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的光景一去不復返,還留下許多問題等待解決,煤炭供給全面過剩局面已經形成,煤炭行業需要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的深度調整,以維持煤炭行業的持續發展。本文將從政策分析的角度出發,探究煤炭行業突出變化的政策環境分析。
一、針對煤炭行業政策分析
受文章篇幅限制,相關政策請讀者見參考文獻??偨Y如下:
1)政策導致煤炭行業營運成本增加;2)政策造就煤炭行業生產觀念轉變;3)政策強化礦區安全監管機制;4)加強資源控制能力,鼓勵企業合并重組;5)煤炭消費總量受到控制,鼓勵多元化建設。
二、政策對煤炭行業的影響
煤炭企業普遍開展多元化建設,向多元化企業轉型由原來僅生產煤炭為主的企業向產煤、冶金、發電、鐵路等方面共同發展的企業轉型。煤炭企業的資本結構較為復雜,控制鏈長、節點多,來源廣泛,這些特點使得煤炭企業在資源控制方面更有優勢和挑戰性。部分煤炭企業已經開展“煤電鋁”、“煤電鐵”等產業鏈模式,并且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科學技術,提高煤炭的生產開發利用率,減少生產廢料的排放,減輕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另外,煤炭企業資源控制主要有企業的收購、重組、兼并及資源整合等措施。
三、出臺積極的救市政策
(一)進行稅制改革
國家就煤炭行業脫困推出了包括清費利稅、限制進口煤、下調出口關稅等一系列“組合拳”。未來煤炭增值稅稅率如果正式下調,將進一步減輕煤炭企業負擔。
(二)控制煤炭總量,穩定煤炭價格
為了煤炭行業脫困,中煤協今年將進一步控制煤炭總量、穩定煤炭價格。加強在減輕企業負擔、建立煤礦退出機制、推動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維護煤炭市場供需平衡、調整完善企業考核機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研究。深入開展煤炭稅費政策研究,跟蹤資源稅改革后煤炭稅費負擔變化,繼續呼吁取消煤炭鐵路建設基金和港口建設基金等。
(三)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有關行業協會引導煤炭經營主體加強自律,配合煤炭經營監督管理部門開展工作,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與此同時,要禁止不正當競爭、銷售或進口高灰分、高硫分劣質煤炭,以及向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等范圍內單位或個人銷售不符合規定標準的煤炭。
(四)鼓勵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向多元化煤炭企業轉型
政府機構也頗為關注煤炭企業發展,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和指導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為煤炭企業的資源整合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各地國有煤炭企業運用國家的關閉破產和資產重組、改革改制的政策,努力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煤炭企業經濟狀況得到較為有效的改善。
四、結束語
國家積極救市政策的幫助下,大部分煤炭企業有了良好的改觀。在對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后,煤炭行業的整體營運成本有所降低,煤炭行業的負擔有所減輕。業內人士指出,實質上新增加的稅負和過去企業承擔的各種費的水平應該大體相當,煤炭企業的總體負擔并沒有大的增加。改革后,資源稅率對于個別企業可能有所上升,但對企業的收費清零,幾乎所有的煤炭企業都會減輕負擔。作為組合拳的一部分,煤炭資源稅改政策推行后,后續有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兼并重組,這將促進煤炭市場企穩回升。這對當前日子不太好過的煤炭企業無疑是重大利好。
在對煤炭企業進行減負的同時,大型煤炭企業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了煤炭企業的轉型,延長煤炭產業鏈;中小型煤炭企業破產倒閉的風險有所降低,在堅持煤炭道路的同時,也已經有了多元發展的意識和認知。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國家的生態保護獻出一份力。無法度過煤炭行業嚴冬期的小型煤企或煤炭行業也已經在國家新政策的幫助下實現重組、兼并,節約了國家資源,實現利益的整合。
此外,煤炭企業的煤炭經營取消了不合理的中間環節,進行有條件的煤礦企業直銷,在政府的鼓勵下,大型煤礦企業與耗煤量大的企業簽訂中長期直銷合同。國家鼓勵引導和培育對煤炭供應保障具有支撐作用的經營企業,支持具備條件的從事煤炭經營的企業參與煤炭應急儲備建設。提出要培育和健全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引導企業通過煤炭交易市場開展煤炭經營。加強對煤炭交易市場及煤炭經營活動的監管,維護正常經營秩序。
參考文獻:
[1] 位艷平.基于循環經濟的煤炭企業多元化經營模式研究:[D]黑龍江:黑龍江科技學院,2008
[2] 田富軍.義馬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