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環境變暖,生態環境的惡化,保護人類共有的生存家園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越來越多的國家利用可再生能源來供暖。因此,不斷開發節能、環保型可持續發展的暖通空調技術已非常迫切。本文探討了地源熱泵空調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地源熱泵;空調;綠色環保;節能
目前,能耗已占建筑總能耗的百分之五十五的采暖和空調系統,在夏季,大多數電網負荷高峰期時用于空調制冷的電大約有三分之一,所以導致時常發生拉閘限電的事情。在2010年,根據調查發現,建筑運行能耗約占總能耗的百分之三十,所以搞好供暖系統的節能非常重要。利用地源供暖成為建筑工程中供暖空調技術發展的方向,和傳統的能源想比,這種供暖空調更加的清潔,更加節能,而且不受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影響,所以慢慢的在全國使用。
一、地源熱泵系統及特點
地源熱泵是通過提取巖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的能量,利用溫差進行冷熱交換來實現供暖或制冷的技術。這一技術誕生于1912年的瑞士,50年代在歐洲發展成熟,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機以后,受到世界能源、環保組織和歐美發達國家的推崇,進而被市場廣泛接受。我國1997年與美國政府簽訂熱泵技術系統引進協議,鼓勵國內發展該技術。我國淺層地能資源潛力巨大,僅百米內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溫能量約為1.5×1012kW,而百米內地下水的每年可采集的低溫能量約為2.2×108kW,分別相當于目前我國發電裝機容量4億kW的3750倍和一半。
二、地源熱泵技術的優點
(一)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不用冷卻塔,沒有鍋爐房和另外的室外設施,不用煤場和渣場所以省去了很多占地面積,節省的空間,附加的經濟效益更大,而且使工程的外部形象得到的改善和提升因為地源熱泵的高質量,減少的維修費用;不用專門的人員去看守,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其獨立計費,分戶計量的方式,便于業方對系統的管控。
(二)節能,環保,污染少。地源熱泵供暖系統不用鍋爐,不排放燃燒物,降低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了污染,保護了環境。在夏季的時候,把熱量轉移到地下來制冷,沒有把溫室氣體排放到空氣中,降低的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使全球環境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三)運用安全,靈活。地源熱泵空調供暖空調技術運用時非常靈活,熱泵機組設施可以安置到任何地方,便于節約空間,所以可用在新建工程,改建或者擴建工程項民地源熱泵系統不用煤氣,沒有儲油罐,安全,衛生。
(四)運行成本低。基于高效節能的特征所以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的運行成本低,安全可靠,維修費用低,使用期限長,對比傳統的空調來說,其成本費用大大降低。而且地源熱泵是自動化的設備,不用有專門的人員的看守、操控。調查發現,相對于傳統的空調系統地源熱泵的成本費只需要他的一半。
三、地源熱泵系統樣式
根據地熱能交換系統形式的不同,地源熱泵系統分為地下水源型熱泵系統、土壤源型熱泵系統和地表水(江河水、湖水,海水、再生水)源熱泵系統。
(一)地下水源型熱泵系統。抽取地下水,經過換熱,再把水回灌到原來的水層中。這種系統的熱效率最高,但關鍵是需要足量的地下水,并嚴格保證用水的回灌和不受污染,否則可能帶來生態災害。
(二)土壤源型熱泵系統。以巖土體為冷熱源,換熱器是埋于地下密閉的U型管,與大地進行冷熱交換。這種系統適應性廣,生態安全無虞,但工程投入較前者要高。
(三)污水源型熱泵系統。以地表污水、中水等水體為熱源進行冷熱交換。由于城市污水與其他地表水相比,具有冬季高,夏季低的特點,又處于地表,熱效率和設備安裝均優于前兩類。有污水源的地方就可以使用,一些排水量較大的浴池用這種技術做主要熱源,輔以電加熱,或可以徹底解決小鍋爐污染的問題。
四、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的現狀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在我國開始研究,而且最近幾年,這項技術成為了一個熱點的研究課題,而且在工程建筑中開始運用地源熱泵技術,地源熱泵的相關產品得到了大量的生產,涌起了供暖節能的浪潮在我國的一二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地源熱泵系統應用面積占全部市場余額的百分之三四十,而且目前有超過70家廠家在生產地源熱泵相關產品,大部分都集中在一線城市,這說明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得到了大家的注意,市場潛力是無窮的二而且地源熱泵在全國是有需求的,有很高的適用性,對于南方來說,夏季有制冷需求;北方冬季供暖;特別是在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差,不能用電、氣、煤等來制冷供暖的地方來說,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應用面就更加大了。下面將具體分析地源熱泵技術在我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運行資金不足。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能夠節能環保,所以技術要求比較高,在應用過程中投資比較高,房地產開發商在這種高成本的前提下,不愿意投入太多資金建造這個系統,而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財政補貼少,所以地源熱泵技術的在國內發展存在局限性,應該設立專項基金,來推廣這項技術。
(二)技術研究不深。地源熱泵是新興的科學技術,國內對這項技術沒有規范的標準,在科研上存在問題還有待于突破,缺乏評估體系對其有效性進行評估。
(三)生產技術可靠性不高。雖然在我國已經有不少于巧家的廠家在生產地源熱泵的相關產品,但由于沒有正確的評估體系對其進行檢測,所以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還不足以讓人放心。許多地源熱泵在進行生產之前,沒有經過專業人員進行嚴格的設計、計算,導致生產出的產品失效,而且生產的熱泵機型號少,不能滿足國內現階段工程的需求量。
(四)宣傳不到位。地源熱泵技術運用過程出現障礙,還有一個原因是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宣傳。目前只有少數科研單位掌握了地源熱泵這項技術含量高的技術,還有很多設計院不了解這個技術,各個專業和領域的人們應該相互配合,共同參與技術的研發和使用中去。
五、地源熱泵技術的發展趨勢
由于美國的氣候條件與我國很相似,美國地源熱泵生產和推廣對我國很有借鑒意義,但在我國由于能源價格以及人們在節能、環保的認識程度等原因地源熱泵空調技術應用和發展還比較緩慢,但隨著一次性礦物能源的的儲量進一步減少和生存環境的日趨惡化,地源熱泵這一技術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在國家建設部公布的《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也作了推薦,北京市于2007年7月1日,由發改委及其他八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關于發展熱泵系統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京發改〔2006〕839號),明確提出在建筑中使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可以獲得每平50元的政府補助;國家還將北京、天津、沈陽等三個城市做為地源熱泵試點城市,通過政府努力引導和發展地源熱泵技術,現特別是在國家的一些政府部門的建筑,學校,醫院等,都大力進行了地源熱泵改造,相信不久的將來地源熱泵系統在神州大地必將花開滿地。
六、結語
進入二十一世紀,能源緊缺已經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世界難題。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空調的舒適性、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這種更加舒適和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要求,近年來在空調領域興起了地源熱泵供暖空調技術。地源熱泵作為一種有益環境、節約能源和經濟可行的建筑物供暖及制冷新技術越來越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