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我國紛紛出臺創業扶持政策,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我國電子商務不斷發展成熟的大背景之下,廣西在校電商專業的大學生也在響應國家的號召,創業激情越發高漲,但是在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背景下,廣西在校電商專業大學生的創業情況又如何呢。本文通過調查問卷法對廣西四所大學進行調查分析,對在校電商專業學生的創業現狀、所遇困境進行數據分析。
一、廣西在校電商專業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概況
2016年3月至5月份,課題組通過問卷星設計《廣西在校電商專業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問卷》,然后將問卷鏈接發到廣西開設了電商專業的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大學和廣西民族大學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QQ群和學生的QQ上,問卷星回收了262份有效問卷。問卷總共有11道題目,其中有5道題目是為正在創業的學生設計的。問卷的內容涉及對創業的理解,是否有過創業的想法,是否已經將創業的想法變為實際行動,選擇創業的原因是什么,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以及創業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二、廣西在校電商專業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數據分析
(一) 對創業的理解
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有94.66%的同學認為自己創建平臺或者網站銷售產品是創業行為,有91.98%的同學認為到工商局注冊一家公司也是創業行為,有86.64%的同學認為在淘寶、京東、ebay等網站平臺開網站也是創業行為。但是有59.54%的同學認為加盟做代理和49.62%的同學認為與企業合作不能算是創業。甚至還有3.05%的同學認為兼職也算是創業。所以還存在一部分同學對創業的概念理解得比較模糊。
(二) 是否有過創業的想法
在問卷中問及是否有過創業的想法時,有38.55%的同學回答“是”, 61.45%的同學回答“否”。數據說明了,廣西在校電商專業的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創業的。但是,同時也說明了還有一部分同學是有想過創業的,在當下“互聯網+”的背景下,這個現象是非常可喜的,至少有了創業的第一步,創業想法的形成。
(三) 是否能將創業想法付諸實踐
調查中還發現,只有11.45%的同學正在創業。在該部分同學當中就有83.33%的同學處于創業準備階段。大學生是思維最活躍,自學能力最強,最具激情和創造力的群體,然而不能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有想法卻不嘗試著做,這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四) 選擇創業的原因
明確自己創業的原因和目的,才能找到創業的動力。調查數據顯示,廣西在校電商專業正在創業的大學生當中有33.3%的同學選擇創業的原因是改善自身及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個人愛好。23.33%的同學選擇創業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還有10%的同學選擇創業是因為就業形勢不好,而被迫創業。廣西地處西部,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廣西高校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廣西。很多同學是抱著“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上的大學,希望大學畢業后能有一番作為,取得可觀的經濟收入,以提高自身及家庭的生活水平。因此,環境很重要,它會在不經意之間改變我們的意識,甚至影響我們一生的行為。
(五) 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調查結果表明,正在創業的絕大多數廣西在校電商專業的大學生中,創業中遇到缺乏創業經驗(96.67%)、缺乏創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100%)以及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96.67%)等問題。還有部分同學在進行創業活動中被同行業的競爭對手打壓(56.67%),缺乏創業所需要的人脈關系(83.33%)以及找不到合適的項目(36.67%)。除此之外,創業過程中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有可見性的,也有非可見性的;有客觀性的,也有主觀性的。創業過程中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自主創業還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細節,創業者心中要有一個完整的發展計劃。
(六) 創業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有創業經驗的廣西在校電商專業的大學生認為創業必須要懂得管理和與談判方面的知識。96.67%的同學認為創業必須要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識,93.33%的同學認為創業需要掌握與人交往方面的知識,86.67%的同學認為創業需要掌握計算機軟件方面的知識,83.33%的同學認為創業要掌握營銷方面的知識。此外,同學們在創業活動中體驗到,禮儀方面(70%)和計算機硬件(36.67%)方面的知識也是非常有用的。我們都知道創業和打工不一樣,打工只需要某方面的知識或者技能突出就可以了。但是,作為一名創業者必須要懂得管理、營銷、財務、公關、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知識。
三、廣西在校電商專業大學生創業對策研究
(一) 優化創業環境
廣西高校應該和相關的部門聯系,一年創辦兩次GYB和SYB創業培訓班。每個學期組織一次有創業想法的同學參加,每次開班人數不超過30人,并且保證教學質量。多組織同學參加像SYB那樣專業的創業培訓,有利于認識自我,增強學生的創業自信心,提高創業成功率。廣西高校每學期,每個學院應開設至少3次創業培訓的講座。分別邀請已經成功創業、創業失敗或者有過失敗經歷以及創業活動正在起步階段的企業老板或者校友到學校分享他們的創業體驗。
(二) 轉變就業觀念和創業意識
學校和學院的創業環境營造好了之后,接下來就可以通過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來促進創業了。廣西高校應多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實習和見習,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理想的就業崗位的日常工作,體驗工作中的苦與樂,讓學生認清自己,拋棄陳舊的就業觀念,樹立起市場競爭、積極進取、艱苦創業的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多分享就業和創業的案例,讓學生明白就業和創業的優勢與不足,多鼓勵學生創業。達到在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三) 優化電商教育課程
激發學生的創業動機和創業興趣是電商創業課程的第一步,大一新生應學習這部分內容。很多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廣西高校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所學專業了解不透徹,或者完全不了解,填報志愿的時候只是根據自己對專業名稱的理解進行填報的,對于專業的具體課程和發展前景并不是很了解。造成很多學生上到大學后,對專業知識不感興趣或者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進而導致厭學,逃學的行為。沒有動力和興趣,被動學習的效率是非常低的。電子商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專業,可以讓學生一邊上學,一邊提早接觸社會,一邊掙錢。大一學生的思想都比較單純,接收知識的能力也比較強,應該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業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業動機。
(四) 采取積極的創業扶持政策
在當下倡導全民創業的時代里,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支持人民創業的政策,其中也有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廣西政府也可以借鑒其他地方政府的優良政策,以提高大學生創業率為目的,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
在創業教育中,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創業操作與創業障礙指導。在為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網絡創業尋找創業實踐場所方面,浙江外國語學院將全面開放學校的教學實驗室和科研實驗室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場所、設備和環境支持,并且每年優先安排財政專項資金,分階段逐步實施實驗室及孵化基地建設。多種形式支持大學生創業,提高學生的創業成功率。(作者單位為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本文系桂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改重點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電商創業課程體系研究(GLXYJG20151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