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當下一種比較熱門的學習模式,這種以小組合作為形式開展起來的學習活動相較于傳統模式,更加依賴于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可以更好地促使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在本文中,就簡單談了幾點思品教學中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方法。
【關鍵詞】小組合作;思品課堂;學生主體
“教是為了不教”,相信這個教育理念已經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迫于各種現實和壓力,這個教育理念卻很少切實有效地實施起來,灌輸式教學、教師中心模式等依然在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充當“主力”。思想品德學科作為初中階段一門必修課程,也難以逃脫這樣的教育現實。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大膽嘗試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融于教學實踐中,其中,在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以小組合作為形式的學習模式成為比較普遍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在交流與合作中促使學生的協作能力的提升,更加有效地促成學生的自我成長。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模式恰好符合新課改對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作為一名初中思品教師,我們一定要掌握合作學習模式的設計和實施技巧,科學有效地在教學中推進這一新的學習模式。
一、科學建組
既然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學習活動,建組必然是該活動的第一個步驟。建組看似簡單,就是將學生按照人數分成不同的小組,但事實上,建組的過程卻充滿著很多的原則性和技巧性。首先,在建組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組間同質是為了均衡各個學習小組的綜合能力,便于小組間得以有效地進行交流互動,組內異質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小組能力的全面性。研究表明,在一個小組內成員間差別較大,在理解同一段材料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不同角度的理解,這些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全面性是大有幫助的,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挖掘不同性格、興趣、特長的學生潛力,便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次,建組完成后,在對任務進行分配的時候要盡量做到分工明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動力和潛力;最后,要選派一名恰當的學生擔任小組負責人。在一個小組中,負責人可以負責時間把控、紀律管理、綜合協調等方面的工作,這樣更加有利于小組活動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合理利用導學案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開展更加依賴于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更依賴于學生在整個合作學習中的表現。為了在合作學習中發揮出色,事先做好預習準備工作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環節。為了提高預習的效果,合理設計和利用導學案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教師可以圍繞著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一份導學案,讓學生根據導學案中的提示進行提前的預習工作。一般來說,完整的導學案要包括這樣幾個部分,即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知識點概括、材料分析、問題設計這樣幾個部分,通過這些內容的事先預習,學生會對下堂課要上的主要內容和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在上課的時候,一些基礎概念部分,教師只需要一語帶過即可,而余下的時間則可以更多的用在探究與合作中,為小組合作環節爭取更充足的活動時間。
三、尋找有價值的探究課題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圍繞著某個問題進行探究討論,甚至是爭辯,這是這種合作學習模式慣常采用的方法,也是體現小組合作模式優勢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僅僅追求的是合作探究的形式,而不注重探究的本質內涵,選擇的探究課題缺乏爭議性和探討價值,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流于了形式。那么,什么樣的課題適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作為探究主題呢?一般來說,教師在選擇探究課題的時候可以把握這樣幾個原則:爭議性、趣味性、沖突性、熱點性。根據這樣幾個原則來確定探究課題往往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容易將小組合作推入更深的思維層次。例如,筆者在講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這個框題的內容時,就給學生提供了這樣一段材料:現如今,社會上出現了一類“專業打假”人群,這些人的工作就是到處搜集假貨、次品,然后利用商家給出的“假一賠十”、“假一賠百”的消費承諾進行理賠訴求。對于這類人群,不同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這些人是“打假”的“斗士”,為凈化市場環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有些人則認為這些人動機不純,存在利用《消費者保護法》的嫌疑,對于這種現象你們怎么看?以上這段關于“專業打假人群”的材料本身屬于熱點問題,因此,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而對于這類人群的看法和界定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固定結論的議題,因此充滿爭議性和沖突性,選擇這個材料作為小組探究討論的主題,可以十分有效地激起學生探究的愿望,為學生的探究保留最大限度地發揮空間,同時還能促使學生在探究中思維的深層推進,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說就是一個不錯的主題選擇。
小組合作形式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它的優勢固然是毋庸置疑的,但無論什么樣的學習模式,形式都是次要的,內容才是主要的。作為教師,我們既要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形式的外殼,同時又要注意向這個殼內填充進有價值的內容,否則只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有既有形式又有內容的學習模式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模式,才能真正地發揮自己的效用和優勢,才能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福來.淺析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1年09期
[2]曾淑英.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反思[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年第15期
[3]嚴冰.合作探討 滲透學法——談“小組合作學習”在思想品德課中的實施[J].云南教育,2002年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