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學習語文,語文又是我們的母語,不用再研究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學生就能學好語文,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語文知識博大精深,需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新課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思考如何提高高中語文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高途徑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好奇心;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下面通過五個方面介紹教師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有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無論遇到多么復雜的事物,學生都會想方設法地征服;有了興趣,無論遇到多么難解決的問題,學生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解決;有了興趣,無論再苦再難,學生都會不畏艱險。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能投入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中,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不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講解得滔滔不絕,但是學生毫無興趣,無法投入到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中,看到學生昏昏欲睡的狀態,教師也沒有了上課的積極性,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可以通過列舉生活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將舊知識引入新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講解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
比如,《相信未來》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詩風讓人們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樣好好地生活、怎樣自我鼓勵、怎樣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對明天的承諾。教師在講解這首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未來的認識,如果在未來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逆境,應該如何做,在學生發表完各自的意見之后,教師再對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進行分析,讓學生對作者、對未來產生濃厚的興趣,跟隨教師的思路一起體驗那種“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的意境,還有作者對未來的期盼和信心,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自然能把本節課的內容學好。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是課堂中的主角,只有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課堂中;只有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課堂氣氛才會變得更加活躍與和諧;只有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才能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角。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占據著課堂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學什么、不學什么、以什么方式學,都是教師說了算,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根本不能做主,學習積極性很差,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決定自己要學什么、如何學習,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不再做學習的奴隸,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比如,《獲得教養的途徑》這篇文章,教師不用急于給學生講解,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學習,首先要引導學生縷清楚文章的脈絡,什么是真正的修養——獲得教養要閱讀經典——獲得教養要反復讀經典,然后讓學生對本篇文章進行分析和研究,最后給學生提問的時間,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請教教師。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知道哪些方面自己掌握得不好,知道從哪些方面加強自己。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有效性
多媒體手段是現在各行各業都廣泛應用的手段,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是人們青睞的方式,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如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必然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多媒體環境下,學生更容易被多媒體中清晰的圖片、優美的音樂、活靈活現的視頻所吸引;在多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教師要展示的教學內容;在多媒體環境下,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可以快樂地學習。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主要采取板書的形式,但是板書不能全面、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教師寫起板書來也很辛苦,學生也感到板書內容枯燥乏味,無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比如,《祖國山川頌》這篇文章,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一些祖國大好河山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帶著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學習這篇文章,觀看完視頻和圖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并和作者一起體驗那種“我不僅愛祖國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我也感到親切,值得我留戀和愛撫”的情感,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利用小組討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有效性
小組討論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得到教師的認可,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其他同學幫忙解決,也可以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吸取其他同學思維上的優點,彌補自己思路上的不足。小組討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潛能,他們可以通過交流,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時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發揮自己價值的過程,對于學生樹立自信心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習慣性地提問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的答案也往往能讓教師滿意,課上沒有被提問到的學生就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不同見解,學生也會掩飾,久而久之,就打消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利用小組討論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小組討論教學方式的優勢,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取己之長、補己之短,在課堂中有效地學習,提高課堂有效性。
比如,《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分組討論的方式學習,這篇文章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章,描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也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卻又不能超脫現實的復雜情感,是一篇值得好好學習的文章。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各抒己見,可以以描寫的美麗景象為重,也可以以作者抒發的情感為重,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側重點不同,自然學到的東西也不同,等小組討論完畢之后,教師針對學生討論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給學生詳細講解,讓學生深刻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并學習作者的描寫技巧。
五、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有效性
翻轉課堂已經被大多數教師所接受,翻轉課堂是完全顛覆傳統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重大的意義。翻轉課堂是通過調整課內外的學習時間,讓學生在家中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在課堂上師生面對面進行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制作的視頻一定要簡單易懂,并可以很好地體現教學內容。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鍛煉自學能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和教師、和同學更有效地交流,學到更多的知識;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不用再被教師逼著學習。可以說,翻轉課堂是完全把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的一種教學方式,如果教師運用得當,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會在課上完成教學過程,給學生講解,學生聽教師講解,完成作業的時間則是課下時間,學生回到家中以后學習積極性減弱,所以完成作業的質量可想而知,這樣就耽誤了復習時間。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給學生帶來的新鮮感,讓學生在課下時間自己學習,在課上時間與教師交流,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與教師共同探究,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制作短小、精悍的小視頻讓學生回家觀看,靜下心來體會海倫對生活的熱愛,也可以從網上搜索關于海倫的事跡,學習她堅強的精神,并給學生留好作業。上課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交流,共同完成教師留的作業,共同討論應該如何看待人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以上內容通過五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分別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有效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有效性;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有效性;利用小組討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有效性;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有效性。這只是其中的幾種方式,畢竟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不被傳統的教學方式限制自己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可以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袁文穎.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21).
[2]王和衛.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
[3]沈忠海.淺談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2.
[4]孫君.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