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的含義指的就是義理需要依靠文章來宣傳才能夠更好地發揚光大,然而,一旦文章與義理相背離,就不再具備文章的價值。在傳承中國文化的過程中,“文以載道”是其中最明顯的特點,然而,在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使得該傳統被嚴重弱化。因此,在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這一傳統思想的作用,積極地培養學生人文精神,進而不斷提高其語文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培養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語文教學更加偏向于工具性,而其人文性則被嚴重忽略。在傳統語文教學當中,將其文學性抹煞,使其情趣和意味都不斷減少。另外,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嚴重缺乏,使得語文教育本身異化并裂變,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人文精神概述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指出:語文是一門基本學科,應該實現其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而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則是在講解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全面培養其語文素質和素養,并且,利用語文的應用和探究等對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進行培養,使其得到個性化的發展。在新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中可以發現,語文課程教學當中所蘊含的人文主義精神也是現階段該學科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內容,而且,高中階段也是對學生實施人文主義教育和培養其人文精神的最佳時期。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途徑分析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
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材是根據新課程標準進行改編的全新教材,所以,在內容選編方面充分地展現了人文主義價值取向。在課程教材內容中所編入或者是引用的文章都屬于思想外化。因此,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并且對于其中所蘊含的人文資源來開展人文教育,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文章內容當中,讀懂并讀透,進而深入地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高中語文教材就是人文資源的寶庫,所以,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也是在同思想情感豐富的哲人與學者進行溝通與交流的一個過程,并且在閱讀當中吸收內在思想理念與價值觀念,使其自身受到啟發,并給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積極開展課堂互動,形成人文學習氛圍
高中語文的教學并不僅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當中開展互動,能夠為學生人文精神的交流提供平臺。在課堂中創設情景與環節,意境重現,積極地轉變原有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親自聽、說并感受,在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情境當中,對學生人文情懷進行全面培養。同時,教師還應該為學生講解高尚思想或者是積極情感的作品,并且讓學生朗讀并感知。在此基礎上,學校可以開設選修課或者是交流會等等,使得學生的知識框架更加完善,拓展思維空間,使學生的人文閱歷更加豐富。以《祝福》一課為例,教師在講解祥林嫂不幸的遭遇時,應該聲情并茂地朗讀文章內容,并要求學生說出個人感受。而學生在情感表述的過程中,就能夠感知不被人重視的痛苦感受,但是,卻應該重視他人痛苦,而這也是對于人類自身的關心與關注,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傾聽,更加充滿愛心。這樣一來,語文課堂教學才能夠充滿人文情境。
(三)積極營造人文教學氛圍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在各教學環節當中為學生營造人文氣息的氛圍,并且讓學生扮演引導者角色,更好地感受人文情懷。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不應該對學生個人的求知欲望進行扼殺,而是要使學生積極地發表個人的見解,暢所欲言,進而形成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講解《雷雨》一課的時候,教師為了營造人文情懷氛圍,可以建立討論小組,并且讓學生自主討論,評價劇中的各個人物,進而對周平和侍萍等人物進行深入地了解。而在小組討論的過程當中,學生也能夠對當時社會資本家進行深刻地認識,通過人文精神對文中的人物給予關愛。
(四)不斷豐富人文資源并開拓語文教育空間
語文教學并不僅僅被局限在課堂之中,還可以在現實生活當中,所以,學生應該和生活與社會有機地融合。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名著,使學生能夠對不同作家的思想予以了解,進而豐富個人審美情趣,更好地體會到不同的人性理念,最終形成人文情懷。除此之外,還應該把課堂文章多體現出的思想同現實生活相互聯系,進而在實際的生活當中體會人文精神。在閱讀《母狼的智慧》一文中,對母狼保護幼崽的過程進行了詳細地分析,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則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母狼對于幼崽的愛子之情,并且對于脆弱的生命肅然起敬。這種閱讀文章能夠潛移默化地滲透人文教育,并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是學生積極地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營養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不斷增強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語文作為人文學科,其承擔的歷史使命也十分關鍵。在“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這一理念的作用與影響之下,積極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也逐漸成為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充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1]孫緬.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環球人文地理,2014(12):184-184
[2]李字海.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求知導刊,2014(9):36-36
[3]李倩.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對策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28):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