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以往的物理教學理念最終會被創新發展性教學理念所取代,如此一來,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改革以及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教學方向;教學思路
在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一直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不僅能夠提升高中生的學習質量,還能夠有效強化其自身的綜合能力。但當前高中物理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自身發展均造成嚴重的影響,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變當前教學現狀,成為許多學校以及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學方向
1.改變教學觀念
要改變以往的“文本課程”教學理念,將其轉變為“體驗課程”的教學理念,就要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課本知識,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師作為學習的主體這一觀念,讓學生做學習的主體,老師僅僅起輔助指導的作用。新課程對物理教學有著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溝通與交流。
2.改變學習的方式
從本質上看,現代的高中物理教學是為了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是由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一種多維度的開放系統。現代的學習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獨立性
獨立性就是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將學生放到次要的地位,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
(2)主動性
主動性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物理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老師跟在學生后面去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學習是為將來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要將學習與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3)問題性
從根本上來看,問題是產生學習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就需要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如果學生沒有形成一個強烈的問題意識,那么就難以激發他們的思維認識的沖動性,也就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體驗性
新課改所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對以下幾方面內容有著特別的強調,第一是“實踐”;第二是“發現”;第三是“調查”;第四是“操作”;第五是“探究”。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重視學生的個人感受,這樣有利于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能夠更加個性化。
3.需引入立體化的教學手段
新課改指出,高中的物理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要讓學生樂于探究,積極參與到物理學習當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達到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要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科學的精神。老師要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能夠擁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在自主學習中解決所遇見的物理問題,了解物理課本中的一些基本知識點。物理老師在適當的情況下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模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老師所講述的知識點,通過對實際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能夠更好地培養發散性思維。
二、新課改下的物理教學思路
1.實驗教學大綱的轉變
首先是“物理實驗”提法的轉變。新課改將其轉變為“物理實驗與科學探究”,這就使得物理實驗有著更加寬廣的意義。其次是物理實驗呈現方式的轉變。第一,新課改要求將“物理實驗與科學探究”與學生的物理知識相融合。第二,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沒有給出具體的實驗器材,更加重視學生的自我設計能力,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對高中物理老師提出新的挑戰,老師應該與時俱進,適當地改變教學方式。
2.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
新課改對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老師的教學方式都有了新的要求,在物理教學中,要求物理老師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鼓勵學生的個性發言,培養學生的發散性以及創造性思維。那么在今后的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改變原先的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運用板書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應該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下接受知識,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在多媒體中創設實際情境的方式,也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提升。
3.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當中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當中。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當中就是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運用計算機網絡化的手段發展而來的,信息技術是一種新型教學工具,有著許多的優點,高中物理老師要想提升物理教學質量,就一定要將其融入教學過程當中。
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改革,是時代與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么要想更好地開展物理教學,就必須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充當學習的主體。老師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物理教學,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朱琴.淺析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3).
[2]黃文.淺析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高考(綜合版),201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