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侵犯網絡虛擬財產的案件越來越多。因此,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現象。盜竊網絡游戲的虛擬財產與盜竊現實財產有著本質的聯系,可以作為盜竊罪的犯罪對象。但是現實生活中新的犯罪形態不斷出現,司法實踐中認定為盜竊罪時常出現很多疑難之處。
關鍵詞:盜竊;虛擬財產;刑法規制
一、我國目前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態度
2008年年底,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個人通過網絡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后出售取得的收入,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20%個人所得稅。既然政府公開對“虛擬貨幣”征稅,是否可以理解為國家對網民虛擬財產的認同和保護?針對上述疑問,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員表示,他們征稅的原則是只要取得收入,就會征稅,至于取得收入的合法性不是稅務部門所管轄的范圍。對于玩家獲得的虛擬財產征稅與對玩家的虛擬財產所有權認可是兩碼事。對虛擬財產征稅也不一定就承認其虛擬財產的所有權。
相對國家稅務總局,部分法律界人士有不同看法。有學者指出,我國雖然沒有關于虛擬財產方面的立法,但從法院已判決案例看,法院一般通過知識產權法、刑法的相關規定對虛擬財產予以保護,所以法律也是認同虛擬財產的。對“虛擬貨幣”的征稅,應當說是國家在認同的前提下,進一步規范和管理“虛擬財產”的交易行為。對網民虛擬財產的認同和保護,基本成為了社會共識。
但目前為止,全國人大還未就虛擬財產被盜立法,法律界只能把此種案件定義為特殊盜竊案。問題是,由于虛擬財產的特殊性,玩家往往很難提供公安機關立案所需的兩方面證明。有關法律界人士就呼吁,要根據“虛擬”的特性,制定專門法律法規解決虛擬財產保護問題。
二、對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的解決對策
(一)刑法保護的必要性
上面敘述虛擬財產的特征曾敘述過虛擬財產具有價值性等的特性。也就是說虛擬財產應當作為財產在一定的程度上予以保護,那么,當虛擬財產被盜竊之后應當運用刑法中的盜竊罪加以規制。我國現行《刑法》罪名中未涉及“虛擬財產”,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我國對于虛擬財產的保護還處于空白階段。為迎合科技發展的需要以及社會犯罪復雜化的需求,我們國家可以將虛擬財產的犯罪放入“侵犯財產罪”一章來加以規制。盡管我國對于虛擬財產的保護還處于空白階段,但是我們國家可以參考一下相關的立法例。
1.各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現行的立法例
虛擬財產應當受到刑事法律的保護,這一觀點是非常明確的。世界各國對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是普遍的。(1)英國的《不正當使用計算機令》規定,任何人如知識計算機的執行功能、意圖在未獲取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計算機服務、截取計算機系統功能、利用計算機系統干預計算機資料數據或程序有關的損害行為。(2)美國的《電子盜竊禁止法》也把網絡游戲中玩家的賬號列入保護范圍之內,并且在案例中確定了虛擬財產的保護地位。聯邦法例的美國《法令》的第18項標明,凡明知及有欺騙意圖而非法買賣在未授權的情況下取用計算機的密碼或類似資料,即屬犯罪。(3)韓國是網絡游戲最為發達的國家。韓國的法律以明令禁止虛擬物品的交易,韓國明確規定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角色和虛擬物品獨立于服務商而具有財產價值。服務上只是為玩家這些私有財產提供一個存放的場所,而無權對其修改或刪除,網絡財物的性質和銀行賬號中的錢財并無本質的區別。(4)我國的臺灣地區刑法規定,無故取得、刪除或變更他人計算機或其他相關設備之電磁記錄,以致損害公眾或者他人者,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可以二十萬以下罰金。
2.我國的立法現狀
我國目前對于虛擬財產的保護,民法層面僅僅以判例形式在實踐中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并未形成系統的制度規范。對于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大量侵犯虛擬財產的行為,要不根本得不到有效保護,要不就是由公安機關以行政處罰的方式予以了結,顯然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然而在實踐中,民事救濟或者行政處罰缺乏國家強制力,并不足以懲戒并遏制盜竊虛擬財產的行為,也無法妥善地保護網游玩家的合法權益。事實上,盜竊虛擬財產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已經達到或者超出了一般盜竊罪之社會危害性。雖然在我國《刑法》中已有相應的侵犯計算機網犯罪的罪名,如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等。但是由于內容上的局限性,這些法條已不能適應現實社會犯罪的需要,在實踐中顯得蒼白無力。因此,認為建立網絡游戲虛擬財產《刑法》保護制度十分必要,即便從《刑法》之立法目的來看,對網絡虛擬財產予以《刑法》保護也有助于維護社會秩序。
(二)關于盜竊虛擬財產行為的刑事立法建議
當前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組成部分,網絡犯罪也隨著人們對于網絡的需求而增加。當前情況下,我國應當參照各國關于保護網絡虛擬財產的立法例,進一步完善與健全我國有關網絡發展的法律法規。
1.通過立法解釋,完善對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立法解釋即最高立法機關對法律條文與法律事實所做的有權解釋。通過立法解釋現行刑法條文,將具有權利憑證性質的虛擬財產等值于真實財產加以保護,直接適用相關條文。此處的解釋是擴大解釋,而非背離罪刑法定原則的類推解釋。從上述虛擬財產的敘述中,我們知道虛擬財物不僅有著現實財物的本質屬性,而且也有其經濟價值。游戲玩家完全將自己的虛擬賬號和其中的虛擬裝備視為現實中的財物。因此將虛擬財物解釋為現實財物是可以完全接受的。
2.在司法實踐中法官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網絡立法的滯后是很多國家面臨的難題。網絡技術、網絡社會的發展的迅速的,而社會的犯罪現象會隨著網絡社會的發展而日趨復雜化。因此,網絡立法滯后的必然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使我們許多網絡犯罪久拖不決,鑒于此,我們應該發揮法官主觀能動性,在司法實踐中充分運用法官所學法律知識以及所積累的豐富經驗。
3.加強國際領域的合作?;ヂ摼W是一個沒有國界的世界,對于發生在其中的網絡犯罪,單純一國的力量是難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因而加強國際合作,在世界范圍內聯合采取相關行動是十分不要的。
三、結語
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網絡虛擬社會的產物,產生于網絡虛擬空間并已經滲透我們的現實生活。他不僅在整個現實社會中具有不能忽視的重要地位,而且將成為一類全新的財產。目前,計算機網絡社會飛速發展,網絡虛擬財產被盜事件頻頻發生。因此,通過規制刑事立法來保護我們的網絡虛擬財產,不僅符合刑事立法精神,而且也有著迫切性和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劉曉星、劉旦:《網游大盜倒賣虛擬財產牟利2萬元獲刑3年》,摘自《廣州時報》2009年10月29日第A6版.
[2]程樂勇:《淺議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規制》,《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年(01).
[3]陳旭琴、戈壁泉:《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浙江學刊》2004年(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