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務院提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1]。以廣西突出的摩化電動車為例,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期對廣西城市公共服務的發展有所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公共服務業;廣西摩化電動車;行業融合發展
一、引言
“雙十二”除了是大家購物血拼的日子之外,也是江蘇省2015年下半年事業單位考試的日子,整張卷子都在考“互聯網+”。“互聯網+”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而技術更新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將服務于人們的社會生活,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便利。國務院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并提出:“著力創新政府服務模式,夯實網絡發展基礎,營造安全網絡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2]
二、“互聯網+”提出的背景
“互聯網+”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11月由易觀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揚在易觀第5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提出的。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同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提交了《關于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的議案。
這個“+”的深層含義不僅僅是互聯網和行業、行業和行業地簡單相加,而是一種融合。我們要的不是簡單地行業相加,而是要做到“1+1>2”。
三、“互聯網+”概念界定
各論文以及網上對“互聯網+”概念的論述有很多。國家發改委辦公廳是這樣論述的:“‘互聯網+’的含義就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放大效應,大力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盵3]
四、“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服務業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CTO)王堅在解釋計算、數據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時認為,互聯網是基礎設施,數據成為生產資料,云計算則要變成公共服務。推進“互聯網+”城市公共服務建設,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信息惠民服務能力,提高市民對所在城市的滿意度,整合教育服務、社保服務、醫療服務、交管查詢、戶政業務、出入境、水電費、氣象環保、旅游服務等資源。
五、“互聯網+”公共服務的發展問題及策略分析
第一,政府的支持是立足之本。相關法律的出臺和網絡信用規范監管辦法的制定是可靠的保障。如今許多交易都是網上進行的,網絡秩序安全有序的進行將有利于“互聯網+”公共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稅務保障機制。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公民應進行自我行為的約束。
第三,技術等硬件的健全也將是長期不斷發展的目標。
第四,支付安全問題和大眾信任度。既要保證“賣”的人的權益,也要維護“買”的人的利益。必須在相關法律和技術的保障與人們自我行為的約束下,不斷向大眾普及相關知識,這個問題才能慢慢得到解決。
第五,人們情感需求大。人們的情感需求是促使這一技術發展的動力源。有的高年齡層次的人是這個時代的潛在客戶,他們的不信任和不了解會不利于公共服務的發展和普及。線下產品得不到有效的推廣和實施,也會使得人們缺乏和該產品服務的對接。因此,必須加大“互聯網+”公共服務的宣傳。
第六,健全企業公共服務孵化器的建設,為有潛力的項目提供技術、資金、管理的支持,有利于公共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六、廣西摩化電動車背景
截至2014年年底,“南寧市人口達到729萬余人,其中市區約284萬人。南寧市目前電動車登記注冊數量在140萬輛左右,均居全國首位”[4]。為什么稱之為摩化呢?“廣西是一個形成較早規模較大的摩托車市場。廣西摩托車的保有量在全國歷來處于領先地位”[5]。廣西南寧“禁摩令”政策的出臺使得電動車開始逐漸替代摩托車的地位。
七、“互聯網+”模式下廣西摩化電動車產生原因及現狀
廣西電動車的產生除了歷史的原因還有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以下是筆者匯集總結的原因:
第一,廣西地理環境以及地形特殊。近年由于城市修建地鐵,道路較為狹窄復雜,為電動車的風靡提供了條件。
第二,人口密度大。貧民和外來務工人數多,買不起汽車,被迫選擇電動車。
第三,公交車密度少。市民反映公交車難等,并且舒適度相較于電動車來說不高,再者,公交車價格優惠幅度不大。
第四,使用成本低廉。體現在市民薪資水平低與消費水平高之間的矛盾。廣西人民有吃夜宵的習慣,用電動車彌補了私家轎車和公交車的不足,也不用擔心堵車。電動車有專門停車點,停車費白天1元晚上2元(方便不貴)。
第五,科學技術的發展催生電動車電池的發展。各類電池可供消費者選擇,擁有40公里續航范圍的電動車可以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第六,校園里的學生是電動車龐大的消費團體。廣西各大高校校園里停放了大量的電動車,學校還專門設立了車庫和充電點。
第七,政府不反對,設立了專門的上牌服務,并且頒布了相關法律管理電動車。
雖然電動車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電動車和交通管理問題仍需要改進。2014年,廣西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公布數據顯示,南寧市共發生適用一般程序處理道路交通事故835起,死亡373人。涉及摩托車、電動車的事故占總數的一半,比例之高令人震驚。電動車成本低,但各種品牌參差不齊。2014年2月11日,南寧市實行《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動自行車注冊登記目錄》的管理辦法,這導致上牌難,同時也催生了幫助上牌的不正規服務,這將為電動車的管制帶來困難。各種自營電動車服務站不正規,也使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八、“互聯網+”背景下針對廣西摩化電動車發展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筆者將結合廣西地區特有的電動車文化針對“互聯網+”城市公共服務的發展問題提出建設性對策和建議,希望為廣西電動車城市公共服務的發展帶來幫助。
第一,政府及時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政府應該及時和廣西當地的交通管理部門協調,出臺適合廣西地域的獨特的法律規定。做到有法可依,切實保障公民的各項權益。
第二,“互聯網+”電動車“身份證”。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動自行車機動輪椅車管理辦法》,可以建立云數據庫,在限制上牌電動車條件的同時,給每輛電動車建立一個網絡的“身份證”,并綁定車主的信息(比如電動車車主的行車、購車、違規等信息以及電動車從出廠所經歷的維修信息)。與每輛電動車特有的防盜防偽的IC智能芯片相綁定,可以有效的遏制黑市電動車和電動車失竊行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利用GPS定位每輛電動車的行車記錄將成為可能。這將有利于道路交通規劃和管制的進行。還可以查看高峰時期哪個低端的車輛較多,進行針對性的管理。
第三,利用“互聯網+”技術設立規范的智能充電屋。隨處可見的都是一些私營的電動車修理店和充電口,不規范性將影響城市公共服務的發展,不利于城市交通的整治。廣西有自助的自行車設施,但是使用率不高,設施不夠完善。結合此點,可以在南寧市進行試點,建立自助的充電設施,旁邊并配備有修理屋,這個修理屋可以和各個零散的修理店聯盟。
第四,“互聯網+”一卡通。自行車或電動車自助服務卡、地鐵卡、公交卡可以將服務聯合成一張卡,卡片里的芯片會錄入個人信息和金額充值服務,甚至可以利用支付寶進行繳費。現在有的電動車門市店充電繳費參差不齊,充電屋可根據自助的充電時間計時扣費,并在個別充電屋設立“一卡通”的辦理和掛失業務。
第五,結合四川公交自助提示到站服務,可以將這種智能服務引入廣西。
第六,“互聯網+”廣西公共服務APP?,F在各大電子商務都有自己的APP,廣西電動車擁有自己的電動車網(www.gxddcw.com),是柳州市電動車行業協會、聯訊科技聯合主辦的官方網站,是立足于廣西電動車行業市場,致力打造完善、全面的企業信息交流平臺,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商務活動。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結合這個網站的服務,可以建立廣西特有的APP,里面可以提供各種服務。比如一卡通充值和掛失服務,充電智能屋站點查詢和智能屋剩余充電口智能查詢,公交車信息查詢和到站點提示信息的查詢,這些可以將信息上升到APP云數據庫里供市民查看,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出行天氣預報服務,及電動車銷售信息等這些原網站提供的服務信息,甚至可以將上牌等信息服務加入進去。地鐵的運行可以將地鐵信息的查詢等服務加入APP中,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城市公共服務APP將更有利于城市的規劃和交通的整治,還能惠及當地人。
第七,切實宣傳好“互聯網+”對人們生活水品提高的意義,提高人們的信任度和使用率,將有利于順應“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真正將“互聯網+”的便利滲透到基層人民。
九、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技術革新和社會發展的必然,各個行業要結合自身審視和思考如何和“互聯網+”相融合,從而創造出“1+1>2”的局面。廣西的公共服務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廣西必須結合本土的特有的發展趨勢,建立一套適于自己的發展模式。從而,真正地惠及全廣西人民,提高人民的歸屬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希望筆者的建議能夠對此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2][3]《中國能源》編輯部.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J].中國能源,2015,37:9.
[4]肖莎莎.百萬輛電動車考驗城市管理智慧[N].西江日報.2015.
[5]黃清文.透視廣西摩市場[J].摩托車技術,2010(5):38-44.
作者單位:
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