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女職工在企業建設中大有可為,其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圍繞勝利油田河口采油廠開展的“工作落實年”主題活動,采油管理四區、五區、六區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女職工的作用,不斷推動女職工工作的創新和發展,鼓勵“巾幗一線建功”的優良所為,充分發揮女職工“半邊天”作用。
關鍵詞:女職工;女工隊伍;素質提升;巾幗
一、“以優帶弱”激活力
師徒結對,突出一個“幫”字。女職工隋愛妮是河口采油廠首位女子采油首席技師,采油管理六區利用這一人才優勢,開展導師帶徒活動,結合生產實際,選擇曾經在同一個基層站的單芳作為隋愛妮的徒弟。在“比、學、趕、幫、超”的氛圍中,隋愛妮傾囊相授,幫助單芳提高各方面技能,所謂“嚴師出高徒”,在“同樣的錯誤不得出現3次”的培養訓練過程當中,徒弟單芳以驕人的速度迅速成長。
班組互動,強調一個“練”字。郭向華,是采油管理五區注采601站的副站長,她曾經將自己的小站打造成“全國巾幗文明崗”。離該站不遠處就是注采602站,這個站上的員工經常去注采601站取經,在一來一往的“串門子”中,開展“每周一練、每周一賽”的崗位練兵活動,以練促學,不斷提高班組團體技能水平,結合注采602號站青年員工多的特點,深挖該站綠色生產潛力,2013年,該站成功榮獲管理局“青年綠色生產示范班組”稱號。渤南油區女工委利用優秀女職工的資源,將她們組成培訓小組,讓她們擔任老師,對青工進行培訓,讓優秀的女工團體帶領青年女工團體共同進步。
二、“以小搏大”增效益
“小課堂”強意識。這個管理區開設“女職工創新小課堂”,由女干部和女技師組成專業師資隊伍,開展機械原理與制圖、計算機設計應用等培訓,補齊職工創新技能“短板”;嘗試“三在崗”、“三結合”培訓和“一崗雙證”、易崗教學。女職工付建霞原本是一名普通的采油女工,但她憑借對職業目標的孜孜以求,充分利用“小課堂”資源,成就了自己“知識積累改變人生”的真諦,如今,她已經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技術干部。目前,這個管理區擁有女高級技師6人,女技師22人,達到中級工以上水平的女工人數占女職工總數的69.6%。
“小創新”出成效。在實際生產當中,企業應該務求實效,注重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克服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弊病,灌輸“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發現創新點”的理念,定期征集影響生產的小難題,匯集全員的創新智慧。油井間隙出油造成盤根干磨、影響生產時率一直困擾著采油工們,女職工周麗萍在生病輸液時想到用吊瓶點滴機油在盤根盒中可以實現潤滑盤根。這個點滴小裝置在10多口油井運用后,“頑疾”得到根治,每年節約材料費2000多元,年增油100余噸,小點子變成了點金石。
“小技改”有門道。女職工往往在技改方面的摸不著頭緒,而這個管理區卻積極為女職工搭建平臺,籌劃了“挖潛增效攻關競賽”,通過課題承包,把制約生產的難點作為技術團隊攻堅方向。劉云是基層站的一名女職工,她和站上的姐妹們組成攻關團隊,針對部分燃氣水套爐冬季加熱溫度不達標造成油井流程堵塞的問題,提出了《自動溫控水套爐》的設計構想,經不斷改進完善,成功運用于生產,累計增油100噸,每年節省維修費用20多萬元。
三、“以點促面”謀發展
爭優趕先為企業營造氛圍。每個企業中都會涌現出一些特別優秀的女職工代表,將這些女職工作為典型樹起來,并不是“一樹了之”,他們所起的模范和帶頭作用,是更多女職工趕超她們的動力源泉。通過典型示范,先進引路,在女職工中掀起“比、學、趕、幫、超”的熱潮,增強全體女工的戰斗力,為廣大女工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勇于嘗鮮為企業優化機制。河口采油廠渤南油田女工委在機制優化方面有一些經驗,一是完善干部選拔培養機制,對那些有著良好溝通能力、有理想、有道德、精通業務的優秀女工,進行重點培養,將其選拔到重要工作崗位上來,激勵女工崗位建功。二是建立公平競爭機制,確保整個競爭過程公平、公正、公開,讓廣大女工在競爭中進步,在競爭中挖掘自身潛力。三是多元化激勵機制,獎勵各類考試合格者或者競賽優勝者,有條件的還可把學習培訓、外出交流等作為獎勵形式,讓她們擴大視野,增加閱歷,掌握新思維和新信息。
文化滲透為企業穩定后方。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具有女職工這個團體自己的文化,用軟文化來提升女職工的硬實力。將文化滲透到女職工群體當中,會讓女職工隊伍對企業更有認同感,增強女性在企業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也隨之上升,這是女職工隊伍集中力量實現突破的關鍵所在。女職工隊伍的不斷進步,在激發企業活力、增加企業效益、謀求企業發展三方面起著積極的助推作用。著眼于長遠發展,要充分發揮好女職工的作用,合理利用好女職工的優勢,讓女職工隊伍的不斷進步成為利于企、惠于企、澤于企的強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章錚,楊冬梅.《工會女工工作建設與管理務實》 紅旗出版社,2013
[2] 孫琳,韓琰.《人力資源法律管理②女職工管理》 中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