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數學教學應在基礎教材的基礎上嘗試改變教學方法、教學風格,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基于教材;學習興趣;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過于追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沒有真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殊不知,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應在深刻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根據學生需要整合教材內容
數學教材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基礎性,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教材的編排也具有普適性,缺乏一定的個性和針對性。然而,由于天賦和后天培養的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很大差異,高中數學這門學科更是如此,學生的基礎知識差距更加巨大。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就會造成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剛剛好”,后進生“吃不了”,遏制優等生拔尖,后進生跟不上,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因此,新課標提倡“用課本”而不是“教課本”。應將課本作為教學的基礎,科學、大膽地整合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一系列的增減或拓展,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對于優等生而言,增加必要的課外延伸、拓展,增加學習的難度,發散學生的思維;對于后進生,適當刪減一些難度高、不能掌握的學習內容;依據學生的學習習慣調整學習順序等。對教材內容的整合、重組,能夠將靜態的課本變成動態的知識,具有一定的靈性和針對性,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更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變教學風格
世界萬物都是發展的,老師也應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教學風格。如果一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很嚴謹,可以嘗試活躍一下課堂氣氛,給學生一種新鮮的感覺,讓學生感覺到數學課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一個老師的課堂氣氛過于活躍,可以嘗試變得嚴肅一些,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嚴謹,態度也會變得更加尊重起來。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很大,老師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稍微改變教學風格,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授課時不能總是使用那些老掉牙的示例,應與時俱進,提出一些與當前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例,以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好奇心。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高中三年數學學習內容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也會發生巨大變化,沒有一個教學方法能適合所有教學內容的需要。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需求,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保持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一是初中向高中的過渡階段,學生的思維偏向直觀,注重采用直觀教學法;高二是學生思維發散、提升的階段,應選取能引導學生深究的教學方法;高三是學生學習提升的階段,應選取能提高學生概括總結和運用能力的教學方法。不同時期,教學方法的側重點不同,要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適應課堂教學和學生的需要。無論采取何種學習方法,老師都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既是新課標所提倡的新理念,也是保持學生思維活躍、實現創新學習的重要途徑。應選取新奇而有趣的教學方法,充分將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去。既給學生提供沉思默想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深度思考;又以直觀的圖像或動態的變化觸發學生阻塞的思維,讓學生的智慧得以啟迪、靈感得以激發。教學方式的豐富多樣、靈活多變,不但讓學生時刻對數學學習保持新鮮感,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注重課堂教學管理精細化
組織教學和課堂管理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有的教師認為,高中學生自制力強、學習目標明確,教師的工作重點是傳授知識,即組織教學,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在尊重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課堂教學管理應精細化,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無論是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還是課堂訓練,教師都要起到引導教學、及時點撥的作用。自學前,教師要為學生明確自學目標,并進行一定的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自習過程中,教師要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指導;在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應旁聽他們的探究情況,觀察小組成員的參與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課堂訓練階段,教師要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解題情況進行查閱,并通過他們的做題反饋反思課堂的教學效果,及時采取教學補救措施。教學管理,重在精細。教師只有在每個環節的細節上取勝,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能夠落到實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習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數學老師應基于教材,逐步改變教學風格、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林利良.高中數學情景式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學時代,2012(12).
[2]田艷芳.淺談高中數學教學方法[A].2015年1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