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用物理實驗作為醫學院校的一門實驗基礎課程,在培養醫學生的實驗綜合素質、創新思維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本文就醫用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淺談。
【關鍵詞】醫用物理實驗;實驗教學
引言
醫用物理實驗是面向高等醫學院校的低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實驗基礎課程,其教學目標包含三方面:一是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分析,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與實驗的關系,鞏固和加深對物理理論課中的物理現象及規律的理解;二是系統的培養學生的實驗綜合素質,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為后續進行其他科學實驗和熟悉近代醫用儀器打下基礎;三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科學思維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如何提高醫學院校醫用物理實驗的教學質量,更好的發揮醫用物理實驗的基礎性重要作用,是醫用物理實驗教學工作者不斷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一、優化與調整實驗內容
1.構建分層次遞進的新型教學模式
目前醫用物理實驗中大多數實驗屬于基礎驗證性實驗,基礎性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培養學生嚴謹而科學的實驗技能,但是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醫用物理實驗內容中應增加綜合性實驗和創新設計性實驗內容,構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設計性實驗”的分層次遞進的教學模式。綜合性實驗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用已使用過的主要實驗儀器或實驗方法測量某個新的物理量或研究新的物理規律,與基礎性實驗相比實驗難度有所增加,要求有所提高。創新設計性實驗是指只給出參考性題目和必要的實驗提示,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經教師審核通過后,獨立完成實驗過程,這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這種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階梯模式的教學,更好的實現從接受知識型到培養綜合能力型的遞進式發展教學目標。
2.加強物理實驗與醫學的有機結合
醫用物理實驗的教授對象是醫學生,其內容的設置應突出醫學特色,讓學生了解物理學在醫學和醫療技術手段上的應用。此外,由于醫用物理實驗在醫學院校屬于邊緣學科,學生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因此應精選實驗內容,在保證物理實驗學科系統的前提下,刪去部分與醫學聯系不大的驗證性實驗,并根據臨床醫學、藥學、影像、檢驗等專業的特點,增加與本專業有關的實驗內容。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物理學與醫學的結合,還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3.優化物理實驗教材的編寫
實驗教材作為學生學習和教師講授的基本依據,在教學中占有重要的角色。實驗教材的編寫應為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服務,結合教學大綱和當前的科技發展狀況,體現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教學實踐的經驗,符合學生的認識和發展規律,具有基礎性、系統性、科學性、易學性和易教性等特點。教材的結構設計與內容選擇應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此外,實驗教材應與理論課配合,在完善基本實驗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選做內容,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用。
二、改革與創新教學方法
1.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啟”意為啟迪,“發”意為激發,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迪學生的思維為核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啟發式教學是對“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現代教學觀的最好詮釋。醫學物理實驗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目前醫用物理實驗教學主要采用傳統板書的教學方式,但由于受課時限制,教師要在規定時間內講完實驗內容,傳統板書教學模式效率較低,導致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不夠深入。多媒體教學方法集文本、聲音、圖片、影像等信息于一體,實驗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節省了實驗理論教學的時間,也就給了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時間,提高了實驗教學的課堂效率,改善了教學效果,同時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課堂教學信息量,加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式,應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方能使醫用物理實驗課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環節
課前預習作為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知道哪些問題明白,哪些不明白,聽課時就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醫用物理實驗的大部分課堂時間要留給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老師講解的時間有限,學生提前預習實驗,了解實驗目的、原理和大概的實驗內容等,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工作,并寫好預習報告,教師通過實驗課上當堂檢查預習報告、對預習效果進行提問等方式,督促學生重視預習環節、做好預習工作。
總之,通過構建分層次遞進的新型教學模式、加強物理實驗與醫學的有機結合、優化物理實驗教材的編寫、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環節等措施,優化調整實驗內容和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有效提高醫用物理實驗的教學質量,從而更好的實現醫用物理實驗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張伯乾.驗證性、綜合設計性、創新研究性實驗與開放實驗[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3年第4期:13-15頁
[2]王亞平,洪洋.醫用物理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