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了課堂教學的流程、修改要素和教學建議及模式。
【關鍵詞】巧妙的教學設計;高效的課堂效果;合理的教學模式
筆者上了一節隨堂課,標題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課堂是從復習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理論開始引入課題的。以下是本節課的教學實錄: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生物學家的奠基人拉馬克的進化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學習現代進化理論,首先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現代進化理論的第一個觀點是:種群是進化的單位,也是繁殖的單位。今天重點學習種群基因頻率與生物進化的關系。(教師設計以下問題,同學們帶著問題看書)什么是種群?怎樣區別種群、群落、生態系統范圍?種群、物種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分?什么是基因庫?什么是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共同解決以上問題。)
師:怎樣計算一個種群中某個基因的頻率呢?以下列例題為例:某植物個體100個,測得基因型為AA、Aa、aa的個體分別是30、60、10,請問A基因頻率是多少?a的基因頻率是多少?(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計算A、a的基因頻率)
師:這個種群繁殖若干代以后,其基因頻率會不會發生變化呢?
小組討論課本表格中的計算,回答上述問題。
現代進化理論的第二個觀點是: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現代進化理論的第三個觀點是:自然選擇決定進化方向,學生閱讀書本知識,嘗試描述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個觀點的?教師以小標題的形式總結今天這堂課重要內容。
重新審視本節課的教學流程,筆者認為有幾個地方需要修改:首先整堂課的教學設計的環節不夠緊湊,也不夠流暢,顯得比較生硬。其次,教學內容上還是想展示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思路,導致內容偏多,整堂課有疲于奔命的感覺。其實對于我們這種生源比較的差的學校來說,這節課的內容要想讓學生完全消化吸收,還是應該兩節課來完成,并且我們還可以拓展一下當基因位于性染色上時基因頻率是如何計算的,擴充學生的視野,使其更好的理解基因頻率的概念。再次是在用數學的方法討論基因頻率思考與討論,時間分配太少,造成教師分析不透徹,學生獨立分析、參與討論時間太少,包辦多。歸根結底還是擔心時間不夠用,所以不敢放開手,牽著學生走。最后在課堂模式上,主要還是采用了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互動內容簡單,沒能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學案設計中也沒有重視探究提升,設計的問題相對比較簡單。
筆者準備補充和修改的教學建議:一、課堂容量要因學生的接受程度,量力而行,本節內容可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建議學習到“種群是進化的單位”,本節課主要掌握種群的概念、判斷及基因頻率的計算,現代進化理論第二第三個觀點暫時不要涉及,否則顯得過于倉促。二、塊與塊之間的過度需要進一步完善,如完成第一部分內容后,我們可以這樣導入下一各內容的學習,結合前面第二章第二節所學內容舉例,“摩爾根飼養的果蠅原來都是紅眼,后來有一天突然發現一只白眼,那么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頻率改變了嗎?果蠅種群有沒有進化呢?”然后可以繼續引發學生思考,這只變異的果蠅是如何誕生的呢?最可能是哪種變異的來源呢?很自然就導入下個內容的學習了。三、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課本資源,以本為本,發揮課本本身的作用,教師備課必須建立在書本的基礎上,所以對于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的計算,應該充分利用書上的表格,而且還可以增加比較種群中雌雄隨機交配和自交兩種情況下子二代的基因型的頻率和基因頻率。最后得出結論:假如滿足種群無限大、個體間自由交配、沒有遷入和遷出等五個條件,該種群的基因型頻率雖然改變,但是基因頻率是保持不變。實際自然條件下不能滿足以上五大條件,可以得出結論:基因頻率改變是生物進化的本質。該部分內容結束前,要精練一條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時基因頻率是如何計算的,幫助其更好的理解基因頻率,以促進能力的提升。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自主課堂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所謂自主課堂,它的基本模式是明確目標,自主預學,課堂教學,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點撥提升,鞏固訓練。教師展示目標:包括課程目標和學習目標,教師細化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情境進入課堂學習。自主預學: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本課學習的大致內容,教師通過反饋了解預學情況。課堂教學:師生互動交流教師明示任務,視導討論,學生互助釋疑,探究解疑。合作探究:對組內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予合作探究的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合作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合作結果,積極進行展示交流,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評價,或各組之間相互評價,補充,提升,使學生感悟提升。用于合作討論的問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思考力度,不能過于簡單,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空間。因此,對于本節內容的學習,我們可以預先設計符合學情的學案,學案內容要由簡單到復雜,呈現出階梯性,這樣可以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前進行預習,課堂上請學生展示簡單題,復雜的內容小組討論后在進行展示,最后教師進行總結。不論何種模式的教學課堂需要不斷的打磨,教師也需要不斷反思,只要常反思常實踐必將呈現精彩的課堂。五、展示交流這一塊,沒有放開,學生還是語言表達的少一些。平時課堂上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讓他們充滿自信心;另外教師也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和平民主的課堂,使學生敢于表達。此外也可以采用發現式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過程要逐漸突顯出來,哪怕是分析過程錯誤,并且呈現個性化的特征,老師要盡力培養學生的參與課堂的興趣,使課堂更有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