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農村經濟管理中的基礎性工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事關農民的切實利益、農村社會的穩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乃至和諧社會的構建。我們必須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進程中,針對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采用多種可行性措施,切實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并使之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本文分析了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開始提出了對農村經濟實現大發展方面的新思想。為了改善和促進農村財務管問題,應對會計的基礎工作進行規范、還要進行民主理財和對群眾監督和推行審計相互結合。只有這樣做才會真實反映出農村財務的經濟管理情況的信息。
一、關于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財務工作不規范。因為我國農村的會計工作起步較晚,所以農村財務人員的工作素質偏低,導致其在工作過程中難以提高業務水平。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崗位設置不到位,大多數的財務工作人員都是本村的村民且身兼數職,對財務工作不能全面的管理,來自農村的財務人員遵紀守法的意識比較淡薄,在工作中過于隨意化。此外,很多的財務人員還有嚴重的違法亂紀現象,對公款隨意借助挪用,拖欠款項,嚴重的影響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
2.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過于形式化。在我國農村財務民主方面的理財管理不夠嚴肅,大部分的農村理財人員不能仔細、認真的審查財務單據就匆匆簽字,甚至還有由他人代簽的現象。還有一部分的財務人員對于財務工作的流程不夠熟悉,在理財過程中對于違規單據違規簽收。
3.財務制度落實不到位,財務管理混亂。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對財務工作的重視,沒有將財務制度貫徹落實到實處,也沒有明確的職責規劃,使得財務會計人員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沒有過多的主觀意見,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規范性遭到嚴重的破壞,在村干部的換屆交接工作中容易造成大量不合理的財務賬目累積,使得財務管理工作更加混亂。
4.群眾的財務監督意識薄弱。群眾是農村發展的主體,群眾對農村財務工作的管理是保證農村財務工作穩定運行的關鍵。但是在多數的農村地區,村民群眾對于村內的財務管理工作漠不關心,對于村內集體資金的去向也并不了解,從不關注公開的財務賬目信息,群眾監督意識的薄弱為財政人員的違規操作提供了機會,嚴重影響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二、關于強化我國農村財務管理的對策
1.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素養。農村的財務管理人員要注重對新的財政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以便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村委會要對農村財政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農村財政人員的專業水平,進而提升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素養。另外,要針對財務人員制定一系列的獎罰制度,既能夠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能使其有一定的工作緊迫感,有效地處理財務監督與服務的關系。
2.推行財務公開制度,實現民主理財。財務公開是村務公開的重要部分,村組織要接受人民群眾和相關部門的監督與指導,就要積極開展財務的公開工作。農村的理財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制定科學的理財策略,及時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充分發揮出理財小組的作用。建立財務公開制度,將財務公開工作深入到人民心中,全方位地實行財務公開,組織群眾對財務項目定期檢查。總結交流各個地區農村財務公開工作的經驗,從中找到適合本村的財務公開辦法。
3.建立健全的農村財務管理體系。對于每一項農村財務工作,都要嚴格按照相關制度流程進行實施,逐步實現財務工作管理的具體化、制度化。要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對于處罰的力度要不斷加大,否則無法起到震懾作用,只會讓財務人員的違規行為變本加厲,對于清正廉明、按照相關制度程序辦事的財務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對其起到鼓勵作用。財務業務的審批過程要更加嚴格化,要將各階層的村委會成員都列入到財務業務的審批環節,通過多重審核規范財務管理工作。對于財務工作中的問題,各級領導要積極制定改善政策,對于財務收支事項,一定要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嚴格辦理。
4.提高群眾的監督管理意識。健全的多元監督體系是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保障。第一,應在村級內部監督機制上予以完善,使得村民在監督中處于主體地位。從監督效率的角度上看,村民監督是比上級監督更好的選擇。村級財務管理應參照《財務制度》中的條款規定,從力度和廣度上加強監督,使得農村各類重大的財務活動都能夠據法而行,以減輕人為因素的影響。第二,健全民主監督制度,杜絕監督的黑洞。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中第4 條“應成立以村民代表為核心的村集體經濟民主理財小組,以實現對財務活動的有效監督”之規定,在農村財務管理監督工作中,位于核心地位的是村務監委會。對于村務監委會而言,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審計、會計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勝任財務審計的工作要求,以滿足專業化的審計與監督要求。第三,會計監督應深化,審計監督應強化。相對而言,村級財務業務涉及的面十分繁雜,且業務量也比較大,代理會計在審核票據的規范性、合理性以及合法性等方面的問題時,應更加耐心仔細,尤其是對于工程建設性支出、監督非生產性支出以及農村財務收支等應更加嚴格。第四,農經審計單位應嚴格執行“三年一輪審”的審計要求,開展財務收支審計、離任審計、專項審計等,及時發現財務管理問題,并追蹤整改落實情況;應重視村民群眾關注的“一事一議”執行情況及其它焦點問題,注重推行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的審計監督,讓審計與監督緊密結合。
農村的經濟組織有其特殊的獨特性,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就會存在一些財務工作中特有的問題。所以,一定要加快對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的步伐,使我國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保證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段志偉.淺談農村財務管理[J].財會月刊(綜合),2015,(08).
[2]陳淑倩.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途徑分析[J].農業經濟,2013,(5):30-31.
[3]劉文成. 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農村經濟,2015,(8):123-125.
[4]李成學. 淺析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善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5,(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