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是“十三五”發展規劃中金融發展的重要指導意見,其不僅對小微企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對我國金融體系構建科學也意義重大。對此,本文選取資料分析法及文獻分析法,針對金融體制改革及小微企業發展情況及融資現狀進行分析,并總結出小微企業融資發展的WOST模型,在分析小微企業融資發展中存在的優勢與機遇的同時,了解小微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劣勢與挑戰,借助金融體制改革與小微企業自身優勢,打造科學的小微企業發展建議,從而確保小微企業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金融體制改革;小微企業;金融發展
一、金融體制改革與小微企業融資
(一)金融體制改革概況
金融體制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是保障社會主義經濟穩步發展的關鍵。因此,應對改革開放后世界一體化、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我國為確保經濟市場的穩定與健全,推動社會主義金融體制改革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小微企業作為經濟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于現階段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給予了高度重視。因此,降低金融服務限制,推行多態普惠金融模式,確保金融體制多角度、全方位覆蓋大中小微企業,實現銀行機構擬定多層次、多覆蓋、差異化金融服務策略,利用金融資源調控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可以說,現階段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根本在于促進金融體制服務理念變革,打造金融體制多元服務體系,確保扶持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小微企業鞏固實力,做大做強。
(二)小微企業發展及融資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并未有較為科學的統計體系,因此對我國小微企業的情況還未有較為完善的統計數據。然而隨著社會主義金融體制改革的逐步微觀化,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工商總局著手于系統摸查我國小微企業基本情況,獲得了較為完備的統一數據。據《全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2014》中指出,截止2013年年底我國小微企業共計1169.87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76.57%。如果加上4436.29萬戶的個體工商業者,那么小微企業工商注冊的市場占比便高達94.15%。由此可見,我國小微企業(包括個體經營業者)占據市場經濟的主體部分,小微企業的穩定發展可促進經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二、金融體制改革下小微企業融資的WOST分析
(一)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優勢
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具備一定的發展優勢,這些優勢決定了其融資發展的科學性。可以說,憑借小微企業本身的發展優勢,其融資價值正逐漸凸顯。眾所周知,小微企業其企業規模不及大中企業,并占據我國94.15%的市場比率。在如此高競爭對手的前提下,小微企業若想保證長足發展,實現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在企業投資創新與企業人才培養上所花費的力度將十分巨大。借助探索全新的企業經營模式以及全新的企業投資項目,小微企業將從先進性與前瞻性上做出卓越貢獻,開拓良好的市場前景。這無論對社會發展、經濟建設,亦或是對社會生活水平提升,社會現代化發展而言都擁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小微企業人才培育精準,人才培訓科學,因為企業規模較小,針對不同貢獻的員工給予的獎勵也較為精準,可有效帶動市場活力,并保證人員發展之路。可以說,前瞻性、先進性、積極性是小微企業發展中潛在的優勢,也是小微企業融資發展的重要籌碼,保證小微企業的發展優勢,小微企業的融資價值將得以確定與凸顯。
(二)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劣勢
在傳統的金融體制下,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劣勢較多,這與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和資金籌集情況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首先,經營劣勢。小微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由于自身決策的失誤或管理方式的不當,在經營與投資過程中將承擔和面臨一定風險,這些風險主要表現為資金的使用方式不合理,對資金缺乏系統化和科學化的管理,由此造成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實力不夠,以至于形成融資發展劣勢;其次,小微企業面臨負債風險。通常情況下,企業的發展融資是籌集所得,短期融資也囊括其中。但是部分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對債務的結構和規模安排不合理,往往會面臨巨大的還款壓力,企業資金鏈極易發生斷裂,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造成的融資發展劣勢不容小覷。
(三)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機遇
雖然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存在一定劣勢,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來,金融體制改革日漸深化,原本金融體制改革中部分未曾落實的條款正逐步完善。在此基礎上,小微企業在融資發展過程中,面對著“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視,正逐步走入現代金融市場的關注焦點,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在此基礎上,小微企業融資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無論是全國人大、地方政府,還是黨政中央領導都將發展小微企業作為未來“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內容。在此良好的機遇下,緊抓金融體制改革命脈,確保企業抓住機遇,于折戟沉沙的金融市場中立足腳跟,是現代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所在,也是其不容錯過的歷史性機遇。
(四)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挑戰
當前,小微企業融資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眾多小微企業緊抓這一機遇,從分利用自身的發展優勢,打造科學的融資潛質,望就此乘上改革東風,一路發展壯大。但是,從前“十二五”發展規劃來看,現階段小微企業融資發展仍然面臨著部分挑戰。其中,如何確保金融體制改革,如何將其真正落實于小微企業發展,改變現階段“惠而不普”、“普而不惠”的現象,真正將小微企業發展與金融體制改革緊密融合,從金融體制、市場結構、產品創新及監督保障等角度推動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是現階段金融體制改革落實面臨的挑戰,同時亦是小微企業融資發展面臨的挑戰。
三、金融體制改革下小微企業科學發展建議
(一)金融體制改革下小微企業劣勢規避建議
規避小微企業發展劣勢中小微企業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提升本身業績,扭轉經營劣勢。小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先提升自身的經營業績,從而切實解決小微企業利潤較低。對此,應注重決策上的科學與前瞻性,并且吸收優秀企業科學的管理方式,從而確保投資精準、運營科學,以此來保證企業打造良性發展的運作模式,從而大力度提高企業的整體經營狀況;其次,要保持企業資本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減小負債風險造成的小微企業發展劣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融資范圍和途徑有了進一步擴充,特別是金融體制改革下的市場環境,小微企業擁有了更多的融資模式與融資渠道,因此,緊抓當前金融體制改革機遇,調整自身資本結構,保證自身運用結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實現利大于弊,從而確保資金流動科學,降低負債風險帶來的資金運營壓力,從而規避負債風險劣勢。
(二)金融體制改革下推動小微企業發展建議
1.借豐富金融體系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第一步應確保豐富金融體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對此,面對我國五大控股銀行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霸占金融體系的現狀,豐富金融體系思想應重點著眼于農村村鎮銀行、小貸公司及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等體系的建立,充分規劃與落實“普惠政策”,消除統一金融體系,不同政策引導的局面。保證無論是國有控股銀行,亦或是商業銀行,再或是民營融資機構,都能嚴格遵循“普惠原則”,保證融資及相關信貸活動真正做到低門檻、多層次、優惠化,以便支持小微企業的科學發展,促進小微企業的做大做強。
2.構筑多層次資本市場保證企業發展。眾所周知,從上海證劵交易所開業運用至今,我國證劵市場經歷了25年的發展,對市場經濟的支持與企業發展的支持功不可沒。然而,細窺我國現階段上市情況,其與現實經濟發展需求不成比例,對現實市場經濟的支持還遠遠不夠。因此,為實現證劵市場支持小微企業科學發展,確保小微企業融資科學化,改變小微企業單靠銀行貸款這為一的融資模式,以多層次資本市場來保證企業的發展壯大是現階段金融體制改革的關鍵。
四、結論與展望
金融體制改革為我國小微企業發展帶了良好的影響,在金融體制改革的促成下,小微企業將獲得金融市場的鼎力支持,從容保證其未來發展的科學及相關行業的市場活力。然而,針對小微企業融資能力進行WOST分析后不難發現,立足于金融體制改革思維下,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存在著優勢與機遇,但也不乏劣勢與挑戰。對此,本文深刻認知“十三五”規劃中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從小微企業內部與金融機構兩方面角度出發,擬定科學的優化政策,望就此敦促小微企業本身與整個金融機構一起,實現內部改革,從而保證企業發展、經濟體系發展、社會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會元.從改善對小微企業融資入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揮“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推手作用[J].財經政法資訊,2013年,第1期,第17—23頁.
[2]姚朝霞.小微企業融資視角下我國社區銀行構建研究[D].山西,山西財經大學,2014,第16—31頁.
[3]陶彥君.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小微貸款業務的思考[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第17—22頁.
[4]姚會元.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揮“金融”推手作用,改善對小微企業融資[J].經濟界,2014年,第6期,第48—53頁.
[5]崔建偉.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第18—25頁.
[6]何德旭,苗文龍.論金融體制改革與民營企業發展[J].新金融,2015年,第9期,第30—34頁.
[7]劉正毓.金融體制改革對河南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年,第1期,第55—59頁.
[8]郭鳳云.金融體制改革對不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景影響及對策[J].開發研究,2014年,第5期,第51—64頁.
[9]過常徽,劉甄懷.金融體制改革對兵團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對策[J].兵團黨校論壇,2013年,第3期,第37—40頁.
[10]中國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金融研究所課題組.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對不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14年,第29期,第17—31頁.
[11]張明久.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對企業生產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城市金融,2013年,第4期,第18—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