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和寫作緊密相聯,要將二者有機結合,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情感因素、獨特的寫作技法、優美的語言文字等寶貴資源,指導學生有情有味地進行讀寫訓練,讓學生在充滿意味、趣味、情味、詩味、韻味的讀寫訓練中,真正提升讀寫能力,具備較高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閱讀;寫作;結合;感情;詩意
近年來中學語文教學工作者似乎越來越意識到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思想與做法不斷涌現。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觀下,將平時的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行課文練筆,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那么,怎樣將讀與寫環節有情有味地結合呢?從教學實踐中筆者摸索到一些讀寫結合的具體方法:
一、從故事的結局入手——有意味地續寫
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痹S多課文結尾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依據原文,進行創造性地續寫,對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合理性思維,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安恩和奶?!返淖x寫訓練可以這樣環節設計:
發揮想象 續寫結尾
小說結尾安恩對自己不賣奶牛作出解釋后,集市上的人會有什么不同的反應呢?請用本課學到的刻畫人物的方法,展開想象,為小說續寫一個結尾。
再如小說《窗》的結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小說至此就戛然而止,此時這位病人怎么想?怎么做?寫作訓練環節也可以這樣設計:
入情入理 放飛想象
“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小說至此就戛然而止,此時這位病人怎么想?怎么做?以后又會怎么樣呢?請你發揮想象對結尾進行續寫,看誰寫得最有深意、最有創意。
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象,不僅是想象力的訓練,更是對課文思想主題的進一步深化、凈化和升華。
二、從省略處入手——有趣味地補寫
如在學習《斜塔上的實驗》時,文中寫到:“教授們穿著他們的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學生們和鎮上的很多人則走在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興高采烈,準備看伽利略出洋相,對他的人格宣判死刑”。我順勢讓學生想象一下:大家吵吵嚷嚷的內容會是些什么呢?你能否將他們談話的內容具體再現出來呢?然后請一組同學模擬吵吵嚷嚷的場面。學生在趣味中感受到了當時反科學的習慣勢力的強大與可怕,更深刻地感受到伽利略堅持真理的可貴精神。
三、從優美的詞、句入手——有詩味地仿寫
朱熹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我們教材中所選的課文大多數是名篇佳作,教師要就選材立意、布局謀篇、語言運用、表達方式等在課內給予點拔,課外閱讀中給予引導,鼓勵學生進行仿寫。
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會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精心品味,這種品味不僅要讓學生讀通讀透,更應指導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悟出寫法,領會意圖,進而學會運用。同時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詞品句,也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詞匯。再如在學習朱自清《綠》時,引導學生品味那兩句優美的聯想: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睞了。在品味鑒賞的基礎上讓學生也進行聯想仿寫一句。
四、從文章的感情入手——有情味地抒寫
葉圣陶先生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說的就是教學要引領學生進入描寫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達到親情、生情的目的。我在《囚綠記》教學中進行了這樣一個讀寫結合設計:
化“我”入文 體驗情感
離開北平,作者依然懷念著他的“綠友”,希望有一天能和它重見。但作者慘遭日軍殺害,最終無法相見。假如作者在被囚的獄中又懷念起這位“綠友”,他會說些什么呢?
請揣摩作者當時的情感,用作者的口吻以“驀然,我又想起了你”為開頭對這位綠友說一段話。
學生通過之前對文本的品讀理解,逐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此時創設一個特定的情境,引發學生對作者的理解、對常春藤的情感,這不失為一個既能深化文本理解,又能促進寫作感悟的絕佳讀寫結合契機。
五、從文章的體裁入手——有韻味地改寫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天性是詩人。”然而,當今的語文教育,一條似乎成文的禁令——“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把許多可能的詩才沒商量地給埋沒了。學生的詩性慢慢走向衰頹,心靈空間日趨狹小。我們何不讓讀與寫詩意地結合,讓他們在詩意的海洋中吟詠性情,在文學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如此既可以檢測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準確程度和深度,又強化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可謂一舉兩得。
如在學習魏巍回憶性散文《我的老師》時,我在教學最后一個環節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師恩難忘 詩意表達
本文的感情波瀾不是蕩漾在字面上,而是蘊含在平平實實的字里行間,好像一股涓涓細流,綿長深遠,每件事無不染上濃重的抒情色彩。
請你拿起手中的筆,用詩的形式改寫文章的一小節,充滿詩情、詩意地再現這令人難忘的師生情。
學生當堂習作:
(1)假期的盼望/幻成對老師的思念/不經意間/又浮現出老師的臉龐
激蕩起一串溫暖的回憶/淋濕了孩子的眼眶
(2)默默地注視/化成無聲的送別/你是否察覺/一個孩子的不舍
漫長的夏夜/夢中尋你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蔽乙惨磺Т蔚卮_信蘇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正確性,為了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讓我們大膽探索,默默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