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無論是教學的目標還是教學的過程,都隨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就高中物理教學進行探討,看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才能使課堂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教學實效
一、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
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來進行教學,近幾年來多媒體教學以其生動形象的特點深受各位老師的喜愛,而且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對于枯燥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沒有什么興趣,反而對多媒體這類新興的設備充滿了好奇,因此,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個特點來進行輔助教學,既能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也能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的興趣,一舉兩得。舉例而言:高中物理必修2中有一章是“曲線運動”,教師很難去描述曲線運動的運行,也很難用實驗畫出其中的軌跡,因此,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多媒體技術可以生動地再現曲線運動的軌跡以及平拋運動、圓周運動是怎么進行的,軌跡如何,并將這個軌跡記錄下來讓學生去理解、去感受,這樣學生對于什么是曲線運動以及曲線運動的類型會有更清楚的了解,這種教學模式比傳統的教師靠自己的口才和粉筆黑板進行教學的模式更加生動形象,也更能吸引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使教學變得更有效果。
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都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教師決定講課的內容和進度以及課堂的模式,學生只有服從的權利,導致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失去了興趣,課堂氛圍也很死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老師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和手段,充分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決定老師講什么、采用什么形式來講。舉例而言:在學習“牛頓運動定律”的時候,傳統教學中都是教師為了追求進度一進教室就開始講課,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而現在,教師就可以先拿出一部分時間來讓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自己先對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了解,自己學習,在學生預習結束后,由學生發言來決定教學的內容,針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老師進行重點教學就可以了。
三、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用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來輔助教學。”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和自身的意愿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來進行教學,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優先進行小組內討論來解決,這種形式的教學既能開發學生的思維,又能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變得更有效果。舉例而言:動能和動能定理是高考中經常出現的考題,但是學生做一次錯一次,老師講了無數次效果依然不好,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一疑難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看看究竟遇到這一類的問題的時候都應該考慮哪些方面,哪些動量的守恒,讓學生把自己總結的經驗分享出來,這樣教學的效果肯定要比傳統的教師講了一遍又一遍的模式好很多,學生經過自己的討論探究得來的知識也肯定比教師給予的記憶起來更加有效。學生都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教學效果自然也會更加明顯。因此,在現代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分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教學。
四、采用提問式教學的策略進行教學
所謂提問式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檢驗教師教學和學生對知識吸收的情況,針對學生學習的弱項進行重點指導。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反感教師進行提問,一到老師提問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低下頭,因為學生在回答錯誤的時候教師往往會對學生進行批評并偶爾伴有語言攻擊,因此學生不喜歡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怕自己回答不上來。現在,教師在教學中依舊要采用提問的形式,但是老師不要因為學生沒能回答下來而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要一步步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思路上發展,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變換過來,也使物理的教學更有效果,批評并不是刺激學生學習的好方法,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引導反而更能使提問的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長遠地發展下去。因此,提問教學的形式可以運用到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來,但是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能夠運用智慧去應對學生所給出的答案,保證學生不會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無論是傳統的教學過程還是在新課程實施之后的教學過程,如何提高教學的效率都是教師需要去研究、去實現的目標,只是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把教學效率放在了教學中最重要的位置,希望高中物理教師都能夠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并能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保證教學效果,從而使我們的物理教學變得越來越好,課堂效率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唐修虎.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實效:對《力·彈力》案例反思[J].中學物理,2012.
[2]石紅梅.優化教學方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實效[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