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去制訂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可以采取“問題發現法”的教學模式來設計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與方法。這也有助于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進行了一定的探究工作。
關鍵詞:“問題發現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問題發現法自從提出以來就給我們的實際教學提供了很多的思考,使我們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都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聽轉為主動的學習,從而使我們的教學過程變為學生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相互討論,動手應用,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最終實現活學活用物理知識的目標。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其在物理課堂上的應用策略進行簡要的說明。
一、設立良好的問題,讓學生發現問題
新課改以來,我們整個教學過程更多傾向于以學生為我們實際授課的主體,這樣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問題教學必須以學生的需求為準,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評判,了解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再結合我們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準備,從而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設立良好的問題,讓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我們所講授的內容自發地去發現問題,這樣就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很好的引導,從而使我們的問題教學更加具備科學性。
例如,筆者在教授高一物理第六章第五節的《圓周運動》這一部分內容之前,就要在課下首先了解學生在數學部分關于圓的知識掌握到什么程度,需不需要在課堂上加以復習,需不需要對其進行簡單的講授。在應用問題教學這一授課方法時就對其進行了一定的設問,最終發現學生對圓心角和弧長的關系還有弧度部分的知識遺忘嚴重,在授課的過程中,筆者就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引導,從而使其補上這部分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夠發現自身的問題,從而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二、改變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習慣
我們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在課堂教學實際應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也要教給我們學生如何去應用這一思維去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其養成好問的好習慣,這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能夠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能力,對于學生以后更好地完成學習過程也是很有幫助的。例如,筆者在講授萬有引力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時候就設立了以下幾個問題:
A.誰提出了這一理論,以及其提出的背景?
B.這一理論的實際內容是什么,如何進行驗證?
C.這一理論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應用,對你有什么啟示?
這一系列連續的問題就能使我們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掌握基本骨架,而且層層深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這三個問題對于我們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有一定好處,使其在以后看待一個事物的時候能夠形成清晰的思維輪廓,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整體思維與能力,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一個教學目的。
三、提高課堂效率,教會學生去提問
我們通過“問題發現法”一方面要提高我們實際課堂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如何應用這一科學的方法去科學地發問,從而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掌握這一科學的方法,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夠應用這一方法去探究所要學習的知識與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而使其能夠利用這一教學方法更好地來服務自身的學習過程。
例如,筆者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針對如何使學生更好地發問這一部分內容應用了多種方法:設立情景法、逐步引導法、聯系實際法等。這些方法都能結合我們所教授的高中物理知識來進行一定的引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逐步完成知識的探究過程,并在這些科學合理的方法執行過程中逐步學習運用這一方法,能夠使我們的學生克服自身內心的恐懼,改變不敢提問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自信與享受,從而使課堂教學過程更加人性化。
結合我們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我們對“問題發現法”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必須與我們的實際聯系起來,以學生作為授課的主體,采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反思,不斷修正我們的教學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授課效率,真正培養我們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形成科學研究的態度與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娟.“問題誘導”教學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
[2]蔡高泉.探索物理規律教學的一般過程[J].教學與管理,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