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式,“微課”正以精簡、高效的特性優化著課堂結構,提升課堂質量,深刻地影響著教學課堂。本文以中職語文教學為例,從情感基調、教學主題、寫作遷移三方面對微課程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了有益探索,以期能以“短小精悍”的微課程促進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微課
“微”風襲面,微博、微信、微淘、微電影、微新聞等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微”時代。同樣在教育領域,“微”教學模式——“微課”也應運而生。“微課”以視頻為載體,形式多樣,雖然短小卻讓學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在教學中成為教師不可或缺的輔助教學手段,顛覆了以往教與學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教學實效。下面,筆者以中職語文教學為例,談談“微課”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一、利用微課,鋪設情感基調
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本就不夠扎實,再加上由于年齡的原因,生活經歷缺乏,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障礙。而集文字、圖片、視頻等于一體的微課程能夠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正好可以突出教學重點,利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進一步理解和有效內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架。
例如《記念劉和珍君》一文,可謂感人至深,但文中難句頗多,考慮到學生在理解這篇散文時可能會有障礙,因此在課堂導入部分我利用“微課”以創設“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的氛圍,視頻短小卻涵蓋了文中主人公簡介、有關時代背景以及各地有關“三·一八慘案”的紀念碑,為學生呈現了一段事實悲劇,也給予了學生情感方向的指示。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文中難句的理解,為學生呈現3分鐘左右的微課,幫助學生理解內容、細理思路,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以微課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
微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點為核心,在整合的過程中,能夠有效補充和拓展傳統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師和學生成長,使學生自己去體驗、領悟和真正理解本文內容。
二、利用微課,點明教學主題
教學是一個過程,先入眼的是一個局部,然后循序漸進的一點點展開,就像展開一個畫軸一樣,從每個局部場景入手更能讓學生看到、看清整體。而精簡、短小卻內容豐富的微課可以將教學清晰地定位于某個教學局部,使內容主題的呈現更顯層次感,從人、景、物的局部場景到最后文章主題的整體呈現,使學生能夠精準地把握文章格調和主題方向。
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一文時,文中對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的描寫頗具藝術特色,是全文的精彩之處。在課中呈現微課視頻,以圖片呈現背景,在畫面上配上文字,再配上音樂,不僅能動態的呈現出作者筆下形象生動的描繪,而且能通過微課實現景物分解,學習典型的寫景語段,讓學生從這些優美生動的畫面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同時在課前我在互聯網篩選、剪輯了一些優秀的解讀課件,制作成微課,引導學生在微課的觀看中了解《荷塘月色》的結構分析,從想起荷塘、夜游荷塘、荷塘暢想荷塘歸來四個部分去感受作者時的情感流變。尤其是在文章的結尾“這令我到度惦著江南了”,很多學生都會提出質疑:作者為什么要惦著江南?我特地制作微課,從“家事拖累”、“憶往懷舊”、“政治苦悶”三方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課文,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最后以微課的形式呈現本課的板書設計:月夜出門:總寫荷塘月色;漫步小路:勾勒荷塘輪廓;細寫:荷塘月色;回首江南:思鄉情濃。揭示出本文的情感基調,點明教學主題。
可見,微課程特有的化靜為動、化單調為生動的優勢,能夠為學生渲染出特定的情境氛圍,這是課本文字所無法呈現的情感沖擊力,在激起學生豐富想象力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入理解文本,走進人物內心。
三、利用微課,進行寫作遷移訓練
一直以來,中職生的寫作狀況不容樂觀,常常是絞盡腦汁也寫不出多少字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書本內容閱讀與欣賞,更要引導學生積極汲取其優秀的語言表達與寫作技巧。而主題突出、短小精悍的微課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訓練真正落實到實處,又能讓學生清晰地感受并學習作者在寫作上的技巧,促進學生讀、寫、思的有機結合,助推讀寫結合的一體化開展。
例如在《項鏈》一文中,關于“借項鏈”一節的動作描寫,從“第二天,她到她的朋友家里,說起自己的煩惱”到“她跳起來,摟住朋友的脖子,狂熱地親她,接著就帶著這件寶物跑了”這一片斷,作者描寫得精彩又細致,細節化的處理顯的準確又入木,值得學生好好欣賞和細細品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把這些精彩的細節細寫做成微課,突出這些描寫到位的字詞,引導學生重讀、反復品味,并開展隨文批注或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寫下這一精彩片段的認識和感受,學習作者的描寫策略。在課堂尾聲,教師還可以提供一篇構思巧妙卻已刪去結尾的小小說,讓學生模仿本課所遵循的巧妙結尾的兩個原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戛然而止,回味無窮),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小小說接上“龍尾”,進行寫作遷移訓練。
微課的運用,不僅為教學的“教”營造了情境,創設了氛圍,也讓學生的“學”變得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不但嘗到習作的樂趣,還習得方法,從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微課程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信息化時代,微課程的運用已然成為大勢所趨。然而,對于一線教師而言,微課程還是一種新鮮事物,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去探索和總結,才能幫助教師更好的駕馭課堂,使我們的中職語文課堂真正的走向智慧和高效!
【參考文獻】
[1]陳曉靜.談“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之友,2015.8:12-13
[2]姚春.淺談微課對教學的促進作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