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初高中物理教材與教學要求,從高一學生存在的學法障礙、心理障礙、能力障礙等幾方面分析高一新生學習物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教學建議。
關鍵詞:高一學生;障礙;教學建議
初高中物理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初中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多感性少理性,知識結構單一。而高中物理課本給出了一個系統而嚴密的理論體系,表達簡明而準確,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新教材雖然減小了難度,降低了學習梯度,但從習題要求的能力來看,要求仍然較高。這樣,就在初中和高中銜接中出現臺階,造成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障礙。就這一現象及教學方面的建議談談筆者粗淺的認識。
一、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障礙分析
(一)學法障礙
初中物理教材僅僅是記結論,解題套公式,這樣,雖然暫時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久而久之,卻忽視了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養成死記硬背、亂套公式的不良習慣。進入高中,面對的是概念和規律的準確與綜合應用,學生仍然沿用初中的學習方法,解決問題時就抓不住實質,常常出錯。如:“桌面上的課本所受到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哪個力?”大多數學生堅定地認為是“支持力”,忽視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性”。
(二)心理障礙
多數學生基礎較差,聽課效率低,有問題不及時解決以致越積越多,由此產生不良情緒;還有考試成績過低等因素,造成學生自信心下降,從而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逐漸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甚至導致部分學生最終放棄物理。
(三)能力障礙
1.學生在初中大多是通過簡單的實驗或生活生產中認識有關概念和規律的,造成有些學生對某些物理問題認識上的片面性,形成思維定式,出現思維障礙,嚴重影響了在高中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及準確應用。遇到實際問題,常受“經驗”的影響,憑“直覺”下結論,妨礙了學生的理解和分析等能力的提高。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增大,對學生的要求上了一個臺階,研究的對象比較復雜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進行分析、推理和論證。教學要求重在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討論和解決實際問題:由現象追溯物理規律、由物理過程尋求定量關系。這就要求學生應具有較強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維能力,這對于只有形象思維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維的高一學生來說,無疑是要求上一個高的“臺階”。
2.在物理中,所考查的知識點常常設置在一定的應用情景之中,多數學生由于閱讀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差,不能夠從物理情景中挖掘出隱含的已知條件和判斷物體所處狀態的特點,難以確定所用的物理概念和規律。
以上種種障礙,影響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制約了學生的發展。
二、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教學建議
(一)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學好物理,重在理解。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的含義或意義,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適用范圍和內容,這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基礎。切忌死記硬背,遇到問題生搬硬套或憑直覺、想當然地下結論。
2.學會審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平時除了提醒學生注意提高自己的閱讀和觀察等能力外,還要指導學生審題時按以下步驟進行:首先,弄清物理情景,明確研究對象及其所處的環境。其次,確定研究對象所處的狀態及其特點,據此確定解題范圍。最后,挖掘隱含在文字中的已知條件并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結合以上的判斷,選擇具體的概論或規律解決問題。
3.通過比較、歸結等方法,形成一個有機的知識框架。高中物理主要內容學習各領域方面的初步知識,各個知識點并非孤立,相互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要利用章小結、總復習的機會,把節與節、章與章的知識點通過框架的形式,描述它們的特點及相互關系,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有機的知識網絡。遇到問題,便于迅速有目的地選擇相關的知識點解決問題。
(二)做好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實驗得出的結論更具有說服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了解研究物理問題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動手等能力。
(三)教師應不斷地學習,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高中教師工作任務重,大量的時間花在幾本教科書和一堆作業里,很少有時間繼續學習。時間久了就會落后于時代,甚至落后于自己的學生,成為一個不太受學生歡迎的教書匠。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始終要想著學生的全面和長遠發展,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豐富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學生“尊其師,信其道”。
總之,高中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學習心理以及學習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學生能否在盡量短的時間適應高中的學習,順利地跨過這個學習臺階,一是考慮學生原來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學習能力;二是考慮學生能否及時地從初中的學習狀態中調整過來,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同時,老師要做好指導工作,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小步子,快節奏,逐步讓學生融入高中的學習生活中。
參考文獻:
[1]馬麗娜.高一物理學習困難分析及解決對策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陳光國.高一物理學習困難的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