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學校已從規模化發展向內涵化發展轉變。網絡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高校信息化建設步入全面發展階段,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主要問題;方法;建議
許多高校通過財務內網、校園網、互聯網,同校內外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已基本實現數字化管理。但是,傳統財務信息化的建設重點是會計核算、賬務信息查詢、賬務報表的匯總,加之高校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已遍及多個校區,網絡化管理、多地點辦公勢必對高校財務管理提出新要求,迫切要求財務信息與各部門共享,充分利用財務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控制,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使領導者能全面掌握學校最新的財務信息,及時預測和科學決策。在新形勢下,進一步促進高校財務管理從會計核算型向決策型轉變,使高校財務管理邁向新臺階、提升一個新水平,促進學校健康快速的發展,是當前高校財務管理部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1、目前高校的會計核算已實現了電算化。財務部門建立了局域內網,并且不少高校還購置或自行開發了相關的財務管理子系統(如:項目管理、工資、學生收費、固定資產等),但各子系統功能相互獨立,之間缺少溝通和聯系,資源不能共享,也不具備分析、決策、管理功能。
2、高校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業務頻繁,財務工作業務量不斷增加,職工辦理財務事項等候時間較長,原有的電算化系統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要求,為了使會計電算化向縱深延伸,向財務管理信息化方向推進,亟待升級改進。
(二)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財務軟件有缺陷,功能不全
當前使用的軟件主要用來完成憑證處理、報表匯總、工資、固定資產管理、收費等方面的核算工作,沒有發揮信息技術可完成傳統會計無法承擔的信息管理功能,不能起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和決策(評價)的作用。
2、信息化建設與現行財務制度不統一,內控制度不完善
高校財務制度影響著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及時掌握最新的財務法規制度,研究與制度相適應的信息化模式,是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這也決定了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是否符合國家高等教育發展要求及高校發展方向。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對原有傳統的內控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是實施信息化的安全保證。
3、需進一步發揮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各類模塊的作用
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模塊有多種,各有特點。如何根據學校實際選擇適合自身發展和需求的財務信息化處理模塊十分重要。許多高校在配置財務管理模塊時,不區分重點與一般和典型與特色業務,將會計核算、網上預約報賬、部門項目經費查詢、現金管理、職工工資發放及查詢、學生收費等全方位配套,并沒有發揮這些模塊的作用,還會造成會計人員及業務量的增加。因此,針對各類模塊的特點與作用,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充分利用和發掘各類模塊,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模塊十分重要。
4、高校決策層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
高校的主要職能是培養人才、科技研發、服務社會。高校領導把教學和科研作為主要決策方向,把財務管理作為服從與服務中心工作的工作,容易導致對財務信息化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忽視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這直接影響到學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影響財務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5、財務會計從業人員業務水平偏低,結構不合理
傳統的財務工作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要求財務會計人員既要有扎實的財務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能力,又要有計算機信息與網絡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水平。
二、提高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方法
(一)合理選擇信息化建設手段,加強財務信息系統的內部數據共享與預測分析
高校財務會計業務主要涉及預決算管理、會計核算、資金結算、學生收費、項目資金管理等方面。高校在選擇賬務模塊時一定要根據人員配備情況、業務量等合理選擇使用模塊。同時要建立各個數據庫之間的聯系,加強內部數據的共享,努力做到選擇的模塊既能達到會計核算和數據查詢的目的。
(二)信息化建設與財務制度相統一,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和措施
高校財務管理需要以國家、省級及行業財務規章制度為依托,政策與制度的變動決定著財務管理方式及核算方式的變化。國家頒布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要的設計基礎。建立財務內網和校園網接口處的訪問控制系統,防止外部非法用戶訪問,保障內網中財務數據的安全。
(三)加強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
高校財務部門要及時掌握財務管理發生的新情況和新變化,在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方面向校領導及時匯報新的動向,促使領導重視信息化建設。
(四)努力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
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主要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是要加強財務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二是要逐步改變財務會計人員的層次結構。
三、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領導應當對學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給予足夠重視。隨著高校轉向內涵式建設,如何提高辦公效率和資金的使用效果成為學校必須要考慮的財務管理問題。開展效益分析,就必須要有大量的數據統計及數據分析,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要組織財務會計人員通過一定的實質性的培訓和訓練來提高信息化的知識水平和操作能力。在培訓時要結合實際開展業務培訓,對重點崗位要有針對性的培訓考核。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內控制度,防控系統性風險。
(三)逐步改善會計人員層次結構。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財務會計人員信息化水平,就必須從源頭抓起,對新進會計人員不僅對學歷及專業提出要求,更要重點選擇既懂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又懂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復合型會計人才。
(四)學校在選擇財務信息化手段方面,應當有針對性的既結合學校目前實際;又考慮學校未來的發展選擇信息化手段。如核算系統、預決算系統、收費系統、項目管理系統等,可以優先重點使用,其他業務系統可以等到這些基礎性的系統軟件使用成熟之后再進行配套。
參考文獻:
[1]王海林. 試論會計信息系統運行階段的風險與控制[J]. 會計之友(上旬刊).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