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學習開始出現兩極分化,一些學生慢慢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成為了老師眼中的待優(yōu)生,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如果能夠了解和正確引導,待優(yōu)生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最終成為優(yōu)秀的“英語愛好者”,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語待優(yōu)生的種種表現,然后結合各種類型的學生從思想教育、興趣培養(yǎng)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入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育人的教育理念,系統(tǒng)地闡述了英語待優(yōu)生的培優(yōu)方法。
【關鍵詞】待優(yōu)生;培優(yōu);學情分析;學習興趣
一、思想教育
1.善用教材內容。英語教材中體現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等的內容隨處可見。這些看似平常的課文,教師如果善于在課堂上向學生滲透道德品質教育,巧妙點撥,學生就會受到鼓勵,從而不斷提高他們自強、自立的思想覺悟。
2.利用課外活動。教師要組織英語興趣小組,定期安排學生活動,并選擇積極向上的內容,如讓學生幫助退休教師干家務,然后以“我愛老師”為題進行會話;讓學生幫助交警值勤,然后以“老人問路”為題進行交談;結合“國慶”節(jié),以“我們偉大的祖國”為題,組織學生進行演講,這些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氣氛營造
1.多種手段,創(chuàng)建英語學習的客觀環(huán)境。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給學生以舒適、整潔、美觀的感覺,還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讓語音語調好的學生每天下午進行英語廣播,或播放英文歌曲。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才華得到了發(fā)揮,還能烘托熱烈的英語學習氛圍。又如充分利用黑板報,刊登名人名言,或刊登異國風土人情的稿件,都能陶冶學生情操,發(fā)揮學生特長。
2.溝通情感,改善學生的心理環(huán)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潤滑劑。因此,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來感化學生,經常關心、鼓勵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合作關系。對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都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一視同仁。尤其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要特別慎重,要“動之以情”,切忌冷嘲熱諷,而應多給一些贊揚、鼓勵。教師耐心細致的育人精神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使他們從內心產生對教師的好感、敬愛和信賴,會在師生之間架起持久的情感橋梁。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之火,激發(fā)出濃厚的教學效果,如泰戈爾所言,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
3.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皩W習心理”指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給后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尤其重要,例如,提問他們有把握的問題,鼓勵他們先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對話、表演……成功后在全班亮相,借以表揚他們,從而樹立“我也能學好英語”的信心,同時,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更多,積極性就更高,學生自我實踐、躍躍欲試的想法就更堅定,從而實現“參與——成功——參與——成功……”的良性循環(huán)。
4.適當加壓,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后進生之所以學習不積極,是因為沒有壓力。盡管老師想盡辦法,可他們就是沒有興趣,就是不愿易學習,更何況平時管理松散,學不學一個樣,沒有懲罰,就沒有動力。這部分學生,就需要采取另外的方法,例如,學習有進步的要表揚,要獎勵,學習不努力不積極的要懲罰,每天都要監(jiān)督,如:要晚走加班,而多數后進生最怕的就是加班,占用他們的休息時間,這樣他們課堂就會適當注意自己的課堂行為,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5.指導正確的學習方法,減輕后進生的學習負擔。后進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成績提高的關鍵,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多數學生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下,由“不會學”導致“不愿學”。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平時要積極大膽地說英語,要多動口、動手、動腦來加強英語的學習。教師應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傳授學習方法,要教育學生重視自己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提高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的自覺性。
例如,充分利用感覺器官,培養(yǎng)科學記憶方法。記憶單詞是后進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困難。教師在教生詞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去運用各個感覺器官,使他們從讀其音,觀其形,釋其義幾方面有的放矢地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和記憶力,而不是機械地死記硬背每個單詞。應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課文,采用嘗試回憶、關鍵詞提示、整體與部分背誦結合等方法。
三、教法改進
1.增加課堂趣味性。單一陳舊的教法會使學生學習情緒低下,感到學習無動力。而中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他們的情緒、情感和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不斷改變英語教法,不斷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如利用實物、簡筆畫進行英語對話教學,這樣直觀、形象地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圍繞英語話題進行交流,具有實用性;教學形式可采用討論式、自學式、表演式、對話式,讓他們人人參與,人人受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以前,一些教師采取“一言堂”“滿堂灌”的教法,使學生被動學習,壓抑了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要做好矯治工作,教師必須做到:第一,讓學生不斷地進行多向語言交流傳遞;第二,對學生進行英語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恰當利用多媒體。因地制宜地動用投影儀、電視、CAI多媒體等設備增加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這種聲、光、影視的效果同時出現,既生動又形象,把枯燥無味的英語變成鮮活、有趣的語言文化,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益。
當然,學習是極其復雜的活動,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心理表現也是極其復雜的。教師既要給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又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效果才能更加有效,后進生才能真正地走出困境,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教師要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及時發(fā)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問題,做到耐心細致的工作,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真正做到為國家輸送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瑩.《論中學英語學習困難生的情感障礙》,陜西師范大學
[2]曹天平.《初中學習困難學生現狀及其教育轉化路徑研究》,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