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處廣西桂林生態自然景區的愚自樂園是一座以當代雕塑為主的地景藝術公園。如今,它安置于酒店度假村中成為景觀裝置藝術,建筑與空間藝術的結合起到了調節的作用,現在的愚自樂園是城市的避難所,給參觀者一個舒適的空間并給我們建造了物質與精神上的保護屏障。這樣的一個原創性的經驗獨立于白天景象展開了空間的另一種維度。
關鍵詞:生態;雕塑裝置;虛實;意境;東西方文化融合
愚自樂園本是一座具有藝術特色的景觀雕塑,建于1998年,景區展示了來自25個國家114位藝術家創作的兩百余件風格各異的雕塑作品, 這些作品涵融了中國美學傳統與西方文化精髓,與自然景觀相互輝映。作為一個雕塑公園,這個室外空間成功地吸引了參觀者前來觀看、感受。但是做為一個公園,它又缺少了參觀者的參與和融入。2013年9月,一項面對高端游客的旅游產品——桂林愚自樂園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正式開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說:“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而且文化底蘊深厚,愚自樂園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是文化與山水完美的結合,這與桂林的特點相一致。鑒于城市并不是一個非常舒適的空間,為了居住,我們必須在感受藝術的同時營造舒適的家一般的環境,并且提供身份象征和安全性能,其意義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了功能。”
愚自樂園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讓藝術在公共空間與設計之間起到了主要的調節作用,藝術與建筑之間越來越模糊,藝術與公共設施設計之間越來越模糊,而對于人與空間之間關系的最大膽的探索正是游移在這模糊的界限中。
一、景觀生態裝置《水上飛翼》的形式之美與意境之美
湖畔區作品只是大致歸類,正如綠地作品并不局限于一片草坪一樣,這類作品的位置也許并不在湖畔,但卻無一例外地都使用了水中倒影的元素。意大利雕塑家吉沃吉·菲林的《水上飛翼》,是走進園區后最先映入眼簾的水岸作品。它原本是在松林內部的湖水上,度假村迎賓區域建好后雕塑被移位到園區最惹眼的位置,它被安置在一個人造圓形湖上,并與四周建筑融為一起。《水上飛翼》安置在松林區與綠地區交界之處,在夏朵酒店和飛翼SPA附近,猶如一只美麗的蝴蝶,在一泓波平如鏡的碧水之上翩然起舞,它的一只翅膀輕盈地浮掠過水面,另一只翅膀則瀟灑地揮向藍天,兩只翅膀的美麗弧線,將精美的蝶衣圖案完整地呈現于天地之間,再配以園區大背景下的山水、建筑、雕塑(從不同角度可拍到這只蝴蝶不同方位的綽約風姿),真的能給人一種美輪美奐的感覺。
蝴蝶雕塑安置在人造湖的水面上,形成一個景觀生態裝置藝術,它并不是正真的人造湖,而是為了襯托水上飛翼雕塑的美感,所以湖水較淺,讓一層淺水從相當面積的水泥地表上流過,雕塑的倒影會清晰呈現在我們眼前,而雕塑之前被安置在松林內部的湖水上容易受風力的影響泛起漣綺,人造湖的大小也是精心計量過,最小化的波瀾使得倒影幾乎保持清晰,使得單翅的飛翼成蝶,也讓環繞周圍的建筑與植物與附近的山峰平添了靈動之氣,不得不贊嘆藝術家和園藝家的匠心獨運。
二、《水上飛翼》融合東西方藝術哲學思想
雕塑家吉沃吉·菲林的《水上飛翼》結合圓形人造湖形成了一個生態景觀裝置,由于有了水中倒影元素的加入,裝置里增添了幾分虛實相生的神韻。單獨分開看每一部分并不起眼,從遠處看過去,那些或具象或抽象的靜態,卻仿佛有了鮮活的靈性,一對翅膀在粼粼波光中搖曳生姿,展現著撩人心弦的嫵媚,渲染著一種如詩如畫、如夢似幻的唯美。固它安置在游客一進園區最顯眼的地方,被四周建筑與背后噶斯特地形的山峰所包圍。這雙翅膀以斜飛式展現在眼前,好似從水中略過蜻蜓點水般優美的瞬間被停留在湖面上,周圍建筑群體不會顯得很死板無趣,也不會感覺跟建筑群體分離,由水上飛翼做為一個象征美好的雕塑開始領我們的視線去看遠處的各具特色的雕塑。
先來說說《水上飛翼》雕塑,一個并不抽象的形體,翅膀,象征著和平、美好、展翅高飛,象征著國際友人之間的心靈橋梁,它是藝術家用大理石精心制作的。我們可以看出它,雖然材質笨重,但是絲毫不影響翅膀柔美地展現,與倒影的完美結合呈現出一對翅膀,既柔美又有力度,時而感受翅膀穩穩地坐落在湖面上,時而又感覺翅膀準備迎風飛翔。
《水上飛翼》雕塑中用了模擬現實物體放大的的手法進行創作,美國的雕塑藝術家克拉斯·歐登伯格則是波普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利用雕塑的特性放大了許多商業物品并把他們放在各大公共環境中展現物品的魅力以及引起觀眾的關注。而沃吉·菲林則把一只動態翅膀栩栩如生用靜態放大凝固,展現了生物的力量以及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也正是建度假村的初衷。
作為一個裝置藝術來說,水上飛翼不光是一個雕塑,而是結合湖水倒影中的另一半虛影組合成了一對翅膀。眾所周知,中國傳統藝術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虛實相生。追根溯源,虛實論的哲學淵源在于老莊道家的崇無論。老子從其最高的“道”出發,認為“無”足“有”的根本:“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無”又是虛,世界是“有”和“無”,“虛”和“實”的統一。有了這種統一,萬物才得以流動,運化,才能生生不息。這種“有”和“無”,“虛”和“實”的哲學思想在中國藝術的體現就是“虛實相生”的藝術原則。這條原則認為,藝術形象必須虛實結合,才能真實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我們知道認識性的西方藝術多靠直觀描述來造成感官幻覺中的真實不同,中國藝術多靠主觀想象去領悟自然萬物之情趣,最高原則是“象外之象”,最好的作品是超乎語言本身描述功能的?;氐健端巷w翼》這個裝置里,我們感受到了西方雕塑精湛的去描述翅膀,以及西方向往世界和平,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好愿望,同時也結合了中國藝術審美“虛實相生”的原則,兩個翅膀結合起來給我們一種神秘,模糊地境態?!端巷w翼》生態景觀裝置正是中西方藝術完美結合的作品。同樣的,裝置周圍的雕塑與背后的山巒結合起來,遠林平坡、山峰樹林在遠處若隱若現,置身此中,給人浮想聯翩,倍感意境無窮。
三、《水上飛翼》之度假村中迎賓區域內的功能意義
前面一直跟大家探討外部空間建筑與生態裝置對人與環境的影響,現在再說說建筑內部環境與水上飛翼這個生態裝置之間的影響。在裝置的周圍是度假村客人集中休息的公共區域,它們包括迎賓區、餐飲區、游泳區等,它們被一條長長的走廊牽引著,不管你是在哪個區域休息玩耍還是正在走廊上行走,環繞四周的都是各具創意的雕塑作品,不外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水上飛翼。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迎賓區,帶著疲憊遠道而來的客人第一步踏入的就是迎賓區,寬廣的區域內直擊人眼簾的則是一排高聳的落地玻璃窗,猶如一扇扇大型屏風。我們知道屏風中的繪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重要組成部分,手法則是利用唯美的畫功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心情,其審美思想及意境造就一個有品位有韻味的室內空間。在這個空間里,遠處的畫面被屏風間隔,仿佛已經化身成為屏風上的一幅山水畫,遠處山峰若隱若現,前方翅膀與倒影虛實展現,呈現出對稱美,和諧美。它們被完全地映射在屏風上,讓人們進入貴賓區感受一種東方繪畫的意境,其次迫不及待地要置身其中地去體驗這場生態體驗。建筑是法國設計師Marc Hertrich設計的,他吸取桂林當地特色,融入ClubMed的品牌設計元素,無不例外又是一個完美地將東方審美與西方建筑結合的成功作品。
借助桂林的自然風光,度假村向世人展現了一個人間仙境的藝術環境,同時展現了東西方藝術文化之中的共融性。在這個人與自然越來越遠的現實世界里,度假村不光創造了一個讓人備感舒適心曠神怡的生態景觀,更多地是人們反思如何讓生態藝術走入我們的生活,它不再只是一個小小避難所,同樣把這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帶向全世界。
參考文獻:
[1]鳳凰空間.華南編輯部.景觀裝置藝術[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2]巫鴻.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3]鄧筑虹.淺析中國傳統藝術的虛實相生及其文化意涵[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03):88-89.
[4]桂林旅游網,桂林愚自樂園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開村,2013(09)http://lxs.cncn.com/81397/n302675.
[5]Club Med桂林度假,在喀斯特地貌中“發育”,2013(05)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3/0522/02/
21783576.shtml.
[6]克拉斯·歐登伯格:僅存的波普藝術巨匠之一,2013(04)http://news.artintern.net/html.phpid=34244紐約時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