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是重要的基礎課程,在整個高中學習中占據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數學學習水平至關重要,但是由于高中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同時高中數學的知識點難度大,很多學生都出現了數學學習困難的問題,甚至有的同學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文章從我們數學學習實際情況出發,以實際狀況分析了影響高中數學學習困難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困難;問題及解決
數學學習困難是指在課程學習中表現出的一種學習狀態,學生通常會表現出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抵觸學習,這類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不佳,對數學知識點掌握不夠牢固,逐漸跟不上教學進度,甚至有學習落伍的現象,因此加強高中數學學習困難研究符合學習要求。
一、高中數學學習困難問題的影響因素
(一)學習方法不科學。高中數學學習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其注重邏輯性和抽象性的考察,這就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能夠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層層抽離堆積在一起的考察知識點,從而找到解題方法,這一階段不但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思維靈活性,并且學生的解題和演算能力過硬,才能做到正確審題、正確答題的效果。但是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一遇到復雜的難題就無所適從,也有很多學生缺乏深層次的數學思維,缺乏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還有一部分學生的演算能力較差,雖然能夠明確解題思路但是不能正確算出結果,這些都會造成學習困難。
(二)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師是引導學習的關鍵人,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塑造,優秀的數學教師重視教學方法創新,合理甚至習題集來夯實學生的基本知識,逐步擴展數學思維,提高其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也會重視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基礎較差學生進行重點引導幫扶。但是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嚴重的精英教學教學理念偏差,教師對數學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缺乏針對性的引導,這些學生只能求教同學或者干脆就放棄學習。再者,很多高中教師沒有根據教學狀況調整教學計劃,沒有做好知識點梳理、知識點歸納總結等工作,學生沒有形成結構框架化的數學思維。
(三)高中數學的自身特點。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從初中數學過度到高中數學后,其數學思維方式沒有及時過渡,同時高中數學數學是數學知識重構的過程,學生要不斷學習來構建完整的數學框架,并根據新舊知識就行舉一反三,延伸新的知識點,這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并真正了解透徹,這種抽象性和邏輯性要求造成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痛苦,增加了數學學習的困難性。
二、高中數學學習困難的解決對策
(一)學生學習方法改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改變數學學習困難的關鍵所在,學生要深刻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并從根本觀念上勵志學好數學課程,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好每一個知識點都深刻理解,不要不懂裝懂,更不要去逃避遇到的難題,從點滴數學知識入手,一點點夯實數學基礎知識,對遇到疑惑的問題要及時請教教師和同學,不留下疑問死角。再者我們要學習做數學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把學過的知識點重新思考,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并尋找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和解題方法。此外,我們要加強對關鍵知識點的文字記錄,例如我們每一個人要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平時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記錄在本子上,并不定期去翻看記錄,了解原來數學思維存在的問題,培養正確的數學思維方式。
(二)教師教學方法優化。教師要重視存在的數學學習困難問題,把教學重點從課堂教學上傾斜到教學方法優化工作上,反思自我教學中存在的忽視點,并深入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學習困難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例如有些學生對待學習一絲不茍,平時也十分認真,對書本上的知識點掌握牢固,解答固定題型的能力較強,但是遇到新的題型就會手足無措,解答過程不順利,對這類學生,教師要引導其進行知識點的串聯,啟發其數學思維活躍性,并逐漸增大新題型練習,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式。也有一些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學活躍清晰,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也能層層剝離出解題方法,但是其往往會出現計算錯誤,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對這類學生教師要引導其夯實數學基礎,進行解題驗算聯系,提高其演算準確性,提高解題能力。對一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學習數學,逐步培養起數學興趣,從基礎點學習和強化入手,幫助學生一點點補回缺失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安排專人輔導幫助小組,幫助基礎較差的同時學習數學。
三、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學習困難是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既有教師方面也有學生自身的問題,因此,教師要重視這一現象的解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并創新教學側重點,但是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我們自己,我們應當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真正透徹掌握每一個數學知識點,清掃知識盲點,切實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 張超.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及其教育對策研究綜述[J].高中教學教學,2013(02).
[2] 王波.前夕影響高中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心理因素及對策[J].學周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