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國粹中“中醫藥”是最切近生活,也是最實用的,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保駕護航。古語云“良藥苦口利于身”,傳統中藥給人的印象是苦澀、難以下咽;并且“是藥三分毒,需中病即止”。卻有這么一位半瓶子先生把中藥做成了隨時隨地可以吃的可口零食。
劉敬軍,自號半瓶子先生,就學于山東中醫藥大學,畢業后于某三甲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后辭職跟隨古中醫派名家孔樂凱先生做道地藥材產地調研工作。于08年開始研究道地藥材無硫加工和規范化生產工藝,熟悉中藥材的產地采收、加工各個環節,自09年到13年每年有八個多月的時間深入中藥材產地,足跡遍布全國三十多個道地藥材產地。參與《中國附子》一書的編寫工作。
后又拜師濟南市藥檢所中藥鑒定名宿宋希貴先生,跟隨宋先生學習傳統中藥鑒定。13年底開始自主研發生產即食滋補藥食之路,創立濟南無恙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記者:敬軍,聽說你是中醫醫師,為什么后來選擇了在中藥方面發展?
半瓶子:我喜歡挑戰性的工作,那時候大學剛畢業,雖然熱愛中醫,但并不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我的恩師孔樂凱先生告訴我市面上的中藥存在很大的質量問題,摻雜使假、熏硫磺等問題很嚴重,導致大夫都不敢用藥,一個病如果治療效果不佳,都不知道是自己看錯了,還是藥材有問題,就如士兵沒了子彈沒法戰斗。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道地藥材的原產地抓起,孔師問我能不能擔負起這份工作。08年除了出口藥材商,國內研究無硫藥材的人很少,我覺得挺好玩,還可以全國四處走走,就寫了份辭職信,開始了我的藥材之旅。
記者:我看過你的照片素材,去過很多地方,甚至說為了藥材走遍全國都不為過了。去過這么多藥材產地,你對中藥材有什么感觸?
半瓶子:不敢不敢,還有很多藥材產地沒去過。我是半道出家來研究中藥材,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基礎薄弱,只有靠多走訪藥材產地,多看書來彌補。個人精力有限,認識也很局限,了解的中藥材品種只是我去產地調研過的。
古語“紙上得來終覺淺”,同中醫一樣,中藥材知識也需要大量經驗的積累。中醫診病講究“望、聞、問、切”,中藥也是這樣需要“眼看、手摸、口嘗、鼻嗅,甚至火燒、水煅”你才能知道真假。要做到這些的前提是你要見到真東西。中藥材的產區遍布五湖四海,雖然現在網絡發達,但在中藥材方面仍舊很落后,大部分都是山區的農民在做。如果不到田間地頭,很難見到真東西。
當你進入這個中藥的世界,特別是道地藥材的世界,親臨那個環境,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你會發現每一味道地藥材都是老天賜給我們的珍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再往深層次深究你更會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功造化。當接觸的越深,發現不知道的越多,越會知道自己不過半瓶子醋的水平。在浩如煙海的中藥知識面前,我們知道的還太少。再此我要感謝我的恩師孔樂凱先生的信任,讓一個沒有經驗的我去了這么多藥材產地。感恩宋希貴先生,自從拜入宋師門下之后,師父把自己幾十年積攢的傳統中藥鑒定經驗無私的傳授給了我們師兄弟,諄諄教導我們傳承中醫藥文化。
記者:這個工作辛不辛苦?
半瓶子:在甘肅禮縣大山里的小鎮上,十二月份只能住十五塊錢一夜的小旅館,加一個取暖的小太陽三十元,半夜寒風吹得門吱嘎響,保溫杯里的熱水第二天都會變成冰坨子。在都江堰山里遇到過泥石流和山體滑坡。其實這都不算什么,只要是自己喜歡去做的事情,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記者:最早接觸的是你的九制黃精,朋友說這個中藥可以長期當零嘴吃,給家人吃可以調節血糖,并且吃了可以美容養顏、輕身不老。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黃精是什么,你能給我們解釋下嗎?
半瓶子:其實也沒有你說的那樣,現在央視健康節目的很多專家都提到過黃精,老百姓的認知度還是蠻高的。
其實剛開始做九制黃精的時候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老百姓對黃精的認知度,遠遠不如社會上熱炒的“秘魯小蘿卜”——瑪卡。
黃精是百合科植物的地下根莖,自古以來一直被視為滋補肝腎、延年益壽的珍貴藥材,有著它悠久的服食文化和歷史。
黃精被稱為道家仙藥,道家認為黃精吸收了自然界靈氣,乃天地造化而成。據張華《博物記》中說:“昔黃帝問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告訴黃帝,太陽之草名黃精,食之可以長生”。這是有關服餌黃精的早期記載。東晉道士兼醫藥家葛洪,在他的《抱樸子·仙藥》中亦講過黃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隋代有羊公服黃精法,自此到唐、宋兩朝,服食黃精的事例就比較多起來了。
黃精在佛教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自古很多高僧大德閉關禪修時都喜以黃精為食輔助修煉。
唐代天臺山國清寺隱僧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其專為黃精作《天臺山》詩云:“一入雙溪不計春,煉暴黃精幾許斤。爐灶石鍋頻煮沸,土甑久蒸氣味珍。誰來幽谷餐仙食,獨向云泉更勿人,延齡壽盡招手石,此棲終不出山門?!?/p>
古今詩詞中,文人雅士對黃精益壽之功亦頗多贊譽。杜甫、韋應物、韓維等都是服食黃精的高手。
唐代詩人韋應物專有《餌黃精》一詩傳世:
靈藥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換凡骨,經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滿南軒。
齋居感眾靈,藥術啟妙門。
自懷物外心,豈與俗士論。
終期脫印綬,永與天壤存。

記者:為什么無論道家、佛家、醫家,還是文人雅士都對服食黃精如此熱衷,并且樂此不疲?
半瓶子:如果沒有效果,僅僅是心理麻醉會讓這么多古今聰明人不住的追捧嗎?
服食黃精雖然不能使人真的成仙,但黃精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可升可降;健脾益氣,滋腎填精,潤肺養陰,烏發養顏,并且無大補造成的溫燥上火等副作用,是衛計委公布的最早的一批藥食同源品種,進入藥食同源目錄就說明它可以作為食品來食用,基本沒有毒副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黃精中含有:黃精多糖、黃精低聚糖、天門冬氨酸、毛地黃甙等有效成分。黃精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并且能夠促進免疫激活,增強免疫功能;抗疲勞、抗衰老,還能夠美容烏發;甚至有抗腫瘤的作用。
我仔細想過黃精這么好卻被人遺忘的原因,不止黃精,很多傳統的中醫藥滋補品現在都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中醫傳統的滋補養生講究中正平和,以緩補為主。誠如前文提到的葛仙翁論黃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拿黃精來說,糖尿病人、更年期的女性或者熬夜多的朋友,這些人處于明顯的陰虛狀態下,吃一兩個月可能身體會出現明顯的改觀。但像咱們這種常人,吃個一年半年也不會有特別的感覺,只能覺得是吃零嘴。當咱們吃三年兩年甚至更久時它的好處就會顯現出來。潤物細無聲,看似無用實則慢慢填補我們的精髓。
當下社會處在一個浮躁的狀態,這種傳統滋補的好東西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我常遇到的顧客提問就是:這個有什么功效?我說黃精能夠滋腎填精,接著就會問:補腎壯陽嗎?我有時候真不知道怎么回答。現在市面上宣傳偉哥、瑪卡這些東西,在中醫理論里就是竭澤而漁,就像汽車已經沒油了,還在不停的轟油門。而傳統滋補則講究保養發動機,加機油和汽油。另外一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吃多久見效?我告訴他們服用三年五年見效,他們就會覺得我是騙子。
再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市面上我們常見到的黃精是生黃精和加工不規范的制黃精。古法服食、補益用的九制黃精被急功近利的人們所丟棄,黃精也變得不能直接食用了。這也是我們做中藥材的人不爭氣的結果。
記者:我吃過你的黃精,甜甜的,糯糯的,挺好吃的!這是怎么做的?
半瓶子:你吃的這種黃精就叫九制黃精。生黃精加工成可以直接服食的制黃精需要經過九蒸九曬,這是最古老最道地的黃精的炮制工藝。前面我說的韋應物《餌黃精》詩中就提到了“九蒸換凡骨,經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馨香滿南軒?!蓖ㄟ^這首詩可以知道大詩人韋應物精通黃精服食術。
生黃精和加工不好的制黃精中富含一種叫黏液質的成分,生長年份越久,品質越好的黃精中這種成分含量也越高。直接服食生黃精,這種成分會刺激我們的咽喉,使我們口舌麻木,接觸過生黃精或其汁液的皮膚會產生瘙癢的感覺,久聞其生味,會有刺目之感。
從建國后《藥典》所載制黃精炮制方法皆以能入藥為標準,而不是以直接服食的標準來做?,F在市場所見的大部分制黃精都是以生長兩三年的黃精來炮制,加工也越來越簡單,直接煮半熟曬干或者蒸一遍曬干。傳統工藝需要以上好的黃酒來炮制,現代人也幾乎已經不用。這樣做出來的制黃精易于保存,而且分量足,這樣的制黃精吃起來還是很難下咽,僅僅泡酒用或燉雞,但黃精的多糖和皂苷成分卻無法很好利用。
現在藥材市場中的炮制黃精甚至以一些顏料或食用的醬色來炮制黃精,起不到酒制原有的目的并且藥材因為炮制不夠,并不能達到補腎益血,潤肺生津之功效。
為了增加制黃精的甜度而添加糖類更是小手段,古法炮制的九制黃精是糖尿病人的理想甜食。
記者:可是這種加糖的制黃精又如何讓黃精起到調節血糖的作用。
半瓶子:“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边@是我們中藥行的古訓。你吃到黃精是我去貴州云貴高原產地親自采購的野生黃精。在大山深處,那里是一片無污染區,原料要求個大飽滿,生長年限都在六年以上,秋冬季采挖。蒸制前逐個用高壓水槍清洗了兩三次。加紹興黃酒九蒸九曬,經三十多道工藝,歷時四十余天加工而成。其黏液質被破壞并去掉,消除其刺激性及副作用,轉變藥性。
這樣九蒸九曬的黃精色澤黑亮,微有酒氣。糖性變濃烈,生黃精中的維管束已完全熟爛,口感軟糯,味甘如飴,甜美宜食。
記者:原來加工九制黃精這么麻煩???
半瓶子:其實不算麻煩,只是現在很少有人愿意花這個功夫來做。你不要覺得我們搞中藥的就成了土包子。傳統中藥加工炮制是很講究的。我曾經見過傳統的中藥刀工老師傅把陳皮絲切的細到可以穿過針眼,一個小小的檳榔果能夠均勻的切成108片,那種精細程度才夠神奇。這樣做出來精品中藥能夠更有效的發揮它的功效作用。
記者:太神奇了,原來傳統的中藥加工炮制有這么多講究。
半瓶子:“修和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這是我們傳統中藥人應該秉承的宗旨。各行各業都有它的老規矩,丟了的我們可以慢慢的重拾起來。只要是對行業發展有利的,麻煩一點不算什么。
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保健品行業卻亂象叢生,真真假假,各種產品層出不窮,老百姓無從相信,選擇困難。我們老祖先千年傳承下來這些傳統中藥滋補藥食,就像:黃精、玉竹、肉蓯蓉、人參、黃芪、當歸這些品種。有文化、有歷史、有功效,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得到社會大眾的新的認可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