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制圖》是工科專業必開的技術基礎課,機械專業的學生對該基礎課掌握的情況和熟練程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畢業后學生從事工作的能力。本文對如何提高制圖的教育教學質量,在《機械制圖》課程改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關鍵詞】機械制圖;課改;實踐;探索
一、針對培養目標,優化教學內容
1.精選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傳統的機械制圖包括畫法幾何、制圖基礎、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四部分。畫法幾何是機械制圖的理論基礎,機械制圖是畫法幾何的最終目的。雖然業內很多人認為《機械制圖》課程相對比較成熟,但我認為,任何教學內容總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成熟的。教師的教學創新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前提。課堂上應有企業生產、工程建設的實際圖樣作為輔助教具。到工廠實踐,可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迅速上升為理性認識,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工作能力,提高學習熱情和興趣。針對職業教育的特色,為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本著“夠用、實用”為原則,對畫法幾何的內容進行調整和刪減。調整后的教學內容應側重于識圖,遵循“看圖為主,繪圖為輔,以畫促看”的原則。對較難掌握的內容,應進行優化,調整,組合,形成知識體系。像零件的技術要求中“表面粗糙度”這一知識點,可歸納并采用表格進行講解,方便學生系統掌握知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將計算機繪圖與機械制圖教學內容融為一體。機械制圖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是一門既難學又難教的學科,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機械制圖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粉筆、黑板、掛圖加模型,由于模型和掛圖有限,上課教師板書繪圖花費時間多、教學節奏慢、學生容易理解但信息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在過去機械制圖課時量多的情況下普遍采用此種模式。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計算機繪圖在工程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計算機繪圖教學能適應生產企業的需要。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的特色,可把重點放在AUTOCAD軟件的二維繪圖系統學習,學會用投影基礎來繪制圖樣,進而繪制較復雜的零件圖。計算機繪圖內容的引入,可使圖示,圖解變得精確、簡便、快捷。將其作為教學中的“黑板”,且利用其三維繪圖和視口功能可以使教學更直觀、生動,有利于學生吸收。
二、改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
1.優化教師結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一個合格的受歡迎的制圖教師,除了應具備扎實的制圖知識外,還應有相關專業的知識及實踐技能,才能在講課中,做到胸有成竹,在知識的運用上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輕松地掌握知識。另外教師應具有較強的教學基本功,教師流暢清晰,抑揚頓挫的教學用語是交流知識的載體,只有具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把抽象的點、線、面,圖生動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改革教學方法。制圖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需要進行空間構思,空間想象,因此該課程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1)精講多練。教學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認識過程。制圖課程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和直觀性。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是主體、訓練是主線的教學方法,以講導練,以練激學。“精講”就是講重點和難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分析。“多練”就是要多觀察、多動手,鼓勵學生在大量的制圖練習中探求和總結作圖技巧。
(2)討論式教學。對于教材的內容,我在教學中注重精選教學內容,并將一些容易忽視或容易混淆的內容,將其轉化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熟悉國家標準的結論。如在講解機械制圖國家標準時,通過討論,熟悉國家標準的內容,增強國家標準意識,使同學們認識到作為工程界的技術語言,一定要規范,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圖標準,才不會影響圖樣的通用性。
(3)啟發式教學。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別是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對學習已失去了興趣和積極性,那么就要求職業教育者有高超的藝術去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的學習成為自覺的行動。如:講解直線和平面投影特性時,每一直線和平面只介紹一種,另外兩種可以通過教學墻面這個環境,讓學生自己思考。如在結合模型講解正垂面的定義及三視圖后,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課本獨立擺放鉛垂面,側垂面的位置,通過實物作出它們的三視圖。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4)直觀式教學。在機械制圖教學中,讀圖及繪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如用AUTOCAD、3DMAX、MASTERCAM等軟件制成三維造型,在大屏幕上投影出來,使學生能直觀看到立體的各個角度。此外,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實習車間參觀,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5)分層式教學。我們學生的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所以要建立分層教學的機制。對制圖能力強的要組織興趣班,讓他們幫助教師繪制掛圖,加工簡易教具,增強學生的能力。
三、創新課程評價標準
傳統的考試方式作為制圖課的評價標準已遠落后于時代要求。這種方式只能片面地評價學生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壓抑、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制圖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理論并指導讀圖和繪圖,并掌握良好的綜合制圖技能。那么我們的評價不能還以一張試卷為標準。我在《機械制圖》課程評價方法探索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1.考試評價:對于投影基礎部分,以筆試成績為主,采取平時作業,教學練習,筆試成績綜合評定,作為總成績的30%。
2.繪圖評價: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繪圖實踐能力,在零件圖、裝配圖部分要求學生繪圖,有手工繪制,也有用計算機繪制的圖,繪出圖紙相應成績占總成績的50%。
3.行動評價:在帶領學生參觀某零件的加工過程時,要求學生及時畫出草圖并記錄加工過程,現場交出作業,使職業教育的實踐性通過教學評價充分體現出來,占總成績的20%。
【參考文獻】
[1]劉爾晨.《機械制圖》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商業故事[J].2015(12)
[2]李偉.機械制圖課程改革的實踐性探索,中國教育技術設備[J].2012(4)
[3]章黎麗.機械制圖課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