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所存在的教學缺陷也逐漸暴露出來。面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難以適應當前的學情和教學目標的問題,高中體育教師有必要從具體的學情出發,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以高中二年級的體育教學為例,重點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可以實施的幾種創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分層教學;引趣教學
一、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在新課改大力實施的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陳舊、老套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課程設置缺乏一定的科學性,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導致學生在學習統一教學內容時能力難以得到提高。如,有些學生體育基礎較好,能夠輕松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任務;而有的學生底子較薄,在參與體育訓練時往往難以達標,這樣就容易打擊基礎較弱學生的積極性。其次,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枯燥,體育教學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容易導致學生根本無法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有些學生甚至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而體育教學效率最終也難以提高。如,大部分高中當前的體育課程內容仍以傳統的籃球教學和田徑項目為主,缺乏與時代氣息緊密相關的網球、游泳和跆拳道等課程的設置。針對這些教學問題,筆者認為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從而達到增強高中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二、高中體育教學的幾種創新模式探究
1.分層教學模式
基于高二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不同和體育基礎存在差異性的教學情況,高中體育教師在設置體育課程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差異性,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實施分層教學模式。首先,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教師應該確立好科學、合理的分層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興趣愛好等,設置不同層次學生樂于接受且在他們能力范圍內的學習任務。其次,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從評價的角度進行分層,既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應該結合學生的體能情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例如,在訓練學生練習25米折返跑這一項田徑運動時,教師可以先將運動能力不同的學生分成層次不同的幾個小組。在具體的訓練階段,對不同層次小組提出不同的任務要求。如,能力較強的A組學生,教師可以嚴格要求其以運動員的水平,規范好折返跑的相應動作,并且能夠為能力較差的C組學生提供示范和指導。至于能力中等的B組學生則可以要求其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好折返跑的動作要領,并開展自主練習,在不同位置調節好速度等。最后,在檢驗和鍛煉學生練習情況的環節中,教師還可以組織有趣的接力游戲,打亂A、B、C三組學生的小組成員位置,將三組學生重新組隊參與趣味游戲的比賽。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也能保證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2.生本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積極性,或者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體育課程。尤其是對剛剛接受了一年基礎教育的高二學生來說,根據興趣選修體育課程既可以打破以往枯燥的教學氛圍,又能制造一種新鮮感,讓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運動體驗。因此,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二體育課程,完全可以采取學生自主選課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例如,有些學生對跆拳道、健美操、羽毛球和武術等運動項目比較感興趣,而許多學校在這方面卻缺乏應有的器材和專門教授這些課程的專業教師。面對師資力量薄弱和器材不健全的問題,學校在完善體育教學時應該注意引進更為專業的教學人才,擴充體育教學場地。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機遇。
3.引趣教學模式
針對高中學生對體育運動普遍缺乏興趣的教學現狀,體育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時,應該注意提高體育訓練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取競賽和游戲的方式,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一方面,利用高中學生表現欲比較強、喜歡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投入競賽過程中,通過競賽完善學生的練習效果。如,田徑教學中的短跑訓練,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先教會學生具體的短跑技巧和正確的跑步姿勢,然后采取男女生混合、分組接力賽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比賽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動作、提高短跑的技術技能等。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采取做游戲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訓練技巧。
好的教學模式是保障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結合新課改對高中體育課程所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在設置體育教學內容時,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盡可能地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胥斌,鐘慕期.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J].教師,2011(25).
[2]韓勇.高中體育課中引趣教學模式的實踐[J].考試周刊,20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