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化學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觀念的主渠道。每位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是富有吸引力的、高效的。如何通過課堂實踐的磨礪,真正走出課堂教學的種種誤區,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理應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有效互動;高效課堂;思維導圖
高一化學是高中化學的基礎,由于初高中教材銜接梯度大,加上很多學生對化學知識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導致很多學生反映說:“化學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太多,易懂但題難做。”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與學生的主動性不夠、課前沒有預習、思維能力及方法有待提高密切相關。以下,結合自己在高一化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模式的嘗試,談談自己的一些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葉圣陶先生說過:“不教學生預習,他們經歷不到在學習上很有價值的幾種心理過程。”再審視身邊的教育,如何讓學生發自內心真正地自主預習,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起始環節。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利用學案導學引導學生自主預習
根據不同的課題,設計不同的學案導學,讓學生依綱預習閱讀課本,記下預習時已解決的重、難點及遇到的困惑、查找的資料。
2.預習中發現問題,小組討論并學會思考
多數學生的預習往往是淺層次的,不善于提出問題,更不知道如何思考。針對這一現象,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交流預習體會,互相評點。一段時間后,發現通過合理分組及不定期地互換角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習上也更為主動,增強問題意識。
3.及時評價,提高預習興趣
對于預習成果,在課前要認真批閱。對每組的亮點及時展示、評價激勵,對其中的問題,在上課時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想法,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然后針對性地分析、講解。
預習不是放羊式的學習,教師建構學案導學指導是必要的,這必然增加了教師的備課負擔。但高一化學課時少,加上備課組教師的共同合作,教師的準備時間、學生的預習時間都較為充裕。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絕大多數學生都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減負增效”。
二、積極引導學生,做到教學有效互動
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出發點,是孕育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通過問題,讓學生有效地參與課堂互動,這是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關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正如華東師大的王建軍教授提到的“課堂教學,很多時候是教師系統地回答了學生不曾想問的問題。”如何在課堂上有效提問,真正實現師生、生生互動對話的高效課堂,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通過批閱學生預習導學案,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
關注不同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并及時統一、歸納整理,以備課堂交流、討論。這樣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也激發了學生勇于探究、發現問題的意識。
2.充分利用學生的問題,精心補充一些趣味性的問題
為了更好突破重、難點,我經常捕捉生活中的靈感,形象比喻,化解難點。在課堂上,我會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先讓發現者說說自己的想法,并在課堂上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展開討論,必要時再給予引導,啟發學生思維,促進課堂的“互動生成”。如,講“電解質”時,很多學生認為“Fe不是電解質,所以是非電解質”,顯然學生思維受阻,我靈感一現:“我們高二、高三有分文理科,那么學校中任意一位學生,不是理科生就是文科生嗎?”學生異口同聲:“不是,前提要高二、高三才是。”我緊接著追問:“那么,認為Fe是非電解質的同學,你們的問題出在哪呢?”學生猛然醒悟“電解質、非電解質都必須是化合物,Fe不是。”再比如,講到氧化還原反應時,發現很多學生對氧化劑、還原劑的電子轉移方向及數目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在預習導學案中,我發現一些小組對該知識點有獨特理解。課堂上,我鼓勵這些學生到講臺介紹分享,有些學生用買賣雙方、天平等形象比喻。接下來,我借助一個多媒體動畫展示,并配以“升失氧”的口訣記憶技巧及詳細的解析,這樣通過視覺、聽覺及貼近生活實際的比喻,讓學生對抽象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有關電子的轉移,我則與科代表在講臺上演了一場掉錢撿錢的畫面,并及時追問“我剛掉了10元,科代表撿了,我們之間轉移了幾元呢?”學生異口同聲:“10元。”就這樣,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下,化解了教學難點,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構建思維導圖,提高復習效率
復習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能直接制約教學的有效性。但在當前,學生普遍存在復習自主性差,以應付考試為復習的唯一目標,復習效率低。聽過劉濯源主任的講座,我萌生了以“思維導圖”為基點的復習策略,并進行了初步嘗試。我讓學生嘗試以繪制“物質的量”“氧化還原反應”的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學生剛開始大多數是上網查閱并照抄,只有極個別學生是自己結合書本、筆記及參考書自己繪制。課上,我對畫得好的思維導圖在班級展示、表揚,對于上網查閱的并沒有批評,而是肯定他們善于獲取信息的能力,也鼓勵他們以后要學會整合信息,避免了學生的尷尬,也鼓勵了學生,效果不錯。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持之以恒地貫穿于課堂內外。自己這一年在高一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已初見成效。相信,只要不斷調整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精心設計,將會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以使學生的科學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也將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萍華.“自學導案”在高一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李佳.高一學生化學學習積極品質培養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