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開始對德育教育越加重視,并且采取了有效措施做好了對學生德育的滲透,能夠在提升學生語文素質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主要是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德育滲透;策略探討
前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學將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現今社會需求全面型的人才。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有效融入德育教育,從而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德育知識點,這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來有效對學生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學習素質的提升。
一、將愛國主義思想貫穿于語文教學中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于高中語文教學,在教材內容中有很多愛國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思想是人們對國家表達的一種深厚情感,這是我國流傳至今的優秀傳統,是促進我國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些內容是描寫我國大好山河,有些內容是描寫歷史戰爭,也有些內容表達了文人騷客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等。教師可以對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愛國實例進行分析與探討,揭露作者的偉大人格,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例如:教師在講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胸懷中,可以對其經典事跡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此來讓學生了解范仲淹的愛國情懷。為學生講解魯迅棄醫從文的決心,了解魯迅偉大的人格精神以及愛國思想。為學生分析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決心等。教師通過語文教材中的一個個案例,來讓學生體會到愛國情懷的偉大,從而來不斷激勵自身,不斷成長,樹立偉大的民族精神,提升自身的愛國情操,從而來培養愛國情懷。
二、充分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
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同時也要充分促進學生培養自身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帶動學生全面發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在語文教材中很多內容都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對學生進行閱讀的引導,從而來帶動學生穿越時空與古代圣賢對話,感受先驅的文化思想,從而來不斷豐富自身的偉大精神,促進自身創造能力的提升。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對課文的語言以及文字進行深入的研究,感受文字中的生命力,感受作者的思想,不斷開拓學生的思維意識,促進學生審美情趣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從而來帶動學生全面成長。其次就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具備較高的責任感,能夠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并且對社會進行負責。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學生在學習中要相互幫助,在生活中要團結互助,并且學生之間要相互溝通交流,學會分享,尊重他人,從而來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帶動自身德育素質的提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相關的知識,從而來讓學生在了解知識的同時,增長社會經驗。最后就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現代社會發展與進步過程中,學生之間要學會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團結合作能力的提升,從而來帶動學生在社會中更好的發展與進步。
三、有效滲透審美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讓學生在發展中不斷進步,在語文中學會審美。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意識,能夠實現審美教學,做好對學生的美育。這樣才能夠更為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智力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高中語文教材中具有很多審美方面的內容,其涉及到藝術美、自然美以及形式美等,這都為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條件。教師對于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要促進學生賞析美的語言,在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十分精典,文字以及詞語等都十分優美,并且具有廣泛的意向,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融入到課文的情境中。語文樂文中很多內容都運用比喻、擬人以及夸張等修辭方式進行自然等景物的描寫,并且運用聯想以及比較等方式為學生創設了教學情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來更好的教學。其次就是啟發學生美的想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情感等內容進行分析,能夠利用自身對課文的理解進行有效的想象,將自身融入到課文中去。并且教師可以利用作品來促進學生對生活進行體驗,不斷在學生的思維中樹立一個有效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進步。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對美的創造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對美的理解與感受,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對美的創造能力。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審美感受,充分激發學生對美的創造愿望,讓學生去發現教材中的美以及生活中的美,并且針對這些美進行創造,從而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育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進步。
四、結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同時也要充分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在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十分豐富的德育內容,其中有愛國情懷、做人的品質以及對學生美育的內容等。這就需要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結合學生的設計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積建.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利與弊[J].語文學刊,2016(06):40-41
[2]史海英.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學周刊,2016(07):50-51
[3]劉曉霞.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J].中國職工教育,2014(2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