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安定區農村土地撂荒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認為自然環境差、基礎設施差、農業收入經濟效益低、勞動力成本高為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幾個方面對策。
關鍵詞:土地撂荒,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近年來,國家出于全局性考慮,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推行城鄉一體化,隨著工農收入差距的日益擴大,我區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棄農從商,或外出務工,對農業生產的重視程度日益減少,農村土地出現了大面積荒蕪的現象,成為“三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全區土地撂荒及流轉的基本情況
全區19個鄉鎮,306個自然村,耕地面積179萬畝,2014年底,全區耕地撂荒面積4.4萬畝,占總耕地面積179萬畝的2.46%,其中常年撂荒3.87萬畝,季節性撂荒0.53萬畝;全區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0.7萬畝,土地流轉率17.87%,涉及流出農戶18763戶。全區適度規模經營面積18.7萬畝。規模經營主體505個。按經營規模分:50-100畝242個,101-500畝178個,501-1000畝47個,1000畝以上38個;按經營主體性質分:專業大戶141個,家庭農場48個,農民合作社52個,龍頭企業41個,其他223個。已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家庭農場48家,流轉土地15235.5畝。另有10家已具備家庭農場條件,正在登記注冊過程中。
二、土地撂荒的根本原因
(一)自然環境差,收入無保障。安定區位于甘肅省中部,定西市北部,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區內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年平均降水量425.1毫米,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缺乏,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我區十年九旱,農業種植經常有勞無獲,青壯年勞力大量外出,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傾向日益嚴重,致使土地撂荒。
(二)基礎設施差,運銷不方便。農業是自然風險大的弱勢產業,受自然制約程度大,相對薄弱的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社會化服務,增加了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程度,提高了生產成本,影響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特別是耕作條件惡化,基礎設施差,十年九旱的“望天田”,投入產出少,甚至有的時候投入無產出。同時,由于農村道路不暢通,收獲的農副產品外運也不方便,致使農民也不愿意耕種農作物從事農業生產,造成耕地大面積成片撂荒。
(三)農業收入經濟效益低。農業生產投入成本高,自然風險高,市場風險高,比較效益低。首先,農業做為基礎產業和弱勢產業,其比較效益一般低于其他產業,必然影響業主們的投資熱情。其次,由于種種原因,農產品價格忽高忽低,很不平穩,讓經營業主們無力左右,承受著巨大的市場風險。
(四)勞動力成本高。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由農村轉向城市,由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土地基本留給家中的老人或婦女耕種,這對農業生產產生的負面影響已經凸顯出來,受地理條件和當前農業生產條件的限制,農業生產仍然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留守老人或婦女根本無力承受這種勞動強度,只好采取“種一季拋一季,輪作休閑三兩季”的耕作方式,農村耕地撂荒問題比較突出。
三、解決撂荒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農民積極從事農業生產。一是設立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獎勵補助專項基金,對推進農業生產發展的種糧大戶給予政策范圍內的獎勵;二是設立農業保險專項基金,均參照全區馬鈴薯、玉米保險的政策,對大面積種植的農作物投保農業險,對抗自然災害損失,三是大額度投放貼息貸款,引導農民從事種養業。
(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農業生產創造適宜的環境。我區道路不暢,地塊小,不便于機械耕作和規模種植;水不通、電不足,制約了規模養殖。應繼續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多渠道、多方位籌集資金,結合“引洮工程”、“土地整理”、“一事一議”項目的實施,興修村內道路及農田水利設施;加大“坡改梯”項目實施力度,通過改造使坡地變成梯田,地塊寬度達到20米左右,最低應在10米以上,形成集中連片優勢,配套農路建設,使車輛能到田間地頭,大中型農機能回車,降低農產品生產和銷售成本,為機械化耕作、規?;洜I創造條件。
(三)動用各方力量,為發展規模經營積極營造寬松條件。對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直接用于種植養殖的生產設施用地及其相應的附屬設施用地,對家庭農場所需的農產品加工場地等附屬設施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和農業相關規劃的前提下,由當地政府予以優先安排,按規定辦理用地手續。對直接用于修建生產設施及其相應附屬設施占用林地的,按照《森林法》有關規定辦理使用林地審批手續。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嚴禁任何單位、任何部門,以任何名義在法律、法規規定以外向規模經營主體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四)加大土地流轉力度,著力解開農村撂荒的死結。對于撂荒兩年以上的耕地,停止發放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補貼等惠農補貼。同時對全家長期外出,承包地撂荒兩年以上的,督促該農戶先書面進行承包經營權流轉并在村委會備案,或者書面委托村委會進行承包經營權流轉(書面委托村委會流轉的農戶返鄉后要求返還土地經營權的,受委托方應及時協調流入方返還),對于既不進行流轉也不委托流轉或代耕的,由村委會召集本村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后,依法收回其撂荒耕地的承包經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