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市場經濟在迅速發展,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較短時間內為了迅速發展壯大常常會采用并購的方式。上市公司的并購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夠創新企業的制度;能夠調整產業的結構。然而,一直以來企業為并購資金的短缺而擔憂,并購融資渠道單一,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在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尋求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并購;融資;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引言:資本市場的并購浪潮到來之后,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購融資,再加上我國的資本環境越來越好以及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并購不管是在國際上還是在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當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的上市公司的并購不管是在規模上亦或是數量上都有出現過極度膨脹的狀況,并購活動不斷高漲。因而,對于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問題的探討也就變得非常非常的有意義。
一、上市公司并購融資的基本理念
在并購的過程中,選擇什么樣的融資方式跟并購的支付方式有關,如果支付方式不同的話,它的融資方式也不一樣。
(1)現金支付方式下的融資。在該方式下,并購方籌集大量資金會用到的融資方式如下:內部資金。內部的資金來源于并購企業本身擁有的資金和具有資產性質的資金等。外部資金。外部融資是企業為了融資從企業外部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外部融資包括債務融資、權益融資和賣方融資。(2)杠桿收購下的融資。杠桿并購就是并購方拿目標企業的資產來抵押,然后再大量舉債收購目標企業的行為。在杠桿并購方式下,并購的一方只需要少量的資金投入,這部分資金占據總收購款10%~20%,剩余的都是借款。所以呢,該類收購杠桿性很高且風險也是極高的。
二、我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債務性融資方面。一般,銀行只給那些經營很穩定并且業績特好的大企業借貸,這樣一來中小企業就很難取得借貸款。企業債券發行的融資方式也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現在我們國家的債券發行的規模不大,債券的品種也不是很多,需要開創活躍的市場,增強流動性。對債券發行主體的規模的大小、資金如何使用等都要嚴格按照《證券法》的要求來。我國的租賃類融資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
(二)股權融資方面。我國的股票市場的開創時間還不長,很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所以還不能夠實現融資。從2001年到現在,股市的不斷變化對融資功能的影響很大。換股并購融資方式在實施的時候會受到很多約束。地方的政府試行股權出資,會有很多法規限制,同時還會對適用范圍限制。
三、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的因素
(一)政府干預太多,國企改制仍不完善。(1)政府干預太多。在中國,各級政府是國有產權在法律上的代表,因此在企業并購中政府的意見很重要。政府不單單行使資本權利,同時也行使行政權力。所以,政府需要使國有資本達到利益最大,還需要確保社會的穩定和自身的聲譽等。(2)國企改制仍不完善。大多數來自于固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大股東在履行股東權限時,會有大股東缺位的情況發生。由此就形成了企業管理層控制或是內部人控制。像這樣的話,公司的管理層或者是大股東對公司融資決策做決定,小股東則沒有決策權,此時管理層和大股東最正確的決策是股權融資,也就是通過配股或者是增股的方式來融資。
(二)資本市場不完善。(1)證券市場規模偏小。意味著表現為非標準化的產權并購交易較多,非標準化的產權交易,這將使并購融資成本加大,同時可供選擇的并購融資方式減少。(2)證券市場的政策和法規的嚴苛限制。我國現如今的證券市場的發展還是很不完善,對于發行股票在政策上和法規上的限制很嚴,對于配股或者增發股的限制更加嚴格,手續特多,消耗時間長,而對于沒什么資信且規模不大的企業來講,很難通過證券市場來融資。
四、解決方法
(一)投行放寬限制,開拓創新,加強合作。銀行應該稍微放低原先對并購融資的那種嚴苛要求,同時提供一些并購融資方面的服務,促使上市公司不斷創新并購融資的方式;上市公司在選擇并購融資方式的時候除了可以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還能通過換股并購和發行債券的方式,與投資銀行一起攜手不斷創新并購融資。
(二)不斷改善法律法規的建設,建立更好的法律環境。除去那些不恰當的條款,改善產業政策,加快速度改善現在實行的對企業并購時有利的一些金融政策,對于并購融資的經濟發展以及調整產業的結構都會有幫助;對稅收的優惠政策做一些調整,促使并購融資可以收益更多。
(三)讓投行作為并購融資的中介機構并充分發揮其作用,擴大海外投資。積極發展中介機構,不斷使其實力增強,集中精力發展以投資銀行為主的中介機構,從而使它可以熟練的運作有關資本市場的技術以及充分利用好擁有的豐厚的資金,更好地為并購的企業給予融資方面的服務,加快了并購融資的進程。
總結,如果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的活動中都按照國家的標準進行合理的投資,那么在公司并購的浪潮中,可以有效的規避很多財務和法律風險。融資方和投資方都在可以預期的范圍內進行融合,文化、財務、管理都選擇漸進的方式,對并購企業的雙方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