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成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動力, 而新型城鎮化應以農民為中心。本人在闡述農業電子商務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義的基礎上,探索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分析了適合衡陽市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
農村電子商務是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動力。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農村人數為9.40億,農村網民為1.78億。2014年農村電商規模1800億,2016年農村電商規模預計達到4600億。
衡陽是傳統的農業城市,農業產量大,2016年1-6月,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2.77億元,同比增長3.2%;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7964元,同比增長9.1%。即使這樣,衡陽不是農業強市。究其原因,衡陽沒有成熟的農產品網絡銷售模式,沒有樹立影響力大的農業品牌,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觀點和經營上的創新。
目前,隨著國家大力支持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地更新,“互聯網+”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農業電子商務興起并成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引擎,深刻影響著我國城鎮化的進程。因此探索適合衡陽市農業電子商務的新模式非常必要。
一、農業電子商務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義
(一)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信息技術能有效解決農民信息不對稱問題,解決農民“買賣困難”問題,實現產品的城鄉流通,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減少流通環節,幫助農民把農產品銷售出去,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二)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產城融合
在信息化時代,電子商務物流實現了商品從生產地到目的地的流動,政府可以利用電子商務物流特點,依托農村地區獨有的農業優勢資源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進一步帶動本地區商業、公共服務等服務業的發展,以產興城、以城促產,不斷提升產城融合,互相促進發展。如浙江省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特色小鎮, 卓有成效全國典型,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浙江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利用特色產業等優勢資源,促進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
(三)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完善城市空間布局
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讓大量農民返鄉,實現本地就業或創業,從而讓農村有機會參與到協同價值網絡中,形成以小城鎮為中心的分布式城鎮化,實現就地城鎮化,分擔大城市的壓力,合理分布城鎮空間和規模結構。
(四)推進農村信息化 促進城鄉一體化
農業信息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農業適應市場經濟的重要途徑。農村計算機設備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推動了城鄉人才、技術和資金等資源的共享,促進城鄉之間資源的自由、雙向流動,從而實現農村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
二、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探索
(一)“農民+合作社+直營店”模式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在不斷改變,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網絡購物,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也多樣化。但是由于農產品生產、交易環節的特殊性,普遍存在農產品銷售不出去、消費者花錢難買綠色農產品的情況。
“農民+合作社+直營店”模式指的是將農產品直供到社區,而社區是農產品供應基地與直銷點的連接單位。
在這種模式里,合作社主要的功能是聯系和管理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為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提供服務。農戶通過該組織進行統一產供銷、統一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統一加工與包裝和統一運輸等服務,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獲得規模經濟的效益。直營店負責產品的銷售和售后服務等。
(二)物流主導模式
物流主導模式是指以物流企業為主導建立的電子商務銷售渠道。比如說阿里巴巴與新郵政合作,打造整個東南亞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新郵政作為東南亞電子商務物流方案的主要業者,能夠準時、安全地為服務區域送貨上門,這是一般物流公司做不到的。
湖南郵政也在2011年與京東商城啟動電子商務戰略合作,這些都是物流企業參與電子商務業務擴展。農業電子商務要發展,可以與物流企業密切合作,解決配送問題,達到共生互贏的效果。
(三)基于運營平臺的模式
1.阿里巴巴、淘寶等網絡平臺
借用已具備成熟交易支付模式和物流體系的阿里巴巴、淘寶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來開展農業電子商務銷售業務。這種模式是大多數網絡銷售商的選擇,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平臺已建立完備的信用評價體系,安全可靠的電子商務支付工具,高流量,有利于新手打開市場。但是也有局限,由于平臺內部銷售同類型產品的商家較多,競爭較大,因此推廣力度要大,從而導致經營成本不斷提高。
2.微信平臺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能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的免費通訊程序;利用微信開展網絡營銷的商家或個人被稱為微商。微信營銷的目標客戶主要是自己的朋友圈,微信朋友越多,影響力越大,比如說農產品銷售可以使用“輕松籌”項目。
3.自建平臺
商家自建平臺是開展電子商務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優勢是商家可以自己管理平臺,缺點是早期的平臺沒有流量和知名度,它的社會影響力小,對技術和管理的要求較高,因此導致打開局面難度很大。但是對于已經形成特色產業的集聚地,它們可以自建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比較典型的代表有“中國古典家具之都”的福建仙游縣,該縣制造的紅木家具在海內外有一定知名度,規模較大,歷史悠久,他們自建平臺網絡銷售,效果較好,但是他們也不放棄第三方平臺。
(四)O2O模式
O2O即線上線下,農產品具有生產的地域性與消費普遍性的矛盾等特點,使其對銷售渠道要求更高。傳統的銷售渠道不能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因此結合“互聯網+”熱門話題,筆者認為O2O模式是一種適合農產品銷售的模式。
在網絡平臺上,消費者只能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形式來了解產品信息。網絡平臺(線上)也可用于消費者下訂單,但是消費者不能直接接觸農產品,購物體驗大打折扣。而這些正好是實體店的優勢,實體店可以很好地展示和銷售農產品,讓消費者有很好的購物體驗。然而實體店需要租賃場地,必須有一定庫存, 且要招聘工作人員,因此成本非常高。權衡兩者的利弊,結合兩者的優勢,可以良好地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
實體店(即線下)可以做產品體驗和銷售,完成消費行為,物流配送等,整合“網購線下體驗、便民服務、快件自寄自取、金融服務等便利服務。網絡平臺提供廣告展示、虛擬銷售、預售等多種服務。兩者的結合,可以減少展示成本、有效把握庫存、提升購物體驗感,創新多種O2O營銷模式。比如說O2O模式可以分為3種類型:
第一,與社區小店合作, 并建立網絡銷售平臺;這種模式需要注意支付、物流整合、信息整合、營銷整合、庫存整合等問題,包括最直接的郵包代收代發,這些都需要深度磨合。隨著這些因素的進一步整合,社區小店可能成為電商平臺的展示店、庫存店或者配送環節中的一部分;
第二,與超市和大賣場合作,并建立網絡銷售平臺;這種模式針對超市和大賣場采用“新鮮模式”,主打基于線下冷鏈的生鮮配送;
第三,線下采用“品牌專賣連鎖”模式,建立農業產品品牌,品牌店主打上門試吃、自取產品等增值服務。
三、衡陽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創新
通過調查衡陽農村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筆者認為農業電子商務模式的選擇很重要,它應該符合衡陽的農業發展水平。衡陽農戶比較分散,電商平臺難以搭建,如果我們要建設自己的農業平臺,可以由政府出面,將生產同類型產品的農戶組織起來,形成具備一定規模的庫存,以便于網絡銷售。基于此,我認為基于“農民+合作社+直營店”的O2O模式比較適合衡陽地區農業的發展。
在這種模式里,政府起主導作用, 這是因為政府可以給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的需求企業提供農產品的供求,還可以委托相關機構或學校培訓農戶電子商務技能。
總之,合適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的搭建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程,在這個過程,政府要做好引導工作,促進衡陽農業的健康發展。(第一作者單位為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第二作者單位為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系 )
基金項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廳科技處項目《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探討—以湖南衡陽為例》成果之一,編號: 14C0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