的價值分析中。以醫院CT室的資源成本歸集為例進行分析。在醫院CT室中成本資源包含水電費、材料費、藥品費、業務費、房屋折舊費、設備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提取醫療風險基金、其他費用等。在作業成本法這些不同的資源分配形式與傳統的成本法下分配模式不同。在水電費的資源分配中,由于醫院在每一個科室中都安裝了相對獨立的水表和電表,因此需要按照時實際的電量消耗來分攤。在材料費的分配上,包含衛生材料費、其他材料費、低值易耗品,需要按照實際領用額來進行分攤。在業務費的分配上包含了辦公費、交通費、會議費等,需要按照人員比例進行分配。
(二)確定作業
將作業成本法應用到醫院經營全過程中,需要對醫療服務的流程進行分析,并且卻定作業。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秉持著成本效益原則,對成本作業進行科學的劃分。首先在進行科室成本核算環節中,需要從科室的職能開始分析,判斷其是否能夠產生一定的收益。在這樣的調查能夠區分出主要作業內容和輔助作業內容,并且將作業成本管理中的主要成本和次要成本提出出來。如,在醫院的各個臨床科室作業成本法應用中,能夠直接針對主要成本進行分析,各臨床科室的主要成本主要是各科室直接發生的成本,包括:科室工作人員經費支出、不同科領用的衛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消耗、科室房屋設備折舊、大型醫療設備維修費、科室藥物補充、科室人員學習等,這些成本內容都是作業成本確定中需要確定的元素。分清主次之后,需要確定次要作業內容,次要成本是指不參與直接計量的水電費、中心供氧發生的氧氣費、電梯售后維保費等;甚至產生的科室病人欠費、科室發生的單病種付費超支額、部分也應該納入醫院成本核算范圍。
(三)確定資源成本庫與資源動因
在確定資源成本庫與資源動因環節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資源成本庫的確定需要與醫院中所配備的醫療服務相互對應,也就是說,醫院現行有哪些醫療服務項目,就需要在成本分析中,分析到其后臺資源中。如,醫院人力資源部門是醫院醫療服務的典型代表,那么,基于作業成本法的資源成本庫確定中,就需要對醫院人力資源的人員成本、培訓成本以及招聘成本進行分項分析,避免在作業成本核算環節中遺漏內容;第二,在具體的資源分配中也會存在著資源少,需求多的情況,在面對資源分配難的問題,需要按照時資源分配標準來進行,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需要資源的科室得到資源供給;第三,注意因作業不同,而導致的使用量差異大的資源問題,為了提升的資源應用與科室服務之間的匹配性,需要對各個科室進行成本需求分析,以為作業成本法應用提供有利的支持。在醫院中確定資源動因的方法有很多,如,測量法、經驗法、回歸法等。其中測量法主要是借助儀器來測量資源的具體耗用量,能夠直接的應用于水、電的測量。
(四)以作業為中心的歸集費用分離整理
確定資源動因之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將資源成本逐一分配到作用成本庫中。具體的標準如下:
人員經費:在人員經費的管理上主要包含了CT室人員工資管理、職工福利、社會保險等。在軌跡費用管理環節中,需要按照作業中心員工的實際需求,以及作業服務時間進行分攤。
材料費:包含了衛生材料費用、低值易耗品,軌跡費用分離整理環節中,需要以各個科室的實際領用為分配計算原則。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對于醫院成本管理中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進行研究,首先介紹了作業成本法應用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且研究了作業成本法應用原理。然后介紹了該種成本管理法在醫院中應用的具體流程以及具體的內容,希望相關的研究能夠促進醫院成本管理水平提升。首先,在作業成本法應用環節中需要歸集醫院資源成本,然后確定作業內容、資源成本庫與資源動因。接下來作業成本法需要以作業為核心,對軌跡費用進行分離整理。(作者單位為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