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的并購行為已經成為當前市場的常見行為。但是由于企業自身及大環境的因素,并購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的隱形風險和漏洞極易演變成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財務問題。本文從企業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入手,對風險的根源進行追溯,并就其有效規避措施及策略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企業并購; 財務風險
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并購已日漸成為市場中的常見行為。但是從目前企業并購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購雙方信息不對稱、收購目標不明確等,導致并購行為中遺留了大量漏洞,直接影響甚至危害著收購企業的發展。
一、并購中財務風險存在及產生的主要原因
并購行為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因此并購過程中如果稍有不慎,則可能引起巨大的風波,尤其是財務方面的。就并購過程中可能存在和發生的財務風險來說,都是有據可循的,如果在前期工作中能夠準備充分或是對不確定因素進行排除,則能有效降低并購中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 下文論述中,筆者將對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剖析:
(一)信息不對稱
從企業的并購行為來看,信息的不對稱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不對稱發生的具體時間;其次是不對稱信息的具體內容。從時間上來看,并購前的不對稱和并購后的不對稱,極易引起和導致逆向選擇及道德風險;從內容上來看,如果是行動不對稱,則易引起和導致隱藏行為,而如果是知識不對稱的話,則發生隱藏知識的行為。不管這四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能給企業財務帶去極大的隱患。
(二)管理者目標不明確
并購行為中管理者目標的不明確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首先,如果收購過程中,管理者沒有形成強烈的風險意識或是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對并購中的風險客觀認識不足,則極易讓企業卷進財務風險的泥潭和漩渦;其次,如果管理者盲目的認為收購企業等于收購管理層或企業規模,忽略了收購過程中財務情況的變化,或是對財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話,財務風險的發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缺乏必要的評估系統
與普通的商品交易不同,企業并購行為是發生在資本市場上的企業資產交割,需要系統的完整的評估系統對整個企業資產及負債進行全面的評估。隨著近年來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并購日漸成為企業發展和壯大過程中的常見行為,但是相應的評估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卻依然有待提升。只有在并購前對企業的情況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才能對自身的負荷空間及能力進行合理評估,并清晰確認風險處于可承受范圍。
(四)并購企業融資不暢
在并購行為中,大量投入資金對并購方來講是展示其實力和能力的考驗,這已成為我國企業并購行為的主要瓶頸,也是我國并購融資面臨的主要風險。從當前大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哪種融資途徑都存在一定融資風險,尤其多渠道籌集并購的情況下,企業還面臨融資結構風險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債務結構不合理,并購企業極有可能因此造成資產負債率過高或目標企業不能帶來預期盈利陷入困境。
二、規避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的有效策略
通過上文論述,我們已經對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和根源有了基礎的了解,結合當前市場環境來看,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并購過程中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規避:
(一)優化管理流程
企業并購過程中,面臨的財務問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并購對象帶來的財務風險,另一種是企業自身系統不夠優化帶來的風險。因此,要想規避企業并購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首先需要對企業內部系統進行優化和提升,盡可能避免由于企業自身因素導致的財務風險。在特定條件和多重因素影響之下,企業并購活動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一旦風險爆發,并購者只能被動選擇規避風險發生的程度和范圍,防止其擴散,減輕不良后果。然而當真正走到這一步時,企業能做的其實已經少之又少。針對這一情況,能有效將控制措施前置的唯一策略就是在并購活動開始之前,對企業自身的管理流程及運作體系進行梳理,盡可能保證并購帶入風險之前將自身“免疫系統”建立完善,并在充分認識所財務風險的基礎之上,采取多種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各類風險進行預測、預防和處理。
(二)進行科學決策
很多時候,并購風險的發生只在管理者或決策者的一念之間。因此,作為并購企業來說,首先應對并購的目標企業進行科學全面分析,包括其速出的內外部環境及條件。在分析的過程中,建議可以用SWOT模型進行,對目標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等因素進行全面剖析。這一分析主要側重于企業競爭地位的改變和市場控制能力的變化主要分析日標企業的并入是否可以給并購企業帶來協同效應和資源共享,如規模經濟、代理成本降低、交易費用減少、技術資源、管理資源共享等,有效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企業應對復雜市場環境的機動性,不至于在并購活動中處于劣勢或被動局面。
(三)合理選擇方式
融資問題是指收購企業應該利用何種金融工具籌集用以實施并購所需的資源,有兩方面的問題:融資的額度及融資的方式。融資額度和融資方式的最終確定又是由并購資金需要量、融資環境、不同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等因素綜合權衡的結果。在競爭激烈、市場變化快、經濟不穩定因素加大的條件下,收購企業應對融資渠道進行慎重選擇,考慮恰當合理的融資組合,在資金成本最低的情況下展開并購行為。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就企業并購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來說,只要追究到根源所在,是可以采取對策進行規避和防范的。并購活動中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內部本身漏洞導致及外部環境導致兩大類,建議企業首先應注重對自身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優化,將由于自身原因可能導致的風險有效規避掉,考慮恰當合理的融資組合,在資金成本最低的情況下展開并購行為,綜合多重措施降低風險系數,保證并購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有效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巍. 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及其規避策略[J]. 現代商業,2012,35:241-242.
[2]李子斌. 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及規避問題淺析[J]. 中國外資,2013,03:114-115.
[3]孫海英,李玲. 淺談我國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規避措施[J]. 價值工程,2013,22:180-181.
[4]臧雯. 企業并購中的稅務風險及規避[D].暨南大學,2014.
[5]季偉. 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的規避策略探討[J]. 國際商務財會,2011,12:54-56.
作者簡介:關鈞之(1994-),男,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族:漢,學歷:在讀本科,專業: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