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語語言模因的產生方式
我們已經知道語言作為模因的傳播手段,只要被復制傳播開來以后,其本身也算是一種模因。語言模因與流行語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語言信息通過媒體、公眾人物等得到宣傳,并適應當時特定的語境,能反映出社會實際和具有特殊的表達效果,促使人們產生不同的聯想和認知,并在模仿和復制過程中對這些信息產生不同的表征,使這些表征被大眾宿主廣泛接受,并使用和復制傳播開來,就成流行語,成為一種語言強勢模因。
同時從前一章節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知道,教育和知識的傳授、語言本身的運用和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是模因產生的三種主要方式,語言作為一種模因,它的產生方式主要也是這三種。流行語作為一種強勢模因,是能夠體現每一年度社會語言的主要特點,反映每一年度社會現實的詞語,由此我們認為,年度“十大流行語”的產生主要是來自產生模因的后兩種形式,即語言本身的運用和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教育和只是的傳授在流行語的產生中則不扮演值得表述的角色。語言本身的語用主要是指將存儲于人們大腦中的信息模因進行復制、傳遞等,或者與其他模因信息重組而形成的信息模因。例如:“不拋棄不放棄”是長篇軍事題材小說《士兵突擊》和同名電視連續劇中的一句十分經典的話。表示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拋棄戰友;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放棄完成作戰任務的堅韌精神。這是《士兵突擊》中英雄連隊“鋼七連”的靈魂,也是戰士許三多的精神支柱。溫家寶總理在四川抗震救災第一線,發出了不惜代價、爭分奪秒、不拋棄不放棄災區每一位生命的號召。后來人們將存在于大腦中的信息模因“不拋棄不放棄”在語用中不斷重復、增減、變換、傳遞,或與其他的模因集合重組,形成新的模因集合,使語言的單個模因或模因復合體在使用的過程中此消彼長,通過各種媒體不斷地復制和傳播。由此“不拋棄不放棄”傳遍了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于是有:
(1)我希望,你也可以被這種精神感染,戰勝自我、不拋棄不放棄。
(2)這些影視作品中體現出來的那種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亮劍”精神,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價值追求,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精神,一種我們的文化中始終沒有流失的精神,一種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永遠不能缺失的精神。
(3)2009年以來,她一直在這里忙碌,以對吸毒成癮者“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和專業知識,幫扶十余位戒毒人員。
2.流行語語言模因產生和傳播的原因
流行語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為大眾廣泛傳播使用,其主要原因主要有:
2.1社會關注度高
例如“中國夢”,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夢是理想,是目標。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人民要共筑中國夢,共圓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才能實現中國夢。中國夢以其清新的理念和親和的風格,為廣大民眾所認同,并日漸成為主流話語之一,成為2013年度的全民流行語。再例如“光盤”,光盤就是吃光盤中飯菜的意思。2013年1月,北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發起“光盤行動”,倡議市民就餐后打包,“光盤”離開。隨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號召大家“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再見”。“光盤行動”迅速席卷全國,“光盤”被捧為時尚新詞,“今天你光盤了嗎”成為流行語。這些都是通過國家政治力量以積極地態度進行宣傳的詞語,所以在社會上受到極大的關注度,成為語言中的強勢模因,得到廣泛接受和流行。還有“不差錢”等從春晚走出來的流行語,它們借助春晚這個最受全國人民最喜歡的娛樂節目一夜成名,后又通過網絡或口口相傳,使之有了更大的發展傳播空間,受到極高的關注度,而成為流行語。
2.2社會反響大
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反響的事件往往也是流行語產生的溫床。例如2009年的躲貓貓事件、2011年的“反正我信了”事件等。這些詞語之所以得以流行,其中也摻雜了民眾對政府公眾事件的解釋及處理狀況不滿的復雜情緒,這些詞語一方面被作為一種反諷和宣泄的手段,另一方面又被作為對社會現實進行制約的工具,隨著事件社會反響程度越大,這些詞語的流通度就越高,成為語言中的強勢模因。例如2011年的流行語“拼爹”,“拼爹”的“拼”是比拼。短兵相接要“拼刺刀”,扳手腕要“拼力氣”,馬拉松要“拼耐力”。“拼爹”則拼的是“爹”的地位和實力。“我爸是李剛”則是典型的“拼爹”語言。2010年10月16日晚,一輛黑色大眾邁騰轎車在河北大學校區內撞倒兩名女生,一死一傷,司機不但沒有停車,反而繼續開車往校內宿舍樓去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學生和保安攔下,該肇事者不但不關心傷者傷情,甚至態度冷漠囂張,高喊:“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后經證實了解,該男子名為李啟銘,父親李剛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長。此事一出迅速成為網友和媒體熱議的焦點,酒后肇事,還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剛”,這引起了網友的極大憤慨與關注。“拼爹”也借著此事件巨大的社會反響度,迅速成為2011年的十大流行語之一。
3.小結
本章結合語言模因論,分析了模因論視角下,流行語產生的方式和發展成為強勢模因的原因。在語言模因的發展傳播過程中,人作為模因宿主,利用人具有的認知能力,通過對語言本身的運用和信息的交流交際,再加上社會政治力量的宣傳和社會事件的影響,使之具有極高的給社會關注度和社會影響力,就使得部分語言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流行語模因。
(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上海 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