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體制以及社會經濟結構等都得到了十分迅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其中金融體系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突出。金融體系中的不穩定因素阻礙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并且不穩定性因素對經濟的影響呈現的非對稱性越來越明顯。本文就我國金融體系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同時提出了當下改善宏觀經濟產生非對稱影響問題的相關建議,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通過對現代金融危機的成因進行深入探究可知,金融系統穩定性差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無論是貨幣型危機、銀行型危機、外債型危機還是全面型的金融危機全都是由于金融系統中某方面的缺失以及不穩定而引發的,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抑制金融危機同時穩定整個金融系統就一定要從建立健全金融體系出發。尤其是在我國市場化經濟全面發展的今天,金融系統已經成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角,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走向,這雖然是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的表現,但是這也提高了經濟發展的風險性,因此在宏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要提高對金融系統的重視程度
一、金融體系不穩定對我國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
通過對現代金融產生的原因分析可知,金融西戎的穩定性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樣對于我國來說,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一旦遭到破壞,那么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將會嚴重受阻,例如金融風險系數增加,對宏觀經濟發展產生不對稱影響作用等。金融系統作為我國金融系統中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經濟轉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國應當加大對金融體系的研究力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一)金融體系的不穩定誘發金融風險
很多資本主義國家都曾經發生過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機,根據這些國家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實際情況分析,發現這部分國家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的金融系統都非常不穩定,金融系統各個環節的運作也都出現了各方面的問題。對于我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我國的貨比以及外債的情況都比較穩定,所以在短期內這兩個方面不會出現嚴重的危機,我國金融體系的風險主要隱藏在銀行系統中。面對這樣的現狀政府也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對銀行系統進行一定的調節,通常來說政府會通過財政撥款的形式來進行調節,但是這樣的方式成本非常高,而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銀行系統的問題。銀行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相關部門一定要對銀行的經營運作引起重視,從根本上解決銀行系統存在的問題,提高銀行系統的穩定性。
(二)金融體系不穩定對宏觀經濟產生非對稱性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了解金融體系對宏觀經濟產生非對稱性影響的具體情況,筆者對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增長以及金融市場的相關數據進行了一定的分析,發現,我國金融穩定性的變化在一定時期內呈現周期性的變化,比如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的時候,我國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也達到了史上最高值,隨后通過政府以及市場對金融系統的調節,金融市場的各項數據都逐漸穩定,并且逐漸回升,直至目前,我國金融體系已經較為穩定。在我國金融系統回升的過程中,并不是勻速的,而是分成高速回升以及正常回升兩個階段,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在這兩個階段中的影響機理也不盡相同。
(三)經濟發展狀態與宏觀經濟非對稱性影響的關系
在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態下,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對宏觀經濟都會產生非對稱性影響,但是由于經濟發展狀態的差異,在兩種狀態下的影響可能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情況。通過對過去幾年數據的深入分析發現,當經濟增長的狀態十分積極的時候,社會經濟發展狀態良好,金融系統不穩定性程度與經濟增長呈現出正相關的趨勢,也就是說,金融體系不穩定性在某些情況下會對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而當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比較慢的時候,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不會促進經濟發展,甚至還會阻礙經濟發展,對經濟發生產生反作用。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是確實存在的,并且還將長期存在于我國的社會經濟中,這就要求我國相關部門及機構正視金融體系不穩定性的存在,并且利用好金融體系不穩定的相關特性,以此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如何改善金融不穩定性對宏觀經濟產生的非對稱影響
針對金融體系不穩定對我國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必須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有效解決金融體系不穩定對我國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為我國宏觀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相應的參考價值。
(一)進一步改善我國的通貨膨脹情況
改善通貨膨脹情況能夠有效的降低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對改善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質量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愿意,還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穩定。通貨膨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如果能夠從根本上降低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將會大大降低人們的生活壓力,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消費質量。為了實現降低通貨膨脹率的目的,政府應該制定更加科學的貨幣政策,減少經濟市場中貨幣的流通量。目前,人民幣在世界范圍內處于不斷升值的過程中,但是長期的升值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所以政府應該穩定人民幣的匯率,同時穩定國內物價水平,并且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通貨膨脹率,采取積極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
(二)提高對金融市場的管理力度
金融市場常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性,而金融市場的波動會加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為了緩解我國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我國政府一定要提高監管力度,引起國外更加先進的管理方式,并且根據我國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對市場中的落后部分進行改革。進行金融市場進行監管能夠有效控制其波動性,提高金融市場中企業和個人對體制的重視程度,提高金融市場中不同結構與整個市場的適應性。相關部門要從以往分業監管的模式入手,明確這一監管模式的弊端,用更加符合現代金融市場的管理模式來代替。目前,我國還沒有成立專門的金融市場監管機構,這嚴重阻礙了金融監管工作的發展,政府部門要將金融市場中監管的薄弱成分進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培養專業的管理人才,最終將專業的金融市場監管機構成立起來,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高效的監管部門,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
(三)建立健全金融市場體系
很多人對非對稱性影響這一概念的理解還不夠明確,簡單來說,非對稱性影響就是金融體系對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呈現出兩區特征,但是在這兩個區中產生的影響程度以及影響的機理等都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就是不對稱性產生的根本原因。導致金融系統不穩定的因素有很多,人們對金融系統的防范意識過低是造成金融系統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而當金融風險累積到一定程度,且金融系統已經難以承受的時候,金融危機就會徹底爆發。建立健全金融市場體系能夠有效緩解金融市場不穩定對我國宏觀經濟造成的非對稱影響,首先,政府應該為金融市場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體制,并且在金融市場運行的過程中根據法律規定嚴格執行,嚴懲無視法律的企業,提高整個市場的穩定性。另外還要建立起企業以及個人的信譽制度,提高借貸質量。最后,要建立起專門的金融市場風險防范機構,以應對金融市場中的突發風險,盡可能的減少風險對整個我國金融市場帶來的損失,為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發展環境。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整體呈現出一個非常積極的狀態,但這也正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各界夠應該正視金融體系不穩定性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做好應對措施,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高社會穩定性,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作者單位為興業銀行無錫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