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過度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如何以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對待和處理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就成了解決矛盾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環境工程;污水處理技術
一、污水處理工作在環境保護工程中的意義
(一)能夠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利用能力。地球資源的有限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識,污水處理工作不僅是對城市污水威脅的排除工作,更是對水資源的有效循環再利用過程。一方面,城市污水處理工作通過對污水中污染物或是寄生蟲等有害物質的處理防止了水污染問題;另一方面,污水處理還包含著對污水的凈化和提純工作。排污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員往往會進行污水的提純工作,對處理后的水資源再利用,一般可以用在農作物的灌溉工作中。
(二)促進城市的環境保護工作進程與健康發展。污水處理工作基于其對城市生態和城市經濟兩方面同樣重要而積極的影響能力,也促進著城市的健康發展。一方面,污水處理工作能夠反映出城市的發展水平,污水處理工作能力高的,城市發展程度更為良好。另一方面,污水處理作為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又因其自身特點對城市的經濟情況及發展與建設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影響著城市經濟與環境整體的發展。
二、污水處理方法的綜述
(一)污水的物理處理方法。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體積較大的懸浮物,而污水物理處理方式就是指用篩濾的方式將污水中的懸浮物從污水中截留和分離出來,這是污水處理的第一步。除了利用篩網和過濾裝置外,還可以利用離心、氣浮、沉淀等處理方法將污水中的懸浮物截留。其中氣浮法使用較廣且效果較好,尤其是在含油污水隔油之后的補充處理中應用最廣,該處理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被分成了布氣、電氣、生物、化學、溶氣等氣浮法。
(二)污水的化學處理方法。化學污水處理法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化學原理在污水中投入化學物質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或消除。絮凝劑屬于常用的一種化學劑,將該物質投入污水中,等待化學反應的產生,最后會生成與水不相溶或相溶較難的化合物,再對其進行離析和沉淀,從而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也可以通過酸堿處理法對污水進行中和,還可以利用諸如臭氧等較強的氧化劑將污水中的污染物氧化出來,此外,還有電解法等通過陰陽兩級對污水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從而通過電解法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三)污水的生化處理方法
1.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對污水中污染物的分解來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的污水處理方法屬于生化法,該處理方法對污水的處理效果較佳,能夠完全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而且所有降解和處理過程都在微觀中進行,應用較為簡單。在眾多生化污水處理法中,活性污泥法是使用較為廣泛且應用效果較佳的一種,具體的做法就是向污水中投入空氣,在一定的時間之后由于好氧性的微型物繁殖形成污泥絮凝物體,而這上面棲息了大量的菌膠團微生物群體,其對有機物的吸附和氧化能力較強,能在時間順序以及空間位置等方面進行調控,從而為微生物的生長創設良好的氧溶解條件。
2.厭氧生物處理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在厭氧環境中形成的厭氧微生物需要的環境和營養條件。主要用于污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和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產生的過程。這一技術的生物固體的截留能力在不斷的提高,且具有較好的水利混合條件。
三、污水處理新技術及發展
(一)AB法。作為新型的活性污泥法, 該工藝去除5日生化需要量(BOD5)、化學需氧量(COD)、懸浮物(SS)及氮磷的能力相對較高, 同時能夠分別節約基建投資成本和能耗20%、20%左右,其突出的優點主要表現為A段負荷高, 抗沖擊負荷能力很強,對pH和有毒物質的影響具有很大的緩沖作用,并能通過破壞絡合污染物來去除COD、BOD5,尤其適用于濃度高、水質變化大、水量變化大的城市污水處理A段、B段均可分階段進行建設,非常適用于經濟水平相對較低的城市;主要不足之處是污泥的產量相對比較高。
(二)SBR 法。SBR法稱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由于該工藝運行方式操作煩瑣,SBR法沒有被推廣利用。近些年來,電子工業發展使污水處理廠能夠自控運行的整個系統,這對于間歇式運行活性污泥法非常有利,隨后該工藝在歐美一些國家污水處理方面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利用。SBR工藝可以實現高濃度進水、高容積負荷和高去除率的目標,對高濃度有機廢水、氮(N)、磷(P)、硫(S)的處理效果非常理想, 尤其適合于濃度高、排放量小的各種工業有機廢水,并且也適合于出水質量要求高、水量波動大、水質波動大的城市。
(三)MSBR 法。該工藝是A2/O法與SBR法工藝組合合成的工藝系統, 具備兩個工藝的一些優點,出水水質穩定。 目前,從系統可靠性、土建工程總量、裝機總容量、 節能、 降低運行成本和節約用地等方面來看,MSBR法均具有明顯優勢。 因此,該工藝是最新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同時也是集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四)CASS法。目前來看,該工藝是國際公認的、先進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其主要原理是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應池沿長度方向分為前后量部分,其中前部屬于生物選擇區,后部屬于主反應區,并可升降的撇水裝置安裝在主反應區的后部,曝氣和沉淀等污水處理程序均在相同的池子進行周期性循環運行,不需要再利用二沉池系統、污泥回流系統。 該工藝是根據生物反應動力學原理和合理的水力條件而研究開發出來的一種處理城市污水的新工藝, 特別適合于含較多工業廢水的城市污水及要求除磷脫氮的處理。
(五)A2/O法。A2/O(厭氧、缺氧、好氧)法是常用的脫氮除磷工藝 ,是根據磷(P)在厭氧區能夠被有效釋放而在好氧區則能夠被有效吸收這一原理,從而實現有效去除污水中磷的目的;污染物在好氧區能夠被有效的降解, 從而達到去除COD和BOD5的目的,同時在硝化菌作用下,有機氮轉化的氨態氮能夠繼續轉化進一步為硝態氮(亞硝酸氮和硝酸氮),而含有硝酸氮的混合液則進一步回流到厭氧區繼續進行反硝化作用進行脫氮。 該工藝主要優點表現為:生化效率高、流程簡捷、管理方便、運行穩定、經濟節能;缺點表現為:污泥回流,污泥處理工作量大;節能差。
四、結語
當代城市化進程中,環境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城市污水的處理問題是發展中我們應首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必須通過研發更多、更合理的污水處理技術,給市民一個衛生干凈的生活環境,真正做到變廢為寶。
參考文獻:
[1]徐 馳.淺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發展現狀和工藝[J].江蘇農業學報,2014.
[2]胡曦明.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J].民營科技,2012.
[3]向君容.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