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中體育更應注重讓學生“快樂體育”,立足于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就“如何讓高中生參與‘快樂體育’”這一問題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快樂體育;教學現狀;意義;策略
體育是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主要方法,而快樂體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主要在于人類參加體育運動的同時,可以愉悅心情,舒緩緊張情緒。
一、實施“快樂體育”的意義
“快樂體育”是在強身健體的基礎上達到愉悅心情的目的?!翱鞓敷w育”可以激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使體育運動作為一種內在的形式被學生所接受。另外,“快樂體育”可以包括學生完成任務時的一種成就感,高中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常常愁眉不展,而“快樂體育”可以幫助學生體會運動的內涵,感受運動過程中的快樂與舒適。并且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增強體質,提高體育運動技能。
二、促進學生“快樂體育”的有效措施
1.改變教學模式,激起學生興趣
目前,高中生的學習處于封閉式學習,學生的學習任務重,課業繁多,這樣的局面阻礙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所以,作為高中體育教師,需要綜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改變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學服務。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體操(側手翻)”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示范,并在示范的過程中進行動作的分解講解,讓學生掌握側手翻的要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學生進行側手翻接力,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并且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高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體育運動的效率。另外,為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改善,在授課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做“排球”相關運動技巧的練習時,就可以首先為學生展示排球的運用技巧,讓學生被排球所吸引,集中注意力,然后再安排學生排隊,進行排球基本操作的演示,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主動投入其中的練習,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排球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快樂體育”。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對于學生來講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而高中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多,使得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嚴格地教育學生,這樣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溝通。而體育教師在授課時不用迫于教學任務的壓力,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教學藝術讓學生感受體育的快樂,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蹲踞式跳遠”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安排幾位學生出列,跟著教師一起做示范,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表現給予不同的評價,然后,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練習,教師也需要加入其中,幫助學生規范動作,避免受傷。這樣,就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和藹可親,不再懼怕教師,進而使學生樂于參加體育活動,實行“快樂體育”。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語言,體育大部分都是戶外運動,所以,教師可以在與學生交談的過程中增加一些課堂話題,讓學生感受體育課堂的輕松自在,減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壓力,提高鍛煉效率。
3.注意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體育教學比起其他科目而言具有它自身的特點與優勢,所以,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需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鍛煉意識,例如,教師在為學生示范“武術(長拳)”一節時,可以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為學生演示,學生需要在教師示范的過程中跟緊練習,感受武術的魅力。之后,教師要對學生下達口令,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開始武術的相關練習,然后教師要對每一位同學進行點評,堅持教學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然后引導學生發現練習武術的快樂。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由活動,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像毽球、排球、籃球、長跑等,這樣多方位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體育鍛煉。學生發展自己的愛好,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深化“快樂體育”的內涵。
體育是為了讓學生強身健體,而“快樂體育”則希望學生在增強體魄的基礎上愉悅自己的心情。高中體育教師為了堅持學生的“快樂體育”,需要在日常授課中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并且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增強學生參與運動的意識,促進“快樂體育”活動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葉敏,陳紹團.高中體育快樂教學法的應用對策[J].中學時代,2014(4).
[2]王曉峰.論高中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教學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3(5).
[3]吳荔明.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