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船舶管路綜臺布置是船舶生產設計中的重要環節,管路布置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船舶建造周期,本文結合船舶生產設計和施工質量反饋的實際情況 ,重點介紹船舶管路綜合布置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有利于提高產品的設計質 量。
關鍵詞:船舶設計管路布置﹔要點
在我國,現行的船舶設計階段可劃分為基本設計、詳細設計和生產設計三個階段。船舶生產設計就是從施工的角度出發,解決如何高質量、高效率、短周期、安全與合理造船等問題的一種設計。
船舶管路綜合布置是生產設計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它以船體結構為背景,分層按區域將設備、舾裝件、電纜、風管和管子等各個系 統表達在一張“綜合放樣圖”上,進行綜合協 調,使得所設計的區域得到一個較合理的布 置,并且編制各類施工圖冊及物資配套清單,進行托盤管理,實行管子的預制和預裝,實現 模塊的制作和安裝、單元組裝、分段預裝、總段預裝,使大量的管路安裝與船體建造平行作業,大量的外場安裝工作改在內場安裝施 工.它不但可提高生產效率,縮短造船周期, 而且減少了勞動強度,減少立體作業,并為確 保安裝質量和安全生產創造了條件。因此,管 路綜合布置的設計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施工的質量和周期。
一、綜合布置的工作流程
二、綜合布置的準備工作
管路綜合布置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在進行設繪之前,設繪人員必須充分做好圖 紙資料的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熟悉有關圖紙,如總布置圖、船體線型圖、肋骨線型圖、船體基本結構圖、相關區域 的各類布置圖、主干電纜走向圖、有關的管系 原理圖等;
(二)熟悉相關的規格書內容和規范、規則的要求;
(三)準備相關的設備資料,所有閥件和附件的資料以及相關的企業標準;
(四)了解船廠管子的制作和安裝工藝,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
三、管路布置要點
管路布置應滿足相應的標準、規則、規范、規格書、建造計劃書、系統原理圖的要求,同時要考慮船廠的管子加工與安裝工藝水平。管路布置要盡量簡單、合理、美觀,按照先布置大管后布置小管、先布置特殊要求管后布置一般要求的管的原則進行。凡是在船體分段成型前要進艙安裝的管子、加熱管單元,必須將進艙要求通知船體,根據船體結構、電氣設備和主于電纜的布置對管路、設備、舾裝件進行統一協調,合理確定各自的進艙順序。
(一)一般管路的設計要點
1.管路的布置應具有合理性,如所有燃油艙柜的空氣管、溢流管和測量管,都應避免通過居住艙室、精密儀器艙、糧庫等貯藏艙室。淡水管路不得通過油艙,以免管子破損或滲漏時污染水質。同樣,油管路也不得通過淡水艙。如不可避免時,應加設管遂或用套管連接。其他管路通過油艙時,應遵照規范要求加厚管壁,并在艙內不得有可拆接頭即套管連接。
2.管路的布置應具有安全性,如蒸汽管、油管、水管和柴油機排氣管等,應避免布置在 配電板及其他電器設備的上方及后面,并盡 量遠離配電板周圍。油管路還應避免在鍋爐、煙道、蒸汽管、廢氣管及消音器的上方通過。凡通過防火區域的管路,應采用滿足船級社認可的節點形式。管子穿過水密或氣密結構 處,應采用貫通件或座板。
3.管路的布置應具有可操作性,如裝在花鋼板以下的閥件,其手輪應能方便操作,不 便于操作的閥件,應將閥桿延長或配閥叉操作桿。
4.管路的布置應具有可維護性,如在管 子附件、濾器等設備上設有放泄裝置,用來放 泄管子內的殘余空氣及液體。
(二)特殊管路(以風管為例)的設計要點
1.風管布置必須考慮船體結構、船體線型,風管的開孔和露天甲板的風筒、通風頭的 形式、通風頭的高度應滿足規范要求,過A 級甲板或艙壁的通艙管件的長度應滿足規范的要求。
2.應臺合理分配風量,風管和風口布置要 合理,散熱區應重點供風,通風口應對準主輔機增壓器吸氣濾網、主副空氣壓縮機和鍋爐 燃燒器的上方,以保證設備的用氣,并且供風 不要直吹熱源,而主要是先吹人(經常站立的 工作位置附近),再流向機械設備。分油機室、 獨立的抽風機抽風,抽風口應布置與供風口 成對角的對流路線,以充分利用新鮮空氣。機修間、電焊間、噴油頭間、分油機室抽風口應 布置在艙室的上方。因CO2比空氣重,泵艙為深艙,故CO2瓶室、泵艙的抽風應布置在下 方,送風在上方。
3.風管布置必須考慮機艙行車、主機平臺、主機上下花鋼板平臺的欄桿、扶手以及與其他吊粱是否相碰,同時也要考慮主干電纜的走向 和天花板、絕緣的高度及厚度。
4.風管的走向及尺寸應按照原理圖布置,若因受各種條件限制要改變系統圖中風管的尺寸,則應按當量直徑進行換算或按標準《船用通風系統管路和附件的公稱通徑》。
(三)管路的空間位置與尺寸的設計要點
1.管路管段的劃分要考慮管子加工流水線的工藝要求,DNl5一DNl50的管子盡量采用機彎,盡量采用先焊后彎,后采用定型彎。
2.應按照船體分段的劃分和建造方針進 行管子的劃分和組托,分段間的補裝管(調整管)應為800 mm一1000 mm,即法蘭距分段線400 mm一500 mm,通艙管件應在200 mm-250 mm之間,污油水的報警高度一般為150mm。
3.應考慮風管、單元、主機、發電機等設備或舾裝件進艙所需的空間。
4.管路附件、閥件、濾器等的布置應考慮其操作、使用維修、保養、拆檢的可能性和方便性,特別是海水總管的濾器蓋及螺栓50mm范圍內不得布置管路及舾裝件,以方便濾器的開蓋清理。
5.靠近船體結構處、設備座架處的管子, 要考慮船體和座架的涂裝要求,對蒸汽管、熱水管等要考慮絕緣厚度。
6.管路的布置必須注意設備基座、箱柜、 船體結構、人孔、梯子、門窗等舾裝件的尺寸, 并與它們之問留有足夠的間隙(不少于50mm)。7.管子與管子連接件之間不少于15 mm與船體結構之間不少于20mm,包絕緣 的管邊距電纜和空調風管之間距不少于200mm。
8.必須考慮管碼的安裝位置及連接件的 拆裝,有條件的地方應采用排碼。
9.船舷排水孔應避免布置在救生艇及舷梯卸放區域內。
四、圖紙資料的核實
管路綜合布置完成后,應核實綜合布置 過程中所使用的船體結構圖、管路系統圖、設 備布置圖、設備資料等是否為最新版本,設備 的進出口位置、設備座架是否與管子、船體結 構相碰撞,船東、船檢的退審意見是否反映到 管路布置圖中,這些工作往往會隨生產設計 的緊張展開而遺漏,在建造和報驗過程中造 成返工。
五、結語
管路綜合布置對設計人員的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必須具備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不但 要熟悉規范和規格書,而且要對船廠的制作 和安裝工藝,以及組織生產的 方法,各有關作業生產的流程等都要比較熟 悉。同時,加強各專業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 加強設計人員的培訓,提高設計人員的專業 技術水平,增強責任心,也是提高管路綜合布置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王運龍,王晨,韓洋,林焰. 船舶管路智能布局優化設計[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5,04:513-518.
[2]范小寧. 船舶管路布局優化方法及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