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制約我省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上市融資現已成為中小企業籌資的主要途徑,關鍵是如何降低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過程中的成本與風險,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勢來增加中小企業融資機會。近年來,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視中小企業的上市工作,將其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融資貴問題和轉型升級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推進中小企業上市的相關機制有待健全
隨著國家推進主板、創業板、新三板、四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中小企業上市工作中出現相關部門職責界限不清晰的問題,由此造成了多頭推進,最終難以形成工作合力,同時也給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造成諸多障礙。因此,相關部門應積極發揮政府職能,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上市機制的健全,保障有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順利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資金的募集。
(二)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制度難以落實
為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相關部門先后制定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有助于提高中小企業上市的積極性。但是,中小企業在推進上市過程中,有關土地房屋產權、環評、稅收優惠和獎勵資金等問題仍然難以解決。相關部門雖然制定了有關扶持政策,并在政策里明確了解決擬上市企業有關問題的“綠色通道”制度,但是因不少部門相互推諉、拖延,導致“綠色通道”制度不能得到很好地執行,或者政策執行力度不夠,使得企業與上市有關的一些問題難以解決,從而影響了企業上市的進度。
(三)中介服務機構不規范
目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主要由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四板等市場組成。主板、創業板、新三板由于要求較高,中介服務機構主要是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市場較為規范,大部分企業也基本了解。由于不同地域的四板市場對企業的準入門檻不一樣,加上很多中小企業負責人對資本市場知識缺乏了解,同時市場上一些中介服務機構為了達到盈利目的而不擇手段,歪曲事實地加以宣傳,容易使企業對這四個市場產生誤解。此外,由于四板市場機制靈活,對中介服務機構要求不一,投資公司、投資管理公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投資公司、證券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等機構都可以成為四板市場的推薦服務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眾多,也極為不規范,存在欺騙企業、虛報價格等行為。
(四)四板掛牌企業面向社會公眾融資存在風險
目前,已有大量中小企業在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天津股權交易所、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四板市場掛牌。其中不少企業通過定向增發募集到了資金,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是,大量在四板市場掛牌的企業以“項目路演”、“上市”、“上新三板”為名,打著股權眾籌的幌子,以承諾給予高收益回報為誘餌,直接面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容易演變成非法集資,這種現象需要有關金融管理部門密切關注和監控。
二、改善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環境的建議
(一)相關部門應盡快理順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機制
資本市場工作分屬不同部門推進,業務上也有交叉,不利于形成工作合力。只有相關部門理順了資本市場建設工作體制機制,解決了多頭推進資本市場工作,才能形成合力更好地推動當地企業的上市工作。政府可以把促進中小企業上市的成果作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提高領導干部在促進本地區中小企業上市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落實支持企業上市的各項政策
需要進一步落實省、市有關中小企業上市的政策,落實好中小企業上市的“綠色通道”制度,為中小企業解決好各類問題。同時,政府應該從技術、資金、稅收、法律等各個方面針對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資金需求規律、發展規律出臺相應的優惠措施,幫助指導質地優良的中小企業進行改制,對成功上市的中小企業獎勵需進一步加大。
減免相關稅收。中小企業在改制上市過程中,因股權調整、未分配利潤、公積金轉增股本需補交的所得稅,以及因產權確權、資產重組等需交納的契稅和營業稅等,需要國稅局、地稅局應根據省、市有關扶持企業上市的政策予以減免。
減免相關費用。企業因改制上市而需要進行工商登記變更以及其他變更所發生費用、土地評估費用等根據有關政策予以減免。
要根據政策及時兌現上市企業獎勵資金和返回企業補繳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目前已有大量企業在創業板、新三板、四板等市場上市(掛牌)。但是,不少已上市(掛牌)企業的獎勵資金一直未兌現。而且,一些企業因規范導致企業補繳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也未根據省、市有關政策及時返還給企業。
(三)加強對中介服務機構的管理
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管理,主要是針對四板市場上的推薦服務機構。四板市場上的推薦服務機構眾多,投資公司、投資管理公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投資機構、證券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等機構都可以成為四板市場的推薦服務機構。針對部分推薦服務機構存在一些夸大宣傳、欺騙企業等行為,需要政府有關金融管理部門加強對四板市場上的中介服務機構進行管理,以更好地服務于該市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同時,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加強信息和經驗交流,如定期舉辦一些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洽談會、交流會、講座等,將一些好的融資經驗向中小企業進行交流、推廣,一方面可以增加中小企業負責人對資本市場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加強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對提供上市服務中介機構的認識,提高中小企業對中介機構的審查能力。此外,政府也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網站、出版相關刊物等方式進行信息交流。
(四)密切防范四板市場及掛牌企業融資風險
要重點防范在外省市四板市場掛牌企業所面臨的清退風險。證監會于2015年6月底發布了《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標志著被統稱為“四板市場”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即將進入全新的監管時代。該《辦法》首次明確了四板市場定位——區域性股權市場是為其運營機構所在地省級行政區劃內中小微企業私募證券的發行、轉讓及相關活動提供設施與服務的場所,是私募證券市場的一種形式。《辦法》還規定,區域性股權市場不得為其運營機構所在地省級行政區劃外的企業提供服務。但是,運營機構所在地和企業所在地省級政府已就此類企業的日常監管和風險處置職責簽訂協議、明確分工的除外。根據該《辦法》的這一規定,在天津股權交易所、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等省外四板市場掛牌的一部分企業有可能面臨被清退的風險。因此,需要重點防范在外省市四板市場掛牌企業所面臨的清退風險。
要密切防范四板掛牌企業融資風險。很多企業缺乏資本市場知識和資本運作經驗,對非法集資和股權眾籌概念模糊。目前,有不少四板掛牌企業打著“上市”、“上新三板”的名義,承諾高收益回報,兜售原始股,直接面向社會大眾融資。建議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四板掛牌企業面向社會大眾融資的問題,加強對資本市場融資知識的宣傳,引導四板掛牌企業規范發展,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風險。
總之,應結合多種措施、積極行動、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從各個方面同時形成合力、共同努力,為湖北省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營造良好的環境,以全面推動省內中小企業上市工作進程,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好上市融資中面臨的實際困難,使上市融資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