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年8月,全國范圍內掀起“營改增”改革浪潮,道路運輸業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了解道路運輸業“營改增”政策,分析道路運輸業“營改增”前后稅制的變化以及“營改增”的必要性,有利于理解“營改增”政策,促進“營改增”稅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營改增;道路運輸業;必要性;變化
2011 年11 月17 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關于印發lt;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gt;的通知》財稅[2011]110 號和《關于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1]111 號文件,規定自 2012 年 1 月 1 日開始,在上海市開始“營改增”試點改革。2012 年 8 月1 日,北京、天津、安徽、浙江、江蘇、湖北、福建、廣東、廈門、深圳也納入了試點范圍。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道路運輸業作為交通運輸業的一大分支,“營改增”對道路運輸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一、營業稅與增值稅概述
營業稅是以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所取得的營業額為課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商品勞務稅,商品在每一個流通環節都要按照營業額全額征收營業稅。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以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只對各流轉環節的增值額部分征收增值稅。中國也采用國際上普遍釆用的稅款抵扣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后扣除取得該商品或接受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
二、道路運輸業“營改增”前后稅制變化
(一)計稅依據不同。 “營改增”之前,道路運輸業征收營業稅,計稅依據為全部營業額,營業稅稅額不受成本、費用高低的影響,只要發生了營業額企業就要繳納營業稅?!盃I改增”之后,道路運輸業征收增值稅,計稅依據為增值額,只對各流轉環節的增值額部分征稅。
(二)征收稅率不同?!盃I改增”之前,道路運輸業營業稅的征收稅率為3%;“營改增”之后,道路運輸業增值稅的征收稅率根據納稅人規模不同分為兩檔,一般納稅人征收稅率為11%,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稅率為3%;
(三)抵扣進項規定不同。稅改之前,增值稅政策規定企業購置自用的應征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游艇,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稅改之后,規定作為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的運輸工具可以抵扣進項稅額。
三、道路運輸業“營改增”必要性
(一)避免重復征稅,減輕稅收負擔。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鏈不斷拉長,產品的流通環節日益增多,對企業營業額征收營業稅將越來越加重下游服務行業的負擔,“營改增”稅制改革后,對企業增值額征收增值稅,無論產品通過幾個流通環節,都只是對增值部分征稅,消除了重復征稅,而且還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重新建立了抵扣鏈條。同時,企業購進的大量運輸工具、燃油燃料、修理費等都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從長遠看,減輕了企業稅收負擔。
(二)吸引更多投資,促進行業發展。道路運輸業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在新購大量的運輸設備或者替換原有設備時?!盃I改增”后,規定企業購進設備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這樣將大大減輕企業購置成本,必將激發道路運輸企業淘汰舊設備、購進新設備、擴大生產規模的積極性。同時,這種進項稅額抵扣的稅制改革也必將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道路運輸行業中,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三)提升核心競爭力,優化產業分工?!盃I改增”前,服務業營業稅不可抵扣,工業生產部門的一些前期業務傾向于內部提供而不是外包,這樣既不利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設,也不利于社會專業化發展。“營改增”后,企業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生產企業必將選擇服務外包,進行主輔分離,致力于核心競爭力建設,既有利于生產企業專業化發展,又能促進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推動社會分工發展,促進社會分工深化。
(四)有利于優化環境,降低污染。無論是城市公交還是道路運輸,車輛對環境的污染是顯而易見的。研究人員指出,車輛越老舊,越可能排放出更多的有害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就越嚴重。降低這種環境污染的唯一方法就是更換新車,“營改增”后有相關扶持政策出臺,車輛購置可抵扣銷項稅額,降低企業稅負,必將促進企業購置新車輛,有利于優化環境,降低污染。
結語: “營改增”有利于企業、行業發展,有利于產業優化,有利于優化環境,可以降低企業稅收負擔,但在試點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需要企業與政府多方的努力,方能發揮稅制改革長遠的效用。
參考文獻:
[1] 武鴻留.“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J].交通財會,2015(4).
[2] 王善平.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