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簡要介紹了MOOC與SPOC模式的特點,分析了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習慣不佳,教師教學熱情不高、課堂活力不夠,教材陳舊、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等問題,并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詳細敘述了基于SPOC的高職混合教學模式以及將此模式應用于“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的實踐過程,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MOOC SPOC 混合教學模式 CDCSA課程教學鏈
[作者簡介]周丹(1980- ),女,湖南湘潭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電信學院,講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教學、系統安全;陳麗婷(1979- ),女,河南開封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務部部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學、職業技術教育。(浙江 臺州 318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專項課題“基于移動學習的學習系統設計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46231986)、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立項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KT2015083)和2014年浙江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浙江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中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4C3503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6-0098-02
2012年的慕課狂潮席卷全球,對現代教育產生巨大的沖擊。慕課以其海量優質學習資源、支持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學習的在線學習模式,對傳統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威脅。慕課開啟了在線教育的新篇章,但由于沒有入學門檻,學習者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學習質量和課程完成率不高。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最早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SPOC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具有彈性化學習、多元化授課、海量資源選擇的特色,被稱為“下一代的教科書”。SPOC相對于慕課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一是貫穿了精英教育的理念,體現了受教育者的差異性和針對性;二是成本低、可創收和可持續發展;三是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創新了教學模式;四是強調學習體驗,課程完成率提高。
一、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習慣不佳。高職學生是大學錄取的第五批學生,自身基礎比較薄弱,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佳,自制力較差,很少主動學習,有的學生甚至反感傳統的課堂學習,學習中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不善于對學習進行思考和總結。
2.教師教學的熱情不高,課堂活力不夠。隨著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技術不斷成熟,出現了一批優質的微課視頻資源,但是,要開發一批能應用到課堂教學的系列化優質視頻資源,對于普通教師來說難度很大,尤其是很難攻克技術問題。因此,大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難以推陳出新,加之教學任務重,日常批改作業占用了較多精力,導致教學熱情不高,課堂缺乏活力。
3.教材陳舊,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教材從編撰到正式應用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因此,學生拿到的教材往往內容比較陳舊。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教師在課堂的教學缺少與實踐的結合,缺乏吸引力。
綜上所述,高職課堂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層面,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SPOC有效地將慕課的優質資源與面對面教學的思考、討論、實踐相結合,創新和重構了教學流程,從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質量。
二、基于SPOC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設計
基于SPOC的高職混合教學模式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
1.課前階段。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確定學習內容,搭建學習平臺。教師是課程資源的學習者和整合者,可以自己開發課程資源,也可以將平臺上的資源進行改編和整理。課前的學習視頻資源力求短小精悍,最好將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展示相應的知識點,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并在課前學習后參加一個小測試,利用SPOC平臺的自動評分系統將結果迅速反饋給學生。測試不達標的學生,將不能進行后續的學習。SPOC的視頻資源信息含量豐富,使學生可以自定進度來學習相應的知識點,對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暫停、回看和反復觀看,因而是一種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
2.課中學習階段。教師主要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在項目化教學實踐的不斷探索中,學校教師設計出適用于項目化教學的CDCSA課程教學鏈。在課程的每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將教學與實際工作過程相結合,具體劃分為項目構思、方案設計、協作實踐、產品服務(包括產品匯報和客戶反饋)和考核評價五個模塊,并采用企業標準進行考核,將其貫穿于整個項目設計制作過程。CDCSA項目化課程教學鏈更加關注學生的實踐操作與團隊協作能力。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堂項目完成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及時進行專業化的指導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的專業支持,幫助學生獲得課程的完整體驗,最終完成整個項目的制作。
3.課后學習階段。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時,可通過平臺及時向教師提問,由教師提供在線答疑服務。學生將完成的作業提交至網絡學習平臺,運用平臺的自動評分系統獲得即時反饋。如果學生的分數沒有達標,可以反復提交作業,直至通過。學生在獲得更高分的同時,也更好地掌握了知識和技能?;诰W絡平臺的自動評分數據為教師提供了大量即時反饋信息,可及時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利于教師調整策略、查漏補缺,靈活開展教學。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既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細致講解,也可以制作成微課資源供學生課下反復學習。教師還可以積極推介網絡上的其他優質學習資源,讓學有余力的同學獲得更多發展,促進學生開展課堂之外的有效學習,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泛在學習。
三、SPOC課程教學模式在“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中的實施方案
筆者對我?!皃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實施了SPOC教學模式。
1.課前筆者大量學習網上的慕課資源,根據學生的特點整合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并上傳至泛雅教學平臺,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在線學習,完成相應小測試。在學期初,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采用在線學習與學生的平時分掛鉤等手段,逐漸對學生形成一定的約束,使學生慢慢適應這一教學模式。當學生發現“Photoshop圖像處理”這門課程很實用時,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到課程學習接近一半時,已能自覺地開展課前學習。
2.課堂上以學生做項目為主。教師先演示項目效果,對課程內容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按照CDCSA項目化課程教學鏈實施課堂教學。學生循序漸進完成工學結合課程項目,對于完成項目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由教師進行個別化指導。由于很多普遍問題已經在視頻資源中得到了解決,因此,教師避免了重復性的問題講解,從而有更多精力來解決學生在項目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其他深層次問題。在產品服務環節,教師扮演客戶,對學生的作品匯報進行反饋,幫助學生不斷改進其作品。
3.課后學生將完成的作業提交至SPOC在線學習平臺。由于部分學生將作業以作品的形式提交,一個作品往往綜合多種元素,創意性較強,難以量化打分,因此,還需要教師進行打分。
四、結語
泛在學習環境下,將面授教學與在線教學深度融合的混合模式教學改革必將成為信息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潮流。教師必須解放思想,借助SPOC平臺,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化學習。
[參考文獻]
[1]韓錫斌,葛文雙,周潛,等.MOOC平臺與典型網絡教學平臺的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
[2]桑新民.MOOCs熱潮中的冷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4(6).
[3]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
[4]魏忠.教育正悄悄發生一場革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5]陳麗婷,詹青龍.高職工科專業CDCSA項目化課程教學鏈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1).
[6]李紅美.教學應答系統促進課堂互動的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