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加快,老齡產業逐漸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但目前老齡產業發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市場化融資不足,融資模式也較為傳統、單一,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老齡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本文就老齡產業的融資現狀從模式構建、形式創新、拓寬渠道、完善政策幾個方面提出保障老齡產業的融資支持策略,有利于解決目前老齡產業市場化融資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老齡產業;金融支持;融資難
老齡產業是針對老年人提供服務的產業,包括養老、醫療、教育、旅游、體育、文化等方面,它既包括盈利性的經濟實體,也包括福利慈善性實體。老齡產業的興起是人口老齡化的必然結果,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和發展空間,不僅滿足了老年群體的需求,還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但我國老齡產業發展滯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約,其中,融資模式傳統、單一,市場化融資不足等問題直接導致老齡產業陷入融資難的困境。金融支持是老齡產業資金獲取的關鍵,也是老齡產業體系完善的前提,支持老齡產業更是金融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本文基于老齡產業融資現狀,從融資模式、融資形式、融資渠道、政策保障四個方面提出金融支持策略,如圖1所示。
圖1 "老齡產業金融支持保障
一、我國老齡產業發展需要金融支持
依照聯合國的標準,我國在2001年老年撫養比超過10%,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已進入老齡社會。老齡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新興產業”,相對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事實,老齡產業的發展卻一直緩慢,無法滿足老年群體對產業發展的需要,其原因很多,如產業本身的特殊性、政策體制不健全、投資者認識不足等問題。投融資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資金供給不足,融資難是限制老齡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為此,應從金融支持的角度解決老齡產業的投融資問題。
二、金融支持保障策略
(一)構建新的融資支持模式。老齡產業同其他產業一樣,也要經歷發展、成長、成熟、衰退幾個階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針對其不同的特征和潛在的風險,制定不同的金融支持模式。
在發展期,老齡產業有償債能力低、投資風險偏高、投資收益低的劣勢,普遍存在較高的市場風險,想通過傳統的股票融資或銀行信貸等方式獲得資金難度較大,多數依靠企業的內部資本積累或政府提供的政策性支持,因此,在發展階段,老齡產業的發展在多數情況下需要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經濟支持,政府可以通過引導性政策使老齡產業獲得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支持,也可以通過對商業銀行采取財政補貼等方式加強對老齡產業的支持。在成長期,企業發展趨于穩定,投資收益較發展期有所改善,市場需求增加,行業競爭明顯,投資風險降低,間接融資成為這一階段最主要的融資方式,商業銀行的資金難以滿足資金需求,其他渠道的資金也慢慢介入。
隨著老齡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到成熟期,企業的集中程度較高,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經濟實力。此時,企業的融資途徑除了銀行信貸的間接融資以外,還可以通過創業板、中小板甚至主板實現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這一階段直接融資是主要的融資方式。
(二)創新金融支持形式。老齡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發展和創新,金融體系現有的金融服務難以滿足老齡產業發展的需求。除傳統的銀行信貸形式以外,金融機構應該根據老齡產業的特征,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多元化的金融供給渠道,對產品和形式不斷創新,為老齡產業提供全面、靈活的金融支持形式。
一方面,融資模式創新。老齡產業可以采用股權融資的渠道,如商業銀行可以設立投資基金或者直接控股的方式融資,獲得投資收益,股權融資是老齡產業重要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金融產品創新。資金的提供方可以通過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分散風險共享收益。比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銷售理財產品籌集資金,再委托信托公司對老齡產業進行投資,這樣既分散了風險,還創新了產品。此外,金融機構還可通過無形資產質押融資向企業提供資金,首先要完善的現有的貸款評審管理制度,以促進信貸產品創新。
(三)拓寬金融支持渠道。對于老齡產業來說,股票融資具有一定的滯后性[1],再加上現有金融支持力度不足,使得現階段諸如銀行借款類的間接融資對具有發展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老齡產業的支持作用更明顯。因此,拓寬融資渠道是解決老齡產業融資難的關鍵。
在我國,間接融資較直接融資來說處于更主流的地位,所以,應建立并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首先,國家應根據老齡產業特點,積極鼓勵通過創業板和中小板融資,并適當降低準入門檻。其次,老齡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投資收益預期良好,正好符合民間資本逐利的需求,可以集中原本分散的資金創造更高的收益,給老齡產業注入新的力量。最后,可以通過開發以產業投資基金為主的資本市場,給予老齡產業有力的支持。
(四)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日本和歐洲國家早在70年代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他們在政府建立的養老保障體系和提供的公共服務以外,還通過將老齡產業市場化、商品化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老齡產業體系,其中的關鍵是對老齡產業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而金融支持政策是有力保障,這為我國老齡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提供了經驗借鑒。
我國處于老齡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資本需求量大,回收期長,市場風險大,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政府的金融支持政策是其發展的外部動力??梢酝ㄟ^利率、稅收和財政三個工具實現較為完善的金融支持。
利率優惠政策。國家可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老齡產業制定有針對性的利率優惠政策,還可對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給予適當的利率補貼,這樣既提高了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的積極性,又降低了老齡產業融資成本,緩解了融資難的局面。稅收優惠政策。針對老齡產業資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長的特點,國家可對無法按期繳稅的企業實施延期繳納政策;對于有研發部門的企業,若研發不成功,可對其研發費用和損失實行稅前抵扣政策;對給研發企業提供貸款的公司實行利息收入免稅政策。這樣,既解決了資金困難,還提高了老齡產業生產研發的積極性,促進老齡產業進一步發展。在財政政策上,可以采取財政補貼和貼息的方式,對老齡產業給予重點支持,增加金融機構信貸收益。還可建立健全風險投資補償機制,保障投資者的收益,降低損失。
參考文獻:
[1] 郭正模,魏宇菲.老齡產業的弱質特征與政府對老齡產業扶持政策探討[J].天府新論.2014(03):53-58
[2] 宋河發,萬勁波,任中保.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內涵特征、產業選擇與發展政策研究[J].關注中國,2010(9)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