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業教育將成為中國未來至少幾十年的重要基礎工程。文章為精準破解師資不足、課程體系、教育質量難考評、缺乏學校特色等系列難題,提出建設654321的創業基石工程體系,即構建縱向六階梯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完善橫向創業教育五大內容包,建設四維協同育人新機制,實現學生、老師雙培育,精準集成“導師、資金、團隊”,建設創業人才測評與配置中心。
[關鍵詞]創業教育 基石工程 供給側改革
[作者簡介]杜宏巍(1981- ),女,蒙古族,河北唐山人,華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國家行政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會計學及戰略管理;賈張(1992- ),女,河北唐山人,華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會計學。(河北 唐山 063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唐山市科技局課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13CX-3)和2014年華北理工大學教改課題“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保障機制的建立和路徑選擇”(課題編號:Q1476-02)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6-0072-03
近期,國家創業教育政策密集頻發,在深刻理解國家政策背后的實質動因的基礎上,比對國際社會經濟教育發展走向,可知創業教育將成為中國未來至少幾十年的重要基礎工程。應大力建設與當下創業教育模式不同的創業教育基石工程,精準破解師資不足、課程體系混亂、教育質量難考評、缺乏學校特色等難題,通過提供創業人才配置服務,為中國教育供給側改革提供抓手。
一、創業教育迎來戰略機遇期
國際社會已經將創業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領域,并認為創業教育是先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大力推動創業經濟,建設創業教育工程,是中國順利度過“三期疊加”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一項長期的基礎工程。
(一)創業教育是先發國際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20世紀50年代,創業教育在美國興起,隨后得到歐美發達國家的大力推廣,并逐步形成世界性潮流。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創業活動和創業精神的倡導。未來學家約翰·奈斯彼特認為,美國經濟持續繁榮的基礎就是創業。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就是創業型就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創業教育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通過分析國際社會的先進經驗可知,創業教育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內,對于推動先發國家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是中國未來至少幾十年時間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
(二)創業教育將是中國長期推動的一項基礎工程
雖然我國的創業教育起步晚,但是政府積極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工作(2002年)、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驗區(2008年)、《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2010年)、《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2012年)。尤其是在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推進我國創業教育在更深層次上的發展。至2015年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高校,占全國高校總數的82%,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大學生人數達到300余萬,創業類課程比2014年增加了14%。目前,中國處于“三期疊加”之際,比對國際社會發展的進程,探究中國的發展特點,可知創業教育絕非曇花一現,而將是國家長期推動實施的一項基礎工程。
二、創業教育發展面臨系統困境
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初具雛形,這不僅為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夯實了基礎,也描繪出了未來高校創業教育改革的美好藍圖。然而,通過觀察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發現許多困境和問題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高校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一)基礎工作仍存在系列問題
一是創業導師師資嚴重不足。“據不完全統計,創業教育領域的師生比例約為1︰2000,在內陸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這個比例甚至更低。”①當下的高校教師罕有創業經驗,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家又很難有時間進入大學校園,給大學生做創業導師。
二是創業教育活動碎片化。“由于未形成系統性的創業教育理念,高等學校對于創業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不夠明確。”②高校在大學生創業教育活動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卻未能實現各項創業教育活動的有機融合,更沒有形成緊密協同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
三是創業教育融入實踐程度低。創業教育多數停留在課堂教學環節,沒有機會參加各類創業實戰,學生很難獲得創業所需的綜合素質及相關能力,以至于學習了創業課程后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除此之外,大到人才培養質量標準、人才培養機制、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課程體系,小到具體的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都缺乏周到詳細的設計,都需要進一步改進。
(二)創業教育質量難考評
目前,創業教育質量評價多以“在校生創業率”“創業教育滿意度”為評價標準。一方面,創業人才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創業教育應該以為未來幾代人設定“創業遺傳代碼”為基本價值取向。同時,由于時滯效應的影響,“是否創立企業”應作為長期檢驗創業教育效果的指標,不應成為短期測度指標。另一方面,以學生對創業教育的滿意度為短期考核指標,存在主觀意向太強、實戰意義不大的弊端。因此,急需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科學的評價標準,確立一個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可考評的評價指標及相應的評價方法。
(三)創業教育成為錦標賽,特色卻難以挖掘落地
目前為創業教育領域普遍接受的教育模式是鏈條式創業教育,即從創業思維啟蒙,到相關技能培訓,再到創業競賽、創業試驗、優秀創業項目孵化,最終形成實體公司,創業教育陪學生走完全程。這樣的創業教育的作用和價值是值得肯定的,但普及有余,精細不足,各高校沒有形成自己的優勢與特色,難以形成可持續競爭力。
三、創業教育基石工程,構建654321體系
我們應結合區域經濟特點、學校發展特色和學生內生需求,進行個性化精準創業教育與幫扶,實現不同學校各具特色的創業教育。以橫縱立體工程,破解創業教育工作中的系列難題;以創業人才素質提升,測評補充現有創業教育質量考評體系;以創業人才配置中心建設人才銀行,推動人才科學供給配置,解決人才結構性冗余與稀缺難題。創業教育基石工程應以“廣覆蓋、全鏈條、多層次、重實效”為目標,再造創業生態系統,建設橫縱結合立體創業系統,橫向實現創業鏈條幫扶全覆蓋。
(一)構建縱向六階梯創業教育教學體系
以獲得最優創業教育效果為目標,剖析教學要素,設計教學流程,創造性地集成利用各類創業資源,構建具備連貫性、遞進性、層次性、指向性的六階梯創業教育教學系統。滿足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創業需求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創業教育全面覆蓋、個性需求定向滿足、創業攻堅精準幫扶”。其中,第一階梯適合全校學生學習與訓練,第二階梯開始,難度逐級加大,根據學生的需求情況,逐漸減少授課范圍,第六階梯的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生力軍,在獲得精準創業幫扶的基礎上,可以大幅度提高創業成功率。
第一階梯:創業通識課程。主要是講授創業教育基礎理論,包括創業精神、創業管理基本素質、創業基本技能等。第一階梯課程可以作為公選課或者校級基礎課,覆蓋全校學生。
第二階梯:創意創新。一是培訓TRIZ創新手段,指導學生掌握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二是TRIZ實戰發明指導;三是國際專利與國內專利申請幫扶。獲得專利認證可以作為階段性的創業成果,成為創業教育質量測評的重要依據。
第三階梯:仿真實訓。在虛擬的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搭建“跨專業、跨學科、跨學校、跨地域”的仿真模擬創業訓練營,模擬在真實商業社會中創業的所有環節,培育現代商業社會中進行經營管理所需的創新創業能力。解決創業實踐環節中存在的“高風險、高成本、不可逆、不可及、大規模、有組織”六大難題。
第四階梯:精準實習。精準實習以創業導師一對一貼身跟隨實習為特色。徹底破解實習面臨的三大不足:沒有收獲、職責模糊、沒有指導和監督。一對一貼身實習導師會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安排和指導更具實踐意義和挑戰性的復雜工作,不僅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現實專業環境中,還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決策、快速應變、全局籌謀等能力。
第五階梯:項目實踐。該階段的特色是依托創業項目資源庫,根據學生的需求,安排3~6個月的項目實踐。項目實踐實現了創業參與、實戰演練、對接資源,為學生創業夯實基礎。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業大賽,在大賽中激活創意,嘗試創業計劃落地。
第六階梯:創業實戰。該階段的特色是對創業項目進行線上幫扶,云平臺+線下精準貼身幫扶。線上云平臺幫扶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為創業者提供決策依據。線下精準貼身服務是集成國內創業全部優勢資源(資金、團隊、導師),對創業鏈條全覆蓋精準幫扶。
(二)完善橫向創業教育五大內容包
一個完整的創業教育體系應提供五大內容包:課程包、工具包、實驗室包、資源包、服務包。內容包內容豐富,各學校可以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和學校特色進行個性化提供。
課程包:包括初級課程包和高級課程包。初級課程包包括創業通識教育課程。高級課程包括理科課程包、工科課程包、商科課程包等內容。以 MOOC、微課、視頻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實現創新創業知識的碎片化、移動化傳授。
工具包:創業涉及的各類工具均包括在工具包內,如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辦公系統、財務系統、物流系統、電商營銷系統等。有實力的學校還可以開發提供創業APP+專業工具包。
實驗室包:建議打造具備典型示范意義的實驗室工程,包括路演實驗室、商業社會虛擬仿真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等。不同學校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特色專業,建設具有針對性的創業仿真實驗室。
資源包:包括全國優秀創業導師數據庫、風投數據庫、孵化器數據庫、加速器數據庫、創業人才數據庫、創業政策數據庫等。實現全國創業資源的開放、共享、綜合、集成,實現線上與線下、起步與發展相結合。
服務包:包括師資培育、導師評價與推薦、風投歷史項目分析與推薦、孵化器對接、加速器對接、創客空間對接、創業人才配置服務、政策剖析、創業人才社群、創業大賽比賽競技等。
(三)建設四維協同育人新機制
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推動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及國際合作四維協同與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培養的育人新機制。校校協同,實現國際社會優秀創業學院資源對接和國內領軍大學資源對接。校企協同,實現學院與國內外優秀企業協同發展。校地協同,實現學校創業與區域經濟,學校與產業聯盟、產業園區、產業孵化器、加速器等產業組織協同發展。校所及國際合作,實現學校與研究所、國際研究資源、創業資源協同發展。
(四)實現“導師、資金、團隊”三位一體精準集成
創業過程中最稀缺的資源有:具有豐富經驗的創業導師、在關鍵時刻能到位的資金、精誠合作的團隊。創業教育基石工程要根據導師數據庫、風投數據庫、創業人才數據庫里的翔實資料,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進行深入挖掘與分析,盡量消解現有創業幫扶中的盲目“拉郎配”現象,為學校內的在創項目提供最適合該項目的精準資源集成服務。
(五)實現學生、老師雙培育
在培育創業學生的同時,圍繞六階梯創業教育系統,深入系統地培育本校創業師資隊伍,組建學術與實務相結合、創新與創業相結合、創意與產業相結合的創業導師隊伍。同時,可在學生精準實習和項目實踐的企業,為教師爭取掛職鍛煉崗位,真正實現教師創業教育全程參與、創業實踐全鏈跟蹤。此外,還可以為本校教師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創業幫扶等服務。
(六)一個創業人才測評與配置中心
建議創業人才測評采用隱形測試、情境測試等方法,在大學生參加創業教育前及參加教育后的六大階段,分別對創業興趣、創業能力傾向、創業能力水平、階段創業成果(如專利)等進行測評。
在創業人才測評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專業、不同特長人才的發現、選拔、歸庫和儲備,搭建長期有效的開放式創業人才銀行。著眼于人才流動便捷化、人才構成專業化、人才競爭市場化,實現貫穿創業人才團隊撮合與配置的全程,做到終生跟蹤服務,解決中國創業人才供給側結構性冗余與稀缺問題。
[注釋]
①王琦.教育思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布局面面觀[EB/OL].(2016-01-06)[2016-07-10].http://education.news.cn/2016-01/06/c_128600836.htm.
②曲殿彬.我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實施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8(6):127.
[參考文獻]
[1]王一川,陳圓.美國創業教育模式及其對江蘇高校創業教育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1(32).
[2]常建坤,李時椿.發達國家創業活動和創業教育的借鑒與啟示[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07(3).
[3]柴旭東.論大學創業教育的精英化誤區[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5).
[4]沈超紅,楊璐.創業教育的評價指標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5).
[5]王桂麗.TRIZ理論及在項目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3(1).
[6]賈志永,曹賢龍.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4(6).
[7]朱海燕,席燕平.面向模塊組合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3).
[8]洪大用.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版[EB/OL].(2016-02-24)[2016-07-10].http://news.ruc.edu.cn/?p=12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