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音樂新課程改革的框架下,音樂教學上的有效性研究、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主動學習音樂,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我們提出了以學定教、以生為本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議,以期改變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低效的表現。
【關鍵詞】以學定教;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哪些方面可以讓小學音樂課堂更高效
(一)片面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一門學科的基礎教育上有其特點為它的存在作為支撐,也就是說,音樂課應該是音樂作為載體,這需要作為音樂的課程的基礎進行實施。對于音樂教師,音樂是他的專業,會教音樂應該是基礎。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首先,我們要為學生提供音樂的學習,提供足夠的知識和正確對待音樂學習的態度。音樂陶冶人的情操和讓人全面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是基于藝術特色的學科,它的前提是通過音樂學科自身的藝術特點,來發展人可塑造的各種能力。
(二)忽視了學生的主導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音樂教師需要發揮自己主導作用和影響學生的主體思想。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各種音樂的實踐,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探索的精神。教師必須熱愛和尊重每一個學生,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結合起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寧靜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學習,愿意學習。從表面上看來,這個想法似乎是每一位教師所接受的,但是事實上,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學生對自己的主體地位并不完全了解。對于決策和行為教師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們自己教育思想的影響。
(三)對音樂的表現與鑒賞不夠重視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突破教學的單一模式,使小組撰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成為教學形式中集體學習的需要,促進積極學生的學習。音樂課教學不像其他的科,在音樂課堂上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遵循學習音樂多樣和靈活的方法規律,而且要在課堂上“動”“靜”需要相結合。
二、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學設計要遵循音樂的本質
音樂教學應遵循音樂的本質,遵循人接受音樂的規律。想想看,我們是怎么學會那些節奏很難且不容易上口的歌曲的?答案是聽會的,聽很重要,為什么?因為音樂,就其性質而言,它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是聽的藝術。每個音樂的藝術品,大到交響樂,交響詩,小如一個小型的兒童歌曲,都是讓我們聽了之后才被接受的!所以,我覺得在課堂音樂教學中,首先是創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多聽音樂,老師,不要怕重復,因為音樂學習,不能怕重復。一個聽了上百次的歌曲會讓你終身不忘,心里學家反復證實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唱譜學會的歌曲,兩天就忘!同樣,老師需要讓同學們聽,反復聽。
(二)從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教學的內容
課堂教學內容和課本內容不一定相同。在一般情況下,課本指的是主要內容,而只是基于課本來安排音樂課堂的全部內容,這樣的課堂將變得比較生硬,沒有足夠的柔性。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和學校的現狀,結合“音樂課程標準”的規定及相應的附加或刪除選定的部分課程內容,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例如,在教授小學四年級下冊《唱山歌》一課時,課本設計的是一首旋律流暢很受同學們喜歡的電影《劉三姐》的插曲《唱山歌》。因為我考慮到平時對學生的音準和聲音的訓練比較注重,而我教的這些班對于音準也把握的比較好,為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我決定將這首歌曲進行拓展,為學生們加上簡單的二部合唱。
(三)學生需要有參與體驗和創新的空間
體驗式學習是學習音樂的重要方法,音樂實踐是一個重要的體驗渠道,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在各個方面創造實踐審美體驗教學的機會。如隨音樂肢體表演,模仿樂器演奏為歌曲伴奏、為歌曲指揮等等,這些機會也能讓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體驗,這樣做的好處是以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是有趣的,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參與進來,也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活動中顯著的困難已得到解決,雙方在不知不覺中對審美體驗得到了滲透,也使學生在審美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根據新課程改革,教師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幾十分鐘的課堂上,如何設定改進教學的合理目標,教學內容的合理化選擇,教學過程精心的設計和方法,成為了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實效性大家都在研究的課題。課堂教學案例分析的實例很多,但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別是課堂教學和全面的戰略的有效性是不完美的,所以我在文章中注重對于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分析,特別是音樂本質的分析,并希望提供參考和對音樂教學起到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沈維丹.淺談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1(11)
[2]陳菁.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12)
[3]陳曦.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之我見[J].黃河之聲,2011(23)
[4]郭寧.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做到以人為本[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1(S1)
[5]馮會.淺析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6)