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課程建設的要求和標準也在逐漸提高。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課程建設不僅可以有效落實教學計劃,而且還能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課程建設;思考;教材建設
一、關于課程建設
1.課程建設的要素
(1)規劃設計:主要是解決設置什么課程,課程的標準以及課程的排序等問題。(2)課程的實施過程:主要是解決如何去實現培養目標等問題。
2.課程建設的任務
課程建設的任務是在現有課程建設的基礎上,開設精品課程的建設,建立以合格課程為基礎、優質課程為重點、精品課程為示范和特色的課程建設體系。
3.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1)合格課程的建設
合格課程建設是學校課程建設的基礎,因此,學校應積極加強合格課程的建設,使得各門必修課程全部達到合格課程的要求,以促進整個學校課程的建設。合格課程的建設主要包括課程梯隊的建設、課程內容的建設、教學方法及手段、實驗學習實踐條件建設、教學文件齊備、課程質量監控與效果的評價及課程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2)特色課程的建設
高中在進行特色課程的建設時,在明確什么是特色課程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②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③注重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④重視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建設;⑤不斷改革教學方法;⑥加強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⑦注重教材建設。
二、我校課程建設的現狀
1.課程體系缺乏科學性,可選擇性小
近幾年,我校在課程建設方面過多地注重于高考的需求,全部開設的是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的必修課,比如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歷史、體育,其他的課程如藝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幾乎不開設。并且在分科之后,學生所學的課程更少,每天都是語數外、理化生,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也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2.教師隊伍水平不高,素質欠缺
教師隊伍水平不高也是我校進行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生師比是衡量一所學校的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我校的生師比已經達到了20:1,教師總量不足,教師的工作量較大,對課程的設計及建設投入的精力有限,導致課程質量低下。另外,我校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也比較欠缺,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比較少。很多教師都缺乏專業的教育素養和實踐素養,只能進行紙上談兵的教學,特別是物理、化學等課,學生的實驗課時較少,理論知識不能得到實踐的檢驗,導致課程建設的水平低下。
3.缺乏特色課程,網絡資源不完善
我校課程開設的科目較少,基本上是高考考什么,就開設什么課程,缺乏特色課程。因此,學生所學的內容比較單調、枯燥。此外,學校的網絡資源不夠完善,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去學習各門課程,學習環境和資源都比較局限,從而導致學校課程建設的整體水平都較低。
三、關于我校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1.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開設特色課程建設
在進行課程建設時,首先學校應樹立以課程為中心的建設理念,而不是以高考需求為中心。在課程體系的建立方面,要注意建立的科學性及合理性,既要滿足高考制度的需要,又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學校應開設一些特色課程。例如: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年級的課程任務適當地增加一些選修課程,比如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等。高一、高二年級可以增加上述選修課程,也可增加研究性學習的課程,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研究專題進行探究。
2.加強教師水平和職業素養的建設
教師作為課程建設的主力軍,應當具備高水平的教學素質以及高水平的專業素質,這樣才能保證課程建設的質量。在教師缺乏的問題上,學校應積極聘請教師,并且要多聘請有實踐經驗和專業性較強的教師。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應加強教師水平的建設,以及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例如,學校可以對一些“新教師”進行定期的教學培訓及考核,鼓勵教師積極學習與科目相關的知識,及時了解新知識、新技能,并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進行教學。
3.拓展學習環境,完善網絡資源
學校在進行課程建設時,應注意理論與實踐結合,尤其是物理、化學等課程,應合理安排實驗課,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還應拓展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僅僅是在教室進行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深入人們心中,學校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完善網絡資源。
4.建立完善的課程建設的實施及管理制度
學校課程建設工作要得到良好的落實,必須要有相應的制度進行管理和監督,因此學校應針對課程建設的實施問題建立相應的制度。例如,學校可以建立《高中課程建設的實施及管理》制度,及時進行管理、監督,以保證課程建設得到落實。另外,每學期應讓學生對課程建設工作進行網上評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學校也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措施改進。
參考文獻:
韋梅生.加強科研管理,提高重點學科建設水平[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